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历史价值共返回12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烟台西炮台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24卷 第2期  作者:黄美麗、張宴、宋玉娥  出版时间:1998-09-20
    关键字: 西炮台 军事设施 历史价值

    西炮台位於烟台市芝罘區西端通伸崗北端的山麓上,海拔一〇六米,占地十萬餘平方米,是我國迄今保存較完整又具有近代設施的海岸炮台,在建築形制上又具有古代城堡的特點,具有重要的歷史價値、學術價値和旅遊價値,現爲山東省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是烟台市著名的名勝古蹟。西炮台建於通伸崗的山麓,又稱通伸山,據《烟台大觀》記載:『因其麓有古石臼欹側,泉自中出,不凍不涸,名通神泉,神伸同意,故山名通伸山。』在歷史上,大海橫在通伸山前,現長年潮汐變化,那波瀾開闊的大海,早已退出...

  • 文章(古今鄉賢)明代抗倭民族英雄趙昆仲事略

    来源期刊:《河南同鄉》 第85期  作者:筱康  出版时间:1995-01-03
    关键字: 民族英雄 历史价值 赵昆仲

    今年三月回河南探親,在魯山縣趙村中學校園中發現吾鄉先賢趙璉墓碑壹座,碑文敘述明朝嘉靖年間趙氏昆仲因抗擊倭冠功業彪炳,委以重任事蹟,碑文由明代進士山西道監察御史宋勺執筆撰寫,於嘉靖四十二年(公元一五六三年)鐫刻,字跡完好清晰,極具歷史價値,緬懷先賢出生入死,冒險犯難之無畏精神,令人崇敬!而其為民先鋒奮勇殺敵,愛國護民之事蹟,尤足堪為後人典範起而效法,為表彰先賢忠烈情操,特錄原碑文於後,以獻鄉親。公趙姓諱璉,字國器,號天池,魯西(趙村)巨族也,祖治安公諱昇,...

  • 文章黃山下的名勝古跡

    来源期刊:《河南同鄉》 第97期  作者:魏仰賢 出版时间:1998-01-03
    关键字: 黄山 名胜古迹 历史价值 李世民

    攀登黃山是我嚮往已久的心願,竟於去(86)年九月下旬達成心願,昻然登上黃山第二高峰光月頂,據高臨下,凡黃山的群峰、雲海、奇松、怪石無不盡收眼底。看得最清楚的是鰲魚揹烏龜、蓮花峰、天都峰、天池等。不但親眼看到而且雙手也摸到那個鬼斧神功的飛來石。也看到浩翰的雲海,頗有海到無邊天作岸,人登絕頂我爲峰之慨。此次黃山之遊,意料之外的也參觀了安徽省黟縣西遞村的古民居,歙縣唐樂村的牌坊群,因其意義深長,甚具歷史價値,特就記憶所及,略述於后:一、西遞村—爲唐太宗李世民裔胄...

  • 文章鄂君啓節

    来源期刊:《湖北文献》 第186期  作者:張昌谷 出版时间:2013-01-10
    关键字: 鄂君启节 文物介绍 历史价值

    本文作者:張昌谷湖北省鄂州市老年文體協會副主席、秘書長。

  • 文章編後記

    来源期刊:《東北文獻》第9卷 第4期  出版时间:1979-05-01
    关键字: 编后记 《东北文献》 历史价值 读者

    一、本期刊登之文字以蔡智堪:「我怎樣取得田中奏章」一文最富歷史價値,蔡先生因此密秘文件之取得,致喪失其在日本數百萬美金之資產,最後僅以身免,謂爲愛國老人實當之不愧,此外尙有故趙尺子敎授對此事件之詳實考證,限於篇幅,留待下期發表。二、滾滾遼河日譯本出版,歷經苦干波折,積壓時間歷時亦久,其終於能出版者作家王良之功實不可沒。張秀亞女士於樞機生辰撰「于斌樞機的詩」一文,文雖不長,意境雋永,値得一讀。三、姜雲龍撰寫之:「人倫典型侍師如父的李樹範」,與編者在中學時代...

