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保国寺共返回6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保国寺为线索的宁波古代史故事四则(下)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378期  作者:蔡貴三  出版时间:2000-09-10
    关键字: 唐朝 改名 工艺

    三、敕赐「保国」——唐皇朝的忧患与灭佛兴佛保国寺本称灵山。怎会改名呢?里头也有一段历史可讲。封建社会里,皇帝一般都认为佛敎对他统治有利,所以「崇佛」是常事;然而也有极少几个皇帝发觉佛敎对他统治有害,或有自身沉缅于道敎的长生之术,就实行「灭法」。「灭法」一辞,是佛敎徒的话语,即以行政手段强行禁止佛敎。唐朝会昌五年(公元八四五),武宗皇帝下令:尽拆天下大小佛寺,僧尼悉数还俗。这是一次典型「灭法」事件,古灵山腰的灵山自然不能幸免。古灵山脚下有位笃信佛敎

  • 文章十月初一家鄉天文奇觀 島兔同昇 日月合璧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379期  作者:蔡貴三 出版时间:2000-10-10
    关键字: 天文 科学 怀乡

    荡漾摇洪流,忽离忽复合,上下如抛球,日上月乃落,阳光普金瓯,伟哉叹观止,快我生平眸。……」至于宁波市范围内,在民国十年(一九二一)修纂完稿的《灵山保国寺志》上,亦有此项天文奇观的记载,卷三第十页「望日台」条目下、志修纂者钱三照居士提到:「予于癸己年(按:一八九三)屡登象峰,远瞩海天。是岁十月朔,黎明登狮子岩,亲睹日月两轮同轨合璧。」诗文辑录中各家以之为题者也非偶见,如:「为看日月双联璧,五夜风霜特地来。」「望日欲登象鼻峰,中飞渡五更钟;东方遥见阴阳合。平旦

  • 文章保国寺为线索的宁波古代史故事四则(上)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377期  作者:蔡貴三 出版时间:2000-08-10
    关键字: 河姆渡时期 张意 灵山

    本鄕的殊荣,习以为常,喊出了名。后来张意年逾耄耋,无疾而终,鄕民人人缟素,在骠骑坪上设祠、雕像,称「骠骑将军庙」,四时致祭。元朝时候,有位高僧昙噩,特地做了一首洋洋洒洒的《骠骑山赋》,讴歌此地山海胜景与张意造福黎民,载入了地方志书。东汉明帝时,佛敎传入中国,以后佛寺渐兴,本地绅民颇有想建供佛斋僧的。据说张意托梦后嗣,嘱让出宅地,俾改建寺院,于是就有了保国寺的前身「灵山」。这就是有关志书上说的「所由来,缘张侯舍宅开基。」「今之基即其宅基。」为彰弘法

  • 文章木结构千年古刹——宁波保国寺成清华同济建筑院系研究基地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25卷 第2期  作者:天補  出版时间:2009-04-01
    关键字: 古刹 木结构 研究基地 地面沉降

    蟲不蛀、鼠不入、鳥不棲、塵不染

  • 文章慈谿保国寺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40卷 第9期  作者:高志林 出版时间:2008-09-10
    关键字: 历史沿革 史料研究 无梁大殿 建筑特色

    宁波江北市郊,有座灵山(旧属慈谿县)。山上有保国寺,是座无梁的建筑,又一尘不染。用这么一座无梁的宇来做大东海的映壁,可谓是人力莫及,只能是造化的安排。要说保国寺的来历,还得从东汉初年说起。那时,朝廷里有位中书郎突然离京不知去向,于是,朝廷上下为之不安。他就是大名鼎鼎的骠骑将军张意之子,名叫齐芳。张齐芳戒行清虚,执心恬静,云游四野,到宁波灵山已是第二年春日黄昏之时,他想找个地方栖宿。正在峰巅四顾,突然看到奇景:灵山南坡,金光灿烂,烈烈扬扬。是霞光吗?不对

  • 文章慈谿保国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17期  作者:李子瑜 出版时间:1965-12-01
    关键字: 禅寺 文物 大殿

    保国——名为宋廷敕封,与慈城北门外普济寺及宁波南门观宗,宗脉相传,同一师祖。建在慈谿东鄕,毗连灵山,脉岭相通,距苏家村不远,洪塘鎭约五华里,船埠建有凉亭,名曰「迎香亭」。交通除由该寺供客坐用元寳篮轿外,步行约须三华里,路面舖以靑石,极显平滑,每隔五块,有一荷花石坂,夹道葱郁,掩蔽天日,溪流淙淙,淸澈见底。行至山脚,循着石阶拾级而上,见书有「南无阿弥陀佛」大字之黄色围墙,抵达保国,飞簷高阁,琼楼重叠,四围翠竹纵横,松柏参天,风吹树摇,犹似

共6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