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南阳共返回47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南阳人文风物谈往汇集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7卷 第3期  作者:秦俊 出版时间:1995-07-01
    关键字: 南阳先贤 南阳风俗 玄妙观 靳岗教堂 南阳名胜

    秦俊先生系南阳地区文联副主席,写作勤奋,为人诚厚,对南阳历史、习俗、人文、风物硏究十分深入,宣导南阳文化不遗余力,曾将南阳之人物以浅易的文字写出来,如清末的庞振坤先生,算得上一位奇才。民初的别廷芳先生,是一位出身寒微的传奇人物,治理西三县有夜不闭戸,路不拾遗的功德。秦俊先生除为之立传外,并将别廷芳传一书编成剧本,制成影片,搬上银幕。秦俊先生对于南阳的事眞可说是热心奉献,勤奋不歇,本文中的几个短篇,每段都有其独立性,资料得来不易,仅将其整合编为一个单元

  • 文章南阳知府衙门将重现辉煌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35卷 第2期  作者:秦培蘭、趙少鋒 出版时间:2003-04-01
    关键字: 南阳 知府衙门 概貌 重修

    南阳,古称宛,「绵三山而带群湖,枕伏牛而蹬汉江」,土地肥沃,气候温和,物产丰富,是中国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南阳城居南阳盆地中心,东、南两面有白河环抱,沿河筑城,使这座典型的古老城市以得天独厚的奇、美、灵、秀及贯通东、西、南、北的地理位置,奠定了处在历史进程中的战略价值。南阳城池修建于何时已无考。最早的当为《水经注》记载:淯水「又南经宛城东,其城故申伯之都。大城西南隅即古宛城也」。说明周宣王时,即筑有城邑。而此可见,南阳筑城至少已有二千八百多年的历史

  • 文章故鄕吟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2卷 第1期  作者:華羽 出版时间:1990-01-01
    关键字: 故乡回忆 南阳 诗文

    故鄕南阳,古代申吕之国,光武中兴发祥地,北望洛阳,南眺荆襄,自古兵家必争之地。县境九架孤山星陈,白河自西北发出,绕县城东廓,西朝诸葛而南流;注入汉水,周有四大鎭,形如围星,令人怀念,谨就其所感记之,以抒胸中抑郁!其一南阳盆地一平原 九架孤山互不连五朶奇峯耸峙北 白河广漠绕东南其二忆昔家迎五朶山 峯高千仞入云端天晴闲眺如图画 阴雨相看诗一篇

  • 文章故鄉吟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2卷 第3期  作者:華羽 出版时间:1990-07-01
    关键字: 南阳 故乡回忆 诗文

    故鄕南阳,古代申吕之国,光武中兴发祥地,北望洛阳,南眺荆襄,自古兵家必争之地。县境九架孤山星陈,白河自西北发出,绕县城东廓,西朝诸葛而南流;注入汉水,周有四大鎭,形如衞星,令人怀念,谨就其所感记之,以抒胸中抑郁!一南阳盆地一平原 九架孤山互不连五朶奇峯耸峙北 白河广漠绕东南二忆昔家迎五朶山 峯高千仞入云端天晴闲眺如图画 阴雨相看诗一篇

  • 文章雪落無聲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34卷 第2期  作者:武建華  出版时间:2002-04-01
    关键字: 追忆 父爱 南阳日报》

    妻发现后,托著七月的身孕惴惴地跑到县城内就近的一家医院找医生。医生来诊断后立即决定住院抢救。是医生跑步到大街上从一位农民手中抢过一辆卖菜的架子车将父亲送到医院的。这大约是下午四、五点钟的时刻。而我这时不在家,当时我刚刚赶到南阳日报社。这天上午我写好了一个「方城农民手中『白条』全部兑现」的新闻稿件。下午三点钟修改完毕才决定送稿到南阳日报社的。当时我很迟疑:父亲患类风湿性关节炎卧床不能动弹,需要我在家护理,但由于记者职业习惯,稿子写好后急于发表,最后决定去日

  • 文章南阳的习俗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6卷 第12期  作者:丁華永 出版时间:1984-12-30
    关键字: 南阳 节日习俗 婚嫁习俗

