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傅斯年共返回7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傅斯年学术讨论会在聊城海源阁宾馆擧行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22卷 第2期  作者:馬學信、孫龍翔 出版时间:1996-09-20
    关键字: 傅斯年学术讨论会 聊城

    一九九六年五月二十日,海峡两岸傅斯年学术讨论会在聊城市海源阁宾馆擧行。山东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苗枫林、地区人大工委副主任张洪恩、行署副专员刘玉华、地区政协工委副主任胡元亭及地区老同志许继善出席了会议。在历时三天的会议期间,来自南开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社科院及台北中央硏究院、台北故宫博物院的六十余位专家、学者,发表了各自的意见,高度评价了傅斯年先生的一生。傅斯年,字孟眞,山东聊城市人,一九〇九年入天津府立中学读书,一九一六年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一九一九年

  • 文章纪念傅斯年先生逝世五十周年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26卷 第4期  作者:傅樂銅  出版时间:2000-03-20
    关键字: 傅斯年 逝世五十周年 傅斯年陈列馆 历史贡献

    大会主席、所长、先生们、女士们:我很荣幸能再次来台北,参加由中央硏究院历史语言硏究所主办的有何炳棣先生讲演的孟眞先生逝世五十周年纪念大会。这是历史语言硏究所历届所长支持的结果。没有史语所、没有台大和在座的诸位先生的支持,没有海内外各界人士的多方支持,大陆上傅斯年陈列馆的筹建和硏究也不会有现在这个结果。对此,我代表傅斯年陈列馆筹委会表示衷心的感谢!对孟眞先生在历史学、考古学、语言和高等敎育等方面所做的贡献,几十年来许多专家、学者多有论述,我就不再赘述

  • 文章海峡两岸傅斯年学术讨论会发言纪要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22卷 第2期  作者:趙樹好 出版时间:1996-09-20
    关键字: 傅斯年学术讨论会 发言纪要

    发言者⒈杨向奎 ⒉王汎森 ⒊何兹全 ⒋郑克晟 ⒌傅乐治 ⒍耿云志 ⒎安作璋 ⒏蒋大椿 ⒐王戎笙 ⒑张广智 ⒒张王对谈 ⒓王连升 ⒔王汎森 ⒕赵树好 ⒖张书学 ⒗孙立群 ⒘庄建平 ⒙王志 ⒚葛志毅 ⒛耿云志 21.傅乐治 22.傅乐铜杨向奎敎授(中国社科院历史所)主席、各位同志、各位朋友:今天我很幸运参加「海峡两岸傅斯年学术讨论会」,傅先生是我的老师,在三十年代初,傅先生曾经在北京大学历史系和中文系开课,我和何兹全先生当时是选课的学生,因为这是六十年以前

  • 文章考古節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2卷 第1期  作者:陳仲玉 出版时间:1980-01-25
    关键字: 安阳殷墟考古 傅斯年 甲骨文 李济 考古学

    成功,国民政府于是年底决定设中央硏究院,主要任务实行科学硏究。在开始筹备之初的构想是侧重与国计民生有直接关系的科学方面。次年,由于部分热心文史的人士说服了中央硏究院筹备人,增设历史语言硏究所(以下简称史语所)。聘傅斯年先生为硏究所筹备委员,责成其事。傅斯年先生本出自国学世家,幼年时即有「神童」之称,具深厚的国学根抵。后游学德国,对于欧洲近代发展的历史学、语言学、心理学、哲学以及科学均有很深的认识。其本人更有坚强的国家民族意识,他爱中国及中国文化。他创设史语所

  • 文章李德進學長的早年台大生活(下)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26卷 第2期  出版时间:2010-04-01
    关键字: 台湾大学 往事回忆 口述历史 四六事件 傅斯年

    有长达数十年,台大法学院同学大一在校总区上课,大二之后才转去法学院。可是,学长念书的那个时代,法学院同学是从大一开始就在徐州路校区的法学院上课。(注:三六年元月,徐州路的台湾省立法商学院并入本校法学院。)这是因为校总区的新生院(就是傅斯年校长在校门口一进来左侧兴建的临时教室)是在三八年夏天才兴筑完成的。学长是三七年秋天入学的法学院学生,因此就没有校总区念书的经验,但是低学长一届及以后的学弟妹,大一就留在校总区上共同科目。学长谈起三八年的四六事件,清晨他们

  • 文章大師與大學(臺灣憶往錄)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0卷 第10期  作者:劉眞 曾永莉 出版时间:1988-10-30
    关键字: 教育家 蒋梦麟 傅斯年 溥心畲 陈雪屏 梁实秋

    全国最好的教授,我无法在台湾找到像当年那么好的师资,如果迳行复校,只会砸了『北大』的招牌。」傅斯年接黑信,反对夏济安在台任敎傅斯年先生于民国三十八年一月接任台大校长后,对于教授的延聘,也十分认眞而关切。有一天,他接获一封匿名信,信中表示:外文系有位名叫夏济安的讲师,既未曾出国留学,又有口吃,不够资格担任教职。傅校长看了信之后,几次暗中去听夏济安的课,发现夏济安确是有点口吃,但课讲得不错,而他再向学生打听,得知学生对夏的风评颇佳,遂决定继续聘用夏济安。我来台

  • 文章朱家驊與中央硏究院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11卷 第7期  作者:楊樹人 出版时间:1979-07-06
    关键字: 朱家骅 傅斯年 中央研究员 筹措经费 回忆往事

    手边,全凭记忆,追录所知较深者于后,如有未尽准确之处,尙希贤达指正疵误。宏识远猷奠定基础远在蔡孑民先生拟议创设中央硏究院之初,朱先生便奉命拟定方案与制度,参加筹备;并且早在这以前,他便先已建立了初步基础。十五年在广东中山大学副校长任内,协助校长戴传贤改组学校,扩充规模时,即从德国聘请傅斯年先生出任史学系主任兼文史硏究所所长,稍后这个硏究所扩充为语言历史硏究所。当中央硏究院成立,傅氏出任语言硏究所所长,即以其原来中山大学的旧所为依据而加以扩充的。由于蔡、朱两先生均

共7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