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区划变迁共返回4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銷名滅跡的鄕村

    来源期刊:《阜寧人》 第11期  作者:徐道燮  出版时间:1993-01-01
    关键字: 史庄乡 区划变迁 双徐村 战争回忆 土地开发

    提要:一、史莊鄉銷名後之歸依二、史莊鄉原貌與現狀三、雙徐村之災難記事四、雙徐村被毀滅過程史莊鄉原屬阜寧八區,在中共統治下已一半劃歸北沙鄉,另一半劃歸郭墅鄉,於此時,史莊鄉已成爲歷史名詞。今將地形與演變,略作描述,以便後輩對祖籍故鄉,有跡可尋。原史庄鄉成直線形,東西長約七華里(三公里半),所屬各村舍、自西而東,順序排列爲蒲鴆、于集、史莊、雙徐、戴舍,因史莊位居鄉之中間、故命名爲史莊鄉。鄉之西接大西庄,東接唐城,南北爲廣闊農田,南以南沙河爲界,跨大橋直達許庄...

  • 文章江蘇省沿革史(上)

    来源期刊:《江蘇文獻》第1卷 第4期  作者:朱沛蓮  出版时间:1963-04-25
    关键字: 江苏省沿革 行政区划变迁 省名由来

    一 建省之經過江蘇之爲省名,始自遜淸康熙六年,(西曆一六六七年)殆取江寧、蘇州兩地之第一字聯合而成。先是順治二年,淸廷罷明代之南京,(亦稱南直隸)在江淮下游地區,設置江南省,管轄今江蘇,安徽二省之地,置布政使,江寧巡撫,(駐蘇州)鳳陽巡撫,(二年置,六年裁)安廬池太巡撫,(二年置,尋裁)安徽巡撫,(三年置,六年裁,十三年提督操江巡撫安徽,十六年改操江爲安徽巡撫。)及江南江西河南總督,(駐江寧,七年改爲江南江西總督,康熙六年,改名兩江總督,管轄江蘇安徽江西...

  • 文章東安縣槪況

    来源期刊:《東安文獻》 第3期  作者:蔣禩炆 出版时间:1989-01-01
    关键字: 东安县 发展变化 历史地理概况 行政区划变迁 交通水文

    東安縣於民國三十八年淪陷,迄今已達四十年,在這漫長的四十年中,東安縣到底有些什破壞?或有些什麼建設?本同鄕會吳齊義同鄕於本(七十七)年曾囘東安故鄕一次,他到東安縣政府索取一份東安縣交通局於一九七八年六月編製的「東安縣交通圖」,經詳細整理及硏究分析,謹將目前我縣現況,摘錄於左:一、沒有改變部份㈠本縣疆域仍如往昔,沒有增大或縮小。㈡本縣鐵路仍如往昔,湘桂鐵路由零陵進入本縣藍家村、經井頭圩、白牙巿(東安縣政府所在地)、紫溪鎭(東安縣前縣政府舊址)、黃土井而進入...

  • 文章阜寧縣治沿革

    来源期刊:《阜寧人》 第11期  作者:左斌  出版时间:1993-01-01
    关键字: 县制沿革 地名变迁 行政区划

    阜寧縣境未設縣前,因境内有射陽河,上承馬家蕩之水,自西南曲折流經縣治上碼頭,左轉而南,迴繞沙浦東北,下作一大折灣,北有眞武廟,因名廟灣,又名廟子灣,屬山陽縣。廟灣之名,載入宋朝嘉定年間「山陽志」。明太祖洪武十八年設天賜場,置大使副使各一人。明世宗嘉靖三十六年倭寇侵犯廟灣,副使丁德昌擊退之。明神宗萬曆二十三年築廟灣城,城址即以後阜寧縣城址,城周長七百二十五丈五尺,東西徑二二〇丈,南北徑一一〇丈,高一丈六尺,置五門。東門曰觀海,大南門曰迎薰,小南門曰定海,西...

共4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