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人口交通共返回17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安陽市概況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40卷 第2期  出版时间:2008-04-01
    关键字: 安阳历史 发展经济 历史重镇 人口交通

    安阳位于河南省最北部。地处河南、河北、山西三省交汇处。总面积七四一三平方公里,总人口五三一万。辖一市(林州市)四县(安阳县、内黄县、滑县、汤阴县),四个城区(文峰区、北关区、殷都区、龙安区)。一个省级高新技术开发区。市区面积五四三·六平方公,市区人口一〇二万。安阳是我国八大古都之一,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甲骨文」的故鄕,《易经》的发源地。有二万五千年前的原始人洞穴「小南海文化」,有四千年前远古五帝中的颛顼、帝喾二帝陵,有三千多年前的殷商

  • 文章黃巖縣簡介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9卷 第8期  作者:江壽頤 出版时间:1977-08-06
    关键字: 黄岩县 沿革 人口 物产 交通

    人口至于人口,晋志一万八千。唐开元时,户登五万,宋元丰时(约在西历一〇七八—一〇八五年间)始及十万四五千人。迨至民国三十年调查,城内四万余,全县五十四万人。人口分布密度,以东南鄕为最密,北鄕较稀。四、物产田地间以稻、麦、豆农产为大宗,自给有余,在台属各县,称富庶之区。故有「黄太熟,六县足」之谚。东鄕除豆、麦外,间有棉作,而山下廊一地,则富石矿,为纯质之水成岩,产量颇丰,系本邑重要建材之一。西鄕因地属山区,以竹、木、板、炭、笋为主产物,除内销台属六县外,兼销

  • 文章認識溫州(二)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1卷 第4期  作者:達郁 出版时间:1985-11-15
    关键字: 温州 面积与人口 产物 交通

    三、温属各县面积与人口[1]由此表,可看出温州各县的面积最大的是永嘉县,依次为平阳县、泰顺县、瑞安县、乐清县、文成县、玉环县,人口最多的是永嘉县,依次为平阳县、瑞安县、乐清县、文成县、泰顺县、玉环县。四、产物农—山多田少,民仓不足,为芜湖米、无锡米与暹逻米之输入市场。茶,外称「温茶」,主产于雁荡山麓。黄柑,外称「瓯柑」,黄橙多蜜味甘美。林—杉,号曰「温杉」,温州为我国杉材之集散港。竹、松、柏、桐、纸亦盛。渔—温州为一渔港,渔类产品丰富,尤其黄鱼、墨鱼

  • 文章談灌雲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 特刊  作者:潘萬憲 出版时间:1979-01-01
    关键字: 地理位置 人口情况 农业 渔业 交通 教育

    分守,专管队务行政,武的叫总爷,管治安守备,他们的上级,直属淮阳兵备道、(道台)及两淮提督指挥监督,下级就是大将爷,与副目等,纳税也到淮阳道,惟司法独属海州,民初分县后,这些衙门与官吏,才算取消,地方行政,也才纳入县制的正轨。人口:本县人口,在抗战以前,就有五十八万,胜利后,一因灾难逃离,一因连云市划出,实际祇剩五十万强,据约略统计,在这五十万人中,除极少数系当地老户外,其余祖籍,有百分之七十来自苏州,百分之二十来自安徽,百分之十来自山东,其分布,以盐河两岸

  • 文章今日梅村與鴻聲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287期  作者:錫志  出版时间:1993-09-20
    关键字: 梅村 鸿声 人口 经济 交通 医疗

    今梅村鎭与鸿声鄕都在古梅里境内。宋代,梅里建鄕,梅村与鸿声同属梅里鄕。梅村鎭全鎭三三〇三一人,其中农业人口三一六八三人,占总人口的九五·九一%。劳动力中四十%进入工厂。全鎭总面积三四·八五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三九〇三二亩,人均耕地一·一八亩。梅村鎭气候温和,土地肥沃,平原高田,盛产稻麦、蚕茧。全鎭有水旱田二八九〇〇亩。七十年代开展农田基本建设,以地下渠道为骨干,沟、渠、路、林、村综合治理,改明渠为暗渠,结合整田平地,做到格田成方,灌排分开,路渠结合,渠

