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佛教共返回177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名相通釋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12卷 第2期  作者:王輔羊  出版时间:1996-04-01
    关键字: 佛教 术语 皈依 刹那

    皈依三宝佛教称身心反归向佛、法、僧为皈(同「归」)依,后来道教醮章文字亦沿用「皈依」字。《全唐诗·一三四·李颀·宿莹公禅房闻梵》诗:「始觉浮生无住着,顿令心地欲皈依。」皈字左边为白,有光明圣洁之义,众生自迷途反趋于佛、法、僧三宝以修光明圣洁之慧为皈;故皈从反白会意,其本义作「礼三宝以修慧」解。《魏书·释老志》:「故其始修心,则归依佛、法、僧三宝,谓之三,若君子之三畏也。」故皈本作「归」。皈依、归依、三皈、三归均指三皈依(梵语Tn'saranagamana

  • 文章尋真西湖(二)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21卷 第2期  作者:鄭立于  出版时间:2005-04-01
    关键字: 西湖 佛教 寺庙

    宗教文化濃淡相間曾任燕京大學校長、美國駐華大使司徒雷登說:「杭州是中國歷史最悠久,風景最美麗的城市之一。西湖山巒環抱,山上廟宇錯落十分令人喜愛。」杭州西湖確是多種宗教薈萃之地。始建于唐,傳布伊斯蘭教的清真寺就在中山路羊壩頭,是全國四大清真寺之一。建築外形似鳳凰,俗稱鳳凰寺。青磚結構、無樑的禮拜後殿,系元代阿拉伯商人阿老丁資助興建。後壁設有「讀經台」,寺側有碑廊,存放碑銘石刻。這是中國和阿拉伯文化相互交融的傳統禮拜寺,現為國家文物保護單位。元代初年,基督教...

  • 文章吳越忠懿王與溫州高僧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12卷 第1期  作者:王書之  出版时间:1996-02-01
    关键字: 佛教 唐朝 高僧 历史

    唐武宗灭佛,吾温僧尼星散,高僧隐避岩壑,教藏残阙殆尽。自会昌迄天祐六十年间,佛教一蹶不振。唐末,藩镇拥兵割踞,温州战祸连年,唐僖宗中和元年(八八一年),朱褒寇温州,浙东观察史刘汉宏招之,奏褒为温州刺史。朱氏兄弟先后踞温凡二十二载。昭宗天复二年(九〇二年)十二月,温州裨将丁章逐朱敖,次年四月,丁章被杀,裨将张惠踞温。天祐二年(九〇五年)八月,处州刺史卢约之弟卢佶攻陷温州。时钱镠因军功拜镇海节度史,旋封越王,又封吴王,拥两浙十三州之众。温郡为吴越浙南重镇

  • 文章飲茶的起源

    来源期刊:《察哈爾省文獻》 第30期  作者:砥亭 出版时间:1992-08-01
    关键字: 饮食 佛教 尔雅

    中国人喝茶历史悠久。「神农本草经」中说:「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据古书「尔雅·释木」云:「槚,苦荼。」郭璞注解说:「今呼早采者为荼,晚取者曰茗,蜀人名之苦荼。」郝懿行义疏曰:「今茶字,古作荼。至唐陆羽著『茶经』,始减一划作茶。」「尔雅」是中国最早解释词义之专者,由汉初学者缀辑周代至汉初诸书旧文而成。郭璞则是晋代之学者。由此可见,饮茶之风俗最晚在汉初便已经开始。据史料记载,唐代才将茶树移入庭院栽种。唐玄宗开元年间,佛教盛行,学禅者以茶提神

  • 文章星雲法語

    来源期刊:《温州會刊》第8卷 第3期  出版时间:1992-06-01
    关键字: 佛教 格言 道德

    一、要做共生的地球人二、要做同體的慈悲人三、要做明理的智慧人四、要做有力的忍耐人五、要做布施的結緣人六、要做淸淨的修道人日月光半導體有限公司宏璟建設股份有限公司福華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姚宏影提供

  • 文章唐宋汴洛之名寺與高僧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6卷 第1期  作者:陳祚龍  出版时间:1974-01-25
    关键字: 汴梁 洛阳 寺庙 高僧 佛教

    前言雖然佛敎本係生於印度,但是自其傳入我國以後,多虧我們古往的高僧上人曁大德碩彥,不斷地汲取其中原有的精粹,融和我國傳統哲學思想的精華,於是使它就在我國的原野上,開出嶄新的奇花,結下圓滿的美果,隨着再由我們的鄕土,將它播傳於東南亞洲的鄰邦!很顯明地這是說:我們古往的高僧上人曁大德碩彥,實際確得算是弘揚中華文化的大功臣!我期望:當前大家卽使對於就像復興中華文化這麼艱鉅與緊要的事業,自己不能去作同樣的貢獻,至少也應對於他們的優績與懋功,亟力悉予洞曉。我們實在...

