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儒学共返回30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寫春聯以自况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9卷 第3期  作者:張金鑑 出版时间:1977-03-25
    关键字: 春联 儒学 教育

    近二十年來每於舊曆年節,書寫春聯,張貼大門,藉以自況。有的是成語,有的是自撰。或係自我吹噓,或屬自我解嘲,貽笑大方,不足言文。茲予錄出,以助興趣,並供識者譏評。

  • 文章走進孔廟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18卷 第6期  作者:楊秉正·鄭群威  出版时间:2002-12-01
    关键字: 曲阜 孔庙 棂星门 碑林 儒学

    孔庙前后九进院落,共有殿堂阁庑四六六间,南北长一公里多,总面积三二七亩,是我国三大古建筑群之一。孔庙第二道门叫圣时门。门名取孟子颂孔子为「圣之时者也」语义,形同古堡。院内玉带河贯穿东西,河水涣涣,荇菜参差,夹岸有透雕莲柱石栏,中通三桥,名璧水桥。院内东出为快睹门,寓先睹为快之意;西出为仰高门,取《伦语》「仰之弥高」之义。璧水桥前,竖立圆雕石人两尊,各2米多高,上覆以亭,皆为汉代遗物,故称汉石人亭。通过弘道门,进入大中门,院两侧各有角楼一座,与庙北墙两端的角楼

  • 文章文學史辯宗論《中國文學史與宗教論集》代序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17卷 第6期  作者:張乘健  出版时间:2001-12-01
    关键字: 文学史 辩宗论 儒学 理学

    編者按:張乘健先生係我溫籍學者,治學態度嚴謹,論題廣涉文、史、哲各領域。此書為張乘健論文集之文學卷,出版時易名為《古代文學與宗教論集》。該文雖為此書之序言,實為中國文學思想史之論綱,自有其獨立之學術價值。

  • 文章孔孟之人生哲學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6卷 第4期  作者:陳立夫 出版时间:1994-10-01
    关键字: 孔子 孟子 哲学 儒学 人生

    所謂人生哲學,就是人生理想的別稱。人生何以必須有理想?是因爲有了理想,才有目標與方向,照著方向前進終能達到目標事業成功,無忝所生。所以大學裡說:「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知止」就是有了理想目標,「有定」就是有了確定的方向,方向定則心才能靜下來,心靜下來才能「安祥」,安祥了才能思「慮」進行的方法步驟,最後終能「得」達目的而成其願望。換言之,就是「有志竟成」。由此可知,人生哲學,對於人之重要,人的一生,其成敗全賴於此...

  • 文章梁漱溟先生的特立獨行——**批鬥不懼不屈——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15期  作者:聶佐林 出版时间:1982-01-15
    关键字: 梁漱溟 任教北大 弘扬儒学 乡村建设

    :聶佐林先生,蒼梧人,中央警官學校畢業,曾任廣西省民政廳警政股主任、警察局長。來臺後任南投民防部薦一組長,現已退休。編者

  • 文章楊園先生 張履祥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35卷 第9期  作者:徐家堤 出版时间:2003-09-10
    关键字: 张履祥 杨园先生 儒学 理学家 朱熹

    從前有人說「上有天堂下有蘇杭」,蘇杭一帶人死後,靈台上寫上「早登天堂」,而淮河一帶人死後,靈台寫上「早登蘇杭」。此話不假,蘇杭地帶氣候溫和、山少地多、一馬平川、河網密布,極少風災和水災,旱災也較少,即使偶而發生也是人力所能抗拒,無礙大體。如無爭戰人禍,爲人只要正直勤儉,就可以衣食不愁,因此有的農民經營得法、省吃儉用就可以多置田產,自己和家人來不及耕田養蚕,就須雇人幫忙,或將多餘田地租給他人耕種。這些農民資財一多,就會從事商業,也有少數向科學仕途的方向發展...

  • 文章大醇小疵的揚雄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158期  作者:毛一波  出版时间:1976-01-01
    关键字: 杨雄 专论 冤词 生平介绍 辞赋 儒学

    假定讲汉代思想史而不及杨雄,我觉得没有掌握到两汉思想的关犍。」原来徐氏的论究是最注重子云思想的。同年十一月,师大的李鍌敎授在文化大楼讲「杨雄的儒学」,我特别去听了。所讲内容,首述杨雄的生平及前贤对他的评价。次述杨雄的儒学,分为:一、论性。二、征圣宗经。三、尊孟荀,辟诸子。四、法先王,应时宜。五、振纲纪,重德化。六、保民尚贤。七、崇道德,尚孝友。最后再作一结论。李氏对上列各点,阐释甚详,也是偏于思想方面的论述。二杨雄是一代学者、思想家,不只是文学家,但他的才名

  • 文章唐君毅的悲願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122期  作者:杜維明 出版时间:1972-10-01
    关键字: 唐君毅 愿景 人文思想 儒学 价值观

    我们一切生于二十世纪的人,为未来世界应抱的理想,应尽的责任。」(二)唐先生是当代中国人文思想的大师。他的立论虽不是根据对现存局势的分析,但却是立基于以儒学为骨干的悲愿。我不知道我们这一代究竟能否澈底转化马列主义,使中国逐渐步入一种不但与孔孟理想不相违背,而且直承宋明「身心之学」的人文社会主义。但我确信,向唐先生所指出的目标去奋斗,对中国及世界人文思想的发展都会有极大的贡献。擧个明显的例子,十多年来在东欧掀起了一股马克斯人文主义的巨浪,直接对苏俄所代表的大斯拉

  • 文章尹方詩草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8卷 第1、2期  作者:尹方  出版时间:2006-06-01
    关键字: 尹方诗草 缅怀儒学 贺新年颂

    一、缅怀万世先师孔子弘儒学万世先师万世崇,东西祭孔展雄风。复兴文化千秋颂,天下为公举世同。二、贺新年颂除旧迎新春日妍,儿童个个锦衣编。堂中户户燃银烛,门上家家贴对联。拱手都称财滚滚,见人互道福绵绵。天天事事皆如意,恭喜声中送旧年。

  • 文章倫理與文化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267期  作者:張經邦  出版时间:1991-01-05
    关键字: 传统伦理 中华文化 处世哲学 儒学思想

    詩經說:「天生蒸民,有物有則。」意思是說:以上天生了許多人民,具有外在的五官四肢物象,必有內在的仁義禮智法則的!先聖先賢在俯仰省審之餘,發現「物」與「則」的內涵與表現,發端在家庭,而其培育亦在家庭;如有人耳目則有司聰司明之能,有父子,則有克慈克孝之德。於是抓住根源,把握重點,提倡倫理社會的組織,作爲我們文化的起點,來指引人們趨向孝悌、慈愛、友恭、忠信等等人生壯濶的道路,而由家庭組織,推演到社會組織。因爲人生下來之後,卽有發生所謂「骨肉之親」的關係,夫婦、...

共30条记录 1/3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