    南阳民风纯朴,汉宣帝时,郑宏名信臣相继为太守,劝民农桑,去末归本,民以殷富。汉光武中兴,肇起于宛。南阳为光武故鄕,素以气籍相向。家有贞妇,户有孝子,盖有由矣。魏晋以后,虽气俗变迁,而鄕民敦朴尙农桑,勤学诗书,仍有东汉遗习。明末流寇蹂躏南阳,城村尽成瓦砾,人民生活艰困,俗尙斗狠,无复往日纯朴之风。满淸入主中国,民生七安,客农游贾,多来自秦晋,谨愿笃实,不事浮华,影响所及,人民复归于朴。南阳居民,以农业为主。农作物多种麦、菽、番、薯,滨水农田,多种稻,近山者

  • 文章家郷味河南南阳的浆面条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9卷 第7期  作者:陳七 出版时间:1977-07-25
    关键字: 南阳 小吃 浆面条 做法

    故鄕南阳山明水秀交通方便,是管辖十三县的行政区,南来北往推车担担都要经过此地,城里的吃食应有尽有,例如:五道庙的玉米仁、糊稠豆腐,县十字街的浆面条,红学门前的胡辣汤,白音堂的酱水面,鎭台衙门的小龙包子,察院街的狗屎饺子,(老板小名叫狗屎在南阳最有名),东隔壁也是最有名的长春轩卤肉,还有沿街叫卖的卤牛肉呀、烧鸡呀,想起只咽舌头。其中浆面条是夏天家家户户的午饭及晚饭,玆介绍做法如下:浆就是粉房做粉丝滤出来的浆水,粉房就把它一缸一缸的装起来叫人来买,浆有老浆

  • 文章彭錫田的「自求自」詩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34卷 第1期  作者:王荻 出版时间:2002-01-01
    关键字: 南阳 乡村建设 宛西 诗词

    一般人谈宛西的县份,只谈宛西三县:邓县、内乡;往往忽略淅川,所以,我们应当说宛西四县。欲说宛西四县,必须先谈南阳,因为没有南阳,就没有宛属各县。南阳简称「宛」,为春秋时代楚邑,秦昭襄王十五年,白起攻楚取之,三十五年始置南阳郡治宛,宛西之内乡、淅川皆汉析县地;汉高降析郦,因袭武关破之,郦为古鞠水,颜师古谓:「即菊潭,亦即今之内乡县也。」至于镇平,邓县乃汉安众穰县之地,安众为刘崇封邑;穰县则水经注所谓「菊水东南流入于湍,湍水又径穰县为六门陂者是也。」民国以来

  • 文章南阳——灿烂的中原之珠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6卷 第4期  作者:李清彪 出版时间:1994-10-01
    关键字: 南阳 矿产 经济发展 建设 通讯 交通

    南阳,位于豫西南,北连中原,南控荆襄,东通吴会,西接巴蜀,总面积二·六六万平方公里,总人口一〇一〇万,是河南省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地区。南阳,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是全国六十二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中有着辉煌的一页。早在战国时期,南阳就是闻名全国的冶铁中心。西汉时「商遍天下,富冠海内」。东汉时为光武帝刘秀发迹之地,号称「南都」、「帝鄕」,与京都洛阳并列为国内最大的两个中心城市。政治、经济的兴盛,带来了南阳文化的辉煌和繁荣。科学家张衡、医学家

  • 文章南阳平津同学会何以无流亡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6卷 第1期  作者:秦俊·躍明 出版时间:1994-01-01
    关键字: 南阳 平津同学会 别廷芳 流亡

    一九三七年七月,日寇大举侵华,北平、天津相继沦陷,大批青年学生逃离平津,组建抗日组织,遍及全国各地,那名头皆为「××平津流亡同学会」,唯有南阳特殊,没有「流亡」二字。南阳古称宛,「武关阙其西,桐柏揭其东,流沧浪而为隍,廓方城而为墉」(语出张衡《南都赋》)。一九三七年九、十月间,在平、津求学的南阳籍及部分外籍青年,辗转来宛,四处活动,八方奔走,积极筹建自己的抗日组织——宛属平津流亡同学会。俟到成立那日,国民政府河南省第六区行政督察专员朱玖莹、党务专员王友梅

共47条记录 1/5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