  • 文章我在聖荷西

    来源期刊:《浦東》 第14期  作者:陸志明 出版时间:1978-10-15
    关键字: 圣荷西 浦东漫谈 西班牙文 人口 天然环境 交通

    加州圣他克来拉县,在旧金山南边五十哩,旧金山在地形上,很像一个舌头,旧金山在舌尖,圣荷西在舌根,连同金门大桥对面的马连县(北)和海湾东边的白克莱和奥克兰,南边的圣荷西(西边是太平洋)统称为湾区。一般人所说的旧金山,也就指这湾区而言。圣荷西面积,似乎比台北市大,人口在二十多年前只有十万,现在已增加到五十五万人,其中包括了很多的墨西哥人和不少的东方人(包括日本人、韩国人、菲律滨人、越南人,当然还有我们中国入)两年多前据统计湾区中国人已有十四万人,现在很可能

  • 文章敘舊論今話故鄕

    来源期刊:《台北五華同鄉會會刋》 第13期  作者:卓上鳴 出版时间:2003-12-01
    关键字: 人口情况 地势交通 行政区划 五华概况 广东省

    中华民国初期,版图面积号称三千四百四十四万余平方公里,人口共为四万万五千万之众,疆土东临渤海、黄海、东海,东南临南海,东北依鸭绿江、图门江与朝鲜为界,西北界俄属西伯利亚及中亚细亚,西南界印度、缅甸、寮国、越南等。全国划分三十五行省,十三个院辖市与海南特别行政区及蒙古、西藏两地方。如今山河变色。时过境迁,全国仅有二十二行省矣,东北九省恢复旧制东三省,原称热河、察哈尔、绥远改称内蒙古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康合并西藏自治区。论及吾省—广东

  • 文章家在梅江程水東——隆文鄕素描——

    来源期刊:《台北市梅縣同鄉會會刋》 第2期  作者:李士璉  出版时间:1988-02-28
    关键字: 隆文乡 人口分布 族群分布 民俗物产 水利交通

    一百多户人家,据说全盛时期,有三百多户哩。东门外的晒谷场叫辕门顶,可见当时的气派与盛况了。人口与姓氏分布四十多年前,隆文约有两千多户人家,俗称龙牙一树李,自然李姓是最大姓,占全鄕人口的十分之八九。但坑美的黄姓、横径的萧姓、和苏田、泮溪的赖姓,各有百多户,狐山冈的冯姓,也有近百户。其他如村头的朱姓、官庄的周姓、田心的钟姓,以及散住于各地的王、曾、许、池、温,由数十户到十户八户不等,人口约近两万人。市集小黄沙河流到大座人形前与小河埧会合,平正墟在焉。在小河坝西岸

  • 文章現在的甘肅

    来源期刊:《甘肅文獻》 第29期  出版时间:1988-02-01
    关键字: 甘肃省概况 人口分布 气候类型 农业工业 交通情况

    占全国面积百分之三·四三。人口:一、九一八万(一九八〇年),以汉族为主,另有囘、藏、东鄕、裕固、蒙古、撤拉、哈萨克克、满、维吾尔等少数民族,是我国多族省区之一。气候:本省气候类型十分复杂,大致可划分为白龙江下游严热带湿润区、陇南暖温带湿润区、陇西南部温带半湿润区、陇西北部温带半干旱区、河西北部温带干旱区、河西西部暖温带干旱区、祁连山高寒半干旱区、甘南高寒湿润区等八个气候区。全年平均气温负一~十五度,一月负十四~三度,七月十一~二十七度,大致祁连山区最低

  • 文章隴南重鎭——天水

    来源期刊:《甘肅文獻》 第18期  作者:蘇鑑 出版时间:1982-10-01
    关键字: 天水市 邦治沿革 人口面积 交通概况 气候物产

    交通枢纽,当军略位置之要冲。自古常为兵家必争之地,向为陇南重鎭。全县人口据内政部民国卅六年之统计,共为廿九万余人,其中县城人口为十万人,四鄕人口为二十万人左右,约占全省人口之百分之二十,天水县境东自三岔,西迄关子鎭,南起娘娘坝,北至石佛鎭,全县总面积共为六千八百四十余平方公里,约为台湾总面积的五分之一,全县共有四十八个鄕鎭,足见幅员之广。交通状况西北高原山路崎岖,交通非常不便,抗战前仅有公路通陕西陇县再转西安,如果要西去省垣兰州,只能坐骡车、轿子、滑竿或者步行

共17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