  • 文章辛亥革命前的〈國粹學報〉與孔望山造像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33卷 第3、4期  作者:劉鳳桂  出版时间:2011-12-01
    关键字: 《国粹学报》 孔望山佛教造像 佛教石刻遗存

    清光绪三十一年(公元一九〇五年)二月二十三日创刊于上海,由郑实主编的〈国粹学报〉,在首页「文物简报—海州文物」栏目中,赫然发现一则报导称:「孔望山佛门诸贤像,在崖下,剥蚀异常,不知何朝人所绘。」这是首次发现在国内报刊上披露的孔望山佛教造像内涵文字,从网络上查得,时间已过去一〇六年。为了不让史料再次湮没,笔者在此录出,以供今后研究者参照。〈国粹学报〉是晚清时期辛亥革命前,从事研究国学的革命团体—「国学保存会」的刊物。创刊于一九〇五年初,至一九一一年辛亥革命

  • 文章歲寒話臘八粥

    来源期刊:《察哈爾省文獻》 第10期  作者:石岑 出版时间:1982-02-01
    关键字: 腊八 佛教 风俗 打猎 饮食

    農曆十二月初八,俗稱「臘八」,是由佛敎而來。其起源的故事,是印度迦毗羅衞城主淨飯王之子釋迦牟尼,母摩耶夫人,生後七日,母死,賴姨母波闇波提撫育,十九歲納拘利城善覺王之女耶輸陀羅爲妃。二十九歲時偶乘車出遊,見衰病及死者,由是念及生老病死、愛別離、怨憎會、求不得、五盛陰八苦相逼,於是毅然捨棄王室尊榮而出家,於十二月八日夜半,乘馬潛出王城,入東方籃摩國剃髮爲沙門,然後前往王舍城邊阿蘭若林,就鬱陀羅伽求道,遂修習諸神之禪定,更正優樓頻螺村之畢鉢羅樹(佛於此處成道...

  • 文章溫州最早的佛剎——開元寺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11卷 第3期  作者:王書之 出版时间:1995-06-01
    关键字: 开元寺 佛教 建筑 寺院

    唐宋之际,吾温佛教昌盛,梵宇林立,传天台智者之学者,唯开元寺最巨。寺系东晋明帝三年郡人李整舍习礼坊私宅所建,初名崇安寺。唐开元二〇年,制诸州咸以一大寺为开元寺,而兹寺为温诸寺之冠,例改今额。武宗灭佛搜僧,诸暨法乐寺高僧文质,适云游永嘉,乃避隐乐清大芙蓉山。大中年间,佛法复兴,太守韦君闻师贤,强请出山。师入住开元寺,广建殿堂,塑佛装金,抄写经典,规漠更宏。石晋天福二年,复崇安故名。宋仁宗景佑二年,僧信南诣阙献颂,召对称旨,赐《大藏经》及三朝御书,寺建御书阁

  • 文章沐簫禪寺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8卷 第5期  作者:蔡希熊 出版时间:1992-10-01
    关键字: 乐清 建筑 腊梅 佛教

    沐蕭襌寺,位于樂清縣樂成鎭簫台山之麓,爲北雁蕩支脈,蜿蜒經此而趨西北,銜接中雁。林木蔥幽,山水秀麗、相傳周靈王太子晉在山頂壘石築台,吹簫于此,因此而名。所謂山不在高,有仙則名。該寺于明嘉靖年間,有邑人趙文韶始建,天啓年間及清康熙年間,重修復建。棋盤山屛于後,東首有東塔雲煙,西邊有西岑松雪,極目全城景色,樓房聳矗,市聲喧騰。清乾隆年間,邑令盛應宗曾遊該寺,幷題曰山水清音。又有弘一法師題字。寺外有丹楓六株,每屆深秋季節,紅葉爛漫。中州何士循手書六楓秋艷,刻石...

共177条记录 1/18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