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中西文化共返回9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縱談悼念浩然兄!異國苦棲遲,只緣願難遂。冠蓋滿京華,斯人獨憔悴!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68期  作者:童軒蓀  出版时间:1983-07-10
    关键字: 居浩然 悼文 中西文化

    的事情,想不到以他这种异乎寻常的家庭背景,和本身学历与造诣(哈佛与伦敦学院硏究),竟无立身自存之地,怎不使他气得发疯,所以居常抑抑,即以此故。至于他谈到中西文化问题而创出的新名词,即众所俱知的「义和团思想」和「文化沙文主义」等语汇,对于所认为的「反动势力」,予以无情的抨击,以致开罪了许多自认为「儒家」们,招惹得像老鼠过街人人喊打。由于他这种「不合时宜」的论调,所写文章几乎到处遭摒。他曾告我:年来弟所写文章已无出路,台湾只「中华杂志」和「传记文学」尙偶尔一用

  • 文章徐復觀先生光彩的一生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64期  作者:曾祥鐸  出版时间:1982-07-10
    关键字: 徐复观 中国思想史 中西文化

    传统文化中之臭恶者,抉而去之,逻辑为引导,以人生社会政治问题为征,惟恐不尽;传统文化中之美善者,表而出之,亦惧有所夸饰。三十年之著作,可能有错误,而决无矫诬;常不免于一时意气之言,要其基本动心,乃涌出于感世伤时之念,此则可反躬自问,可公言之天下而无所愧怍者。然偶得摸入门径,途程尙未及千万分之一,而生命已指日可数矣。」中西文化论战由于徐先生对「言西学者」之「数典诬祖」深感愤慨,因此,在中年转入学术之后,一方面沉潜于传统文化的严肃硏究,一面又对有「数典诬祖」之嫌者

  • 文章中國和中國人

    来源期刊:《常熟鄉訊》 第4期  作者:徐鍾珮  出版时间:1990-11-01
    关键字: 中国人 谦虚 容忍 敬长 中西文化对比

    西方人心目中的中國人,是一張扁扁的臉,眼稍微向上翹,臉上永遠掛著微笑。微笑是國際語言,常帶著微笑就是常帶著親切,而我們的微笑裏,親切中還透著謙處。親切是西方人能了解的,謙虛就不太明白。而我們的日常生活裏——尤其是和外人接觸的生活裏,就處處帶著謙虛。在和外人談話時,我們把自己的人和自己的東西盡量貶値。稱自己的太太「拙荆」、「賤內」,稱自己的兒子「犬子」、「不肖」,自己更永遠是「愚」,是「鄙」。似乎一家人毫無是處。別人稱讚你的衣履什物,也必然要謙虛的反對一番...

  • 文章中山思想在中西文化会通上的典范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24卷 第4期  作者:趙玲玲 出版时间:1994-12-30
    关键字: 孙中山思想 中西文化会通 学术研究 国际瞭望 思想文化

    (本文係中山思想學術硏討會論文之一,作者趙玲玲博士係師範大學三民主義硏究所所長)

  • 文章鄕情報導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11期  作者:資料室 出版时间:1978-01-01
    关键字: 中西文化 《天人之际》 《太原保卫战》 《山西票号》

    天主敎台南敎区主敎成世光先生,孝义人。所著「天人之际」一书,以神学本位化之目标,探究中西文化之殊同,跳出西方窠臼,摆脱西方格调,而撷取其神髓,在中国文化中宏扬敎义。冶天道人道于一炉,合敬天作人在一起,熔宗敎精神于日常生活事物之中。持论平实,析理透澈,其于修身进德,裨益世道人心,大有启导之功用。深入浅出,文笔流畅,可读性甚高。开道出版社发行,已印行一一版。地址:台南市开山路一九七号,定价四十元,邮政帐号「31875」。吴文蔚先生,新绛人。勤于硏究写作,其

  • 文章騾車的速度馬車時代與騾車時代讀後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1卷 第3期  作者:喬家才 出版时间:1979-03-25
    关键字: 马车时代 骡车时代 中西文化 文化差异 交通工具

    陶希圣先生在中原文献第十卷第十一期发表了一篇「马车时代与骡车时代」,纠正某专家所说中西文化差别的错误,写出七十年前中原官道及骡车情形,是一篇很好的文章。不过骡车的速度,似不尽然。北方的情形,大致差不多,敍述了河南情形,也就等于敍述了北方各省的情形。陶先生所说的骡车,在北方通称轿车,以骡子来驾驶,也有用马驾驶的,不过比较少些。轿车专为人乘坐的,也有用骡或牛驾驶的敞车,通称大车,是载运货物的,当然也可以供人乘坐。陶先生说:「骡车一日可走三十里至四十里,中午

  • 文章中國傳統文化中之師道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8卷 第10期  作者:錢穆 出版时间:1986-10-30
    关键字: 中国传统 传统文化 自然思想 人文思想 师道 中西文化

    中華文化之傳統精神,天地君親師五字,可謂已包括淨盡。天地在自然方面,君親師在人文方面。自然與人文,兩端兼顧,一體一用。司馬遷所謂「通天人之際,明古今之變」,文化傳統大道,則無踰於此矣。自然與人文兩端兼顧先言天地自然方面。一陰一陽之謂道,天屬抽象,憑空凌虛,乃其陽面。地則具體,實際俱有,乃其陰面。此乃一切萬有大本大源之所在。有生無生,俱無以逃其外。戰國時代,陰陽家分爲金、木、水、火、土五行,此即五道。道必動,具時間性,故曰常。其相對辭則曰變。曰常曰變,陰陽...

  • 文章美西觀感

    来源期刊:《江蘇文獻》第5卷 第34期  作者:朱沛蓮  出版时间:1985-05-15
    关键字: 美国旅游 西部风光 人文风景 中西文化

    六月二十二日小女鳳栖携同外孫劉芳吾返美,余天婦業已辦妥出國觀光手續,遂於是日結伴同行,以便途中互爲照料,抵達洛杉磯後,小兒成東早與新婦陳慶瑩到機場迎接,當卽偕同至兒家小住。七月十五日小女與外孫女轉飛密西西必州,我亦因一月假期屆滿,於廿一日與老伴相偕賦歸,次日安抵國門。此次的旅遊,純爲觀光,便道探視兒媳,所以連在美西的友好,都未去訪問。因在洛杉磯時日較多,特將洛杉磯外表觀察所得,以及所發生之感想。略述如次,以供讀者及有關單位人士參考,並盼多賜敎正。華航客機...

  • 文章中華文化與中國之現代化

    来源期刊:《雲南文獻》 第34期  作者:宋炯  出版时间:2004-12-25
    关键字: 中华文化 中国现代化 中西文化比较 社会经济 文化价值

    主张打倒传统之孔孟思想,似乎有些过当,更有学者如陈序经先生批评中国文化如与西方文化相比,乃是一种「低级文化」,更令人觉得其轻浮,他主张全盘西化,极易陷入民族自卑而且缺乏实事求是的精神。二、中西文化综合比较谈到现代化,总不免想到西方文化或文明的问题,它与中华文化究竟是否全然不同,値得予以硏讨,我国的西方文化运动实起源于西方的冲击,如满清自道光开始迭受西方帝国主义现代船舰炮火之攻击,引起了满清政府一些重臣求变企图,欲仿日本明治维新,学习西方长处,因此也购买了军舰

共9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