  • 文章何如璋故居人境廬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38期  作者:楊燕秀 蕭紹彬 出版时间:2001-12-01
    关键字: 何如璋 故居建筑 客家府第建筑 历史价值

    梅縣清代變法維新著名活動家黃遵憲的故居人境廬名聞遐邇。而大埔也有人境廬卻鮮爲人知。此廬座落在湖寮鎭雙坑村田心小村。據雙坑《崧里何氏族史》記載,爲何如璋故居。何如璋,字子峨,一八三八年中進士,授翰林院庶吉士,後爲編修,我國首任駐日本大使。爾後任福建船政大臣、韓山書院講席等職。何如璋故居人境廬屬上下堂兩回廊的雙堂屋,座西北向東南、方位坤兼申。進大門,過屛風,院內蘭桂飄香,其中有一株造型奇特的百年黃皮果樹。門前修竹婆娑,小溪蜿蜒,屬典型客家府第式建築。據云“人...

  • 文章德興兩名碑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77期  作者:孫以剛 出版时间:1999-08-01
    关键字: 德兴县 墓志碑铭 篆刻 历史价值 史料考证

    德興 孫以剛德興古號銀城,歷史悠久,人杰地靈,素「有金銀銅冶之饒」。幽奇秀麗的山水不僅孕育著歷代名人志士,也引無數騷人墨客遊居德興。衆多名跡勝景,詩文題刻流傳古今。獨自宋代以降,英材輩出,人文薈萃。有著作傳世者一四八人,著作二四八部,收入「四庫全書」的二五部。歷史人物其佼佼者宋代有獻冶銅術的煉銅家張潛,書法篆刻家張樸,抗金名臣張燾,號稱「江南二寶」之一,宋南渡詞臣之冠的汪藻,文材卓著的江西派詩人徐俯,著「南宋第一書」的治荒名吏董煟,精通天文地理的勘輿學家...

  • 文章崇信出土的古錢幣

    来源期刊:《甘肅文獻》 第42、43期  作者:高延仁 出版时间:1994-01-01
    关键字: 崇信古币 建县史 古币历史价值 呼吁保护

    古錢幣是退出流通領域的貨幣,中國的錢幣文化源遠流長。地處祖國西北的崇信小縣,早在新石器時代,就有人類繁衍生息,春秋戰國時,屬西戎活動區域,秦屬北地郡,唐爲「京師西北八鎭」之一。唐德宗貞元年間,隴右節度使李元涼始築城屯軍,北宋太祖建隆四年始置崇信縣,迄今已有一千零二十六年歷史,在這個漫長的歲月裡,隨著商品經濟的迅速發展,在滄桑巨變的歷史長河中,不少古錢幣失散於民間,或蘊藏於地下,成爲歷史的見證物。解放後的四十年時間裡,在汭河流域出土的古錢幣,不但數量較多,...

  • 文章大報導中國現存唯一的知府衙門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8卷 第2期  作者:周大新 出版时间:1996-04-01
    关键字: 南阳知府衙门 《南阳府志》 名胜古迹 历史价值 修葺工程

    作爲一個南陽人,我一直爲南陽擁有幾處風格獨特的古建築群而自豪,特別是南陽知府衙門。南陽歷史悠久,早在五千多年前的新石器時代,先民們已在這裡定居,業農維生,周朝時因經濟發達,成爲申伯國之都;春秋戰國時,是楚國著名的手工業冶鐵中心和商業城市。公元前七十二年,秦昭王在此設立南陽郡,直至隋,皆有太守治所。元朝至元八年(一二七一年),元世祖開始在南陽設府,立知府「掌一府之政,宣風化,平獄訟,均賦役,以敎養百姓」。同時在城內西南隅(今民主街西頭北側)建了知府衙門。明...

  • 文章偉大的易經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8卷 第7期  作者:陳立夫 出版时间:1986-07-30
    关键字: 《易经》 中华文化 历史价值 世界影响 文化交流

    編者按:總統府資政陳立夫,最近在第二屆國際易學大會致詞,推崇已有六千四百餘年歷史的易經,是世界上一部偉大的書,中華民族在此偉大思想的指引下,發展出五千年一脈相承的高尙道德及文化。他認爲,凡欲求世界眞正和平的原理,應從易經中求之。易經是世界上一部極偉大的書,它是中國祖先伏羲、文王、周公、孔子,四大聖人的集體創作,以其起源的時間計之,已有六千四百餘年之久,它的用途先應用到天文、氣象、曆法、節氣等之天道,逐漸進而應用到人道,到了孔子贊易,才完全具體化。譬如乾卦...

共12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