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劝学共返回5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诗词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33卷 第2期  作者:岑子斌 江正誠 林傑 溫哥華 雷基磐  出版时间:2005-04-30
    关键字: 诗词 春节 劝学 思乡

    乙酉新春賦慶、寄呈摩岩四叔求正岑子斌案供糕餅與香橙。待聽雞鳴第一聲。搓眼欣逢新歲月。舉杯祝向舊燈檠。六爻吉象占元旦。萬國初鐘報太平。更望硝煙生爆竹。梅花嶺上履還輕。甲申上巳雅集憶羲之江正誠蘭亭修禊集群賢。曲水流觴結墨緣。美景良辰增野趣。嘉言妙句入詩篇。神來筆法千秋頌。雋永文章萬古傳。逸少才情昭日月。宏揚國粹著先鞭。(公元二〇〇四年歲次甲申三月,應中華詩學研究學會之邀而作。)贈國立台北護理學院學子江正誠其一贈國文必修課學子昔賢才德競相誇。名作留芳筆綻花。漢...

  • 文章逸民張忭

    来源期刊:《江蘇文物》第1卷 第7期  作者:張用寰 出版时间:1978-01-10
    关键字: 张忭 著书劝学 计划行刺 发愤著书 关心桑梓

    張忭,字怡仲,渫庵,一字尙元,號素三,江蘇宿遷人,生於明天啓四年甲子(公元一六二四)。崇禎末,應料擧爲邑廩生。穎悟過人。工詩,早失怙恃,從叔父受業,能盡誠孝,友愛兄姊。入淸後,忿於異族侵凌,棄儒冠,力謀匡復。不成,隱於鄕里,修族譜,立家規,勸族人就學。著有持往編、暑霜錄、韻學、宿遷私志、學量堂詩文集等書傳世。年踰七十,終老布衣。疾風勁草,耿介拔俗,足爲末世之楷模。其先世有張榮者,元時由山東張壽縣張秋鎭宦遊宿遷,遂家於運河西之金牛墩,爲本縣有張姓之始。秉承...

  • 文章地方人物小記 民國以來沭陽曆任教育行政首長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30卷 第1、2期  作者:吳印桐石父 孔繁秀  出版时间:2008-06-01
    关键字: 劝学 教育机构 人物名单

    满清末年废科举,兴学堂,地方(县市)教育机构,为劝学所,民国十二年以后,则称为教育局。为保存史料,分别录之于后:——劝学所所长:解矩(证琴),沭阳人,光绪丁酉拔贡,于宣统二年到任。——劝学所所长:张卓东(景瑗),籍历不详,民国七年到任。——劝学所所长:唐伟光,籍历不详,江北师范卒业,到任年月待考。——劝学所所长:王泽华,籍历不详,江北师范卒业,到任年月待考。——劝学所所长:祁峻城(亚藩),沭阳人,江北师范卒业,民国九年到任。——教育局局长:施应生(心权

  • 文章親職教育的重要性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251期  作者:遠淸  出版时间:1990-09-20
    关键字: 劝学 父母 亲职教育 母鸡和小鸡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但生而不能好好教育,结果沦为流氓、地痞、强盗、窃贼,犯了罪坐牢,甚至枪毙,辱及先人,岂非不孝更大!荀子「劝学」篇说:「蓬生蔴中,不扶自直」。这是说把蓬草种植在蔴当中,不必再加扶持,也会好好直线向上发展,这譬喩生长环境对个体的同化力量,而家庭是一个人成长过程中最早的、最重要而亲密的生活环境,具有无与伦比影响力,父母是家庭中最主要的保护者与教导者。古今成功人物的家庭,大多有一个善尽亲职的父母。「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这是做父亲的光荣

  • 文章追懷叔父品山公的生平

    来源期刊:《阜寧人》 第4期  作者:梅漸濃  出版时间:1986-01-01
    关键字: 叔父生平 品山公 劝学 施药济贫 双烈碑亭 “革命性”

    民国六十八年八月十日,是叔父品山公百龄诞辰,自芳弟伉俪,在台北市华严莲社诵经,邀约最接近的亲族参予纪念。在荧荧烛光中,面对着老人的肖像,我心潮起伏,不能自己。说实在,我此生中,接触过的长辈不算少,但能使我刻骨铭心历久弥笃的仅此一位。他虽无世俗所谓赫赫事功,可是他平生所为,有的人家不肯做,有的人家做不了,尤其在那个保守的农业社会里,他经常为人注目,为人物议,但他独来独往,我行我素,仿佛在他的方寸之间,别有一种境界。劝学的「狂热」叔父的与众不同,最初表现于

共5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