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中国文化共返回43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孔子塑造中国文化有三个纲领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13卷 第4期  作者:鄒豹君 出版时间:1988-03-20
    关键字: 孔子 中國文化 綱領

    所雅言,诗、书;执礼,皆雅言也。)(论语·述而)。两千多年前,孔子他自己首先开创私人敎学,并建立三大纲领,以推进中国文化,他是全世界最伟大的学者。

  • 文章學貫中西 心繫桑梓當代通儒——南懷瑾先生

    来源期刊:《温州會刊》第7卷 第4期  作者:林文鈞  出版时间:1991-08-10
    关键字: 南怀瑾 中国文化 家乡建设

    走康藏,参访密宗大德,对藏传佛教各派学说,均有精深的硏究。离藏后,转赴昆明,初讲学于云南大学,后任教于四川大学,抗战胜利之后,一度回到故乡,不久即去台湾,先后受聘于文化大学、辅仁大学以及其他大学,硏究所,传学于日本、美国和中美洲诸国,数年前任美国维吉尼亚东西学院院长,兼加拿大中国文化书院院长,近年迁居香港。南怀瑾先生致力于中国文化的整理和弘扬,古人云:「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对南先生来说,无论读书或旅行,这「万卷」「万里」是早就突破了。南先生熟习经史子集

  • 文章鄉訊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61期  出版时间:1995-07-01
    关键字: 景德镇 陶瓷工艺 中国文化 突破进展

    景德鎭永恒的興旺中華電視台於民國八十年九月三十日晚間播出「元瓷與景德鎭瓷業節目」云:元代製瓷工藝,在我國陶瓷史上,有極重要的地位,此一時期,江西浮梁縣景德鎭製瓷工藝,有了新的突破,首先是製胎原料的進步,其次是中國繪畫技巧,與製瓷工藝結合,更爲成熟。最後是顏色釉的成功,而裝飾手法,則以繪畫居首,運用連續,散點,開光等方法,巧心聚蘊,融匯而精粹,無論是官窯,民窯,都別具風格,這些精純的瓷器。在景德鎭日益興旺,成爲千年瓷都美名。泱泱瓷國是中華江南的靈秀將珠山描...

  • 文章鞏義之行永銘在懷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34卷 第4期  作者:曹尚斌  出版时间:2002-10-01
    关键字: 巩义 海峡两岸 中国文化

    殷盼良久的中原文化重鎮之旅,終于在《現代時事雜誌社》謝紹愈社長暨本社藝術委員會主席李可梅及台北居仁畫會創辦人鄭翼翔教授,并經李懿道校長、靳榮生、姚民生諸委員、鍾德卿秘書等協力洽商河南省鞏義市對台辦公室、河南鑫旺集團、鞏義回郭鎮人民政府、河洛書畫社、鞏義市博物館等共同舉辦之「海峽兩岸名家書畫展」邀請留台各地書畫名家,先徵集百數十幅珍藏作品,計有李(可梅)姚(民生)靳(榮生)鄭(翼翔)鍾(德卿)(概依筆劃序次,餘數十作品略)一併郵寄到鞏義博物館,以便預作妥善...

  • 文章硯田無限情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4卷 第3期  作者:遜之 出版时间:1992-07-01
    关键字: 砚台 中国文化 书法绘画

    一、品位咱們中國人的書法與繪畫,爲舉世獨步,傲視寰宇的兩大藝術。而促其發展與宏揚之功的,則惟文具是賴,此即所謂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而其中最具影響力的,則是不太令人注意的那塊石硯。雖然硯在文房四寶中排行老么,但它卻頗具究考價値,不管它的體積,實用,乃至藝術觀點,都是身居舉足輕重的要角,引句當前最流行的時髦話,可算是位重量級的人物,所以正因它的存在,而不知道造就了多少名流高士。二、來歷顧名思義,硯者硏也,磨墨之用具也。昔日古人所用之硯,就質材而論計有陶、石...

  • 文章淺論國畫之繪畫藝術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31卷 第3期  作者:蔣家祥 出版时间:1999-07-01
    关键字: 国画艺术 中国文化 绘画艺术

    國畫是我國數千來的文化結晶,唐朝書畫評論家張彥遠敘述國畫的源流,曾說:「夫畫者,成教化,助人倫,窮神變,測幽微,與六籍同功,四時並運。」以我們今天來說。是怡情養性,提高人品道德轉移社會風氣,糾正人之錯誤,教化人心和道德,以求永久和平處事,使社會人們養成世界大同的理想觀念,間接亦能促成世界和平,它這種「真、善、美」的功能是偉大而難能可貴的。國畫與西畫,在本質上有很大的不同點,在材料,技法和內容裡,都是不相同的,西畫繪畫的特色和本質,在寫實,不但寫實,並且用...

  • 文章由中文之美談燈謎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39卷 第8期  作者:丁也白 出版时间:2007-08-10
    关键字: 中国文化 中文 灯谜

    生而有幸,幸而生在中國,讓我有充分機會來欣賞中國文字之美。首先,中文每字都只佔一個同樣大小的方塊(Block),每字只讀一個音節(Syllable),都是單音,不像外文的字型可以長短不一,讀音可能有兩個以上的音節,故在字型與讀音方面,中文都比洋文單純。其次,中文的名詞沒有少數多數之分,也沒有主格受格所有格之分,動詞不因時態而產生變化也沒有第三人稱的不同,冠詞更不會有性別區分(如德文),所有八大詞類都不會因使用的場合不同而使其本身(如字長)發生變化,除非晚近跟著外文杜...

  • 文章鳳凰來儀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2卷 第7期  作者:王爾敏 出版时间:1980-07-25
    关键字: 凤凰 民族起源 传说 图腾 中国文化

    「鳳凰來儀」一詞,出於尙書最早的篇章:皐陶謨。這是中國最古的成書流傳到後世。可知中國古代對於鳳凰的寵視。近代甲骨文的發現,證實在殷商之世有祭祀鳳鳥的記載,並把鳳鳥當做上帝的使者。其一:「于帝史鳳,二犬」另一:「甲戌,貞其寧鳳。三羊、三犬、三豕。」這種祭祀,直把鳳鳥當作天使神鳥。從這種有力旁證,顯見說文所稱:「鳳,神鳥也。」實有極古老的傳承淵源。經過近代學者嚴肅的思考硏究,使我們對於鳳鳥的認識擴大了眼界,也更增強了興趣。原來這是關係到中國古代民族成長與族羣...

  • 文章筷子春秋

    来源期刊:《阜寧人》 第13期  作者:陳麗斯  出版时间:1995-01-01
    关键字: 筷子 筷子外交 中国文化

    扩张,即生女孩,这生男生女的或然率,都是百分之五十,没有人认眞其准确性,只是在家庭中,茶余饭后,为了一个新生命来临前,加一点喜悦气氛而已。筷子在日本日本在中国唐代,派遣僧侣留学生,来中国学习大唐文化,代表中国文化的筷子,当然也传往日本,如今日本有花道,茶道,书道,剑道,棋道等,都是中国汉文化一部份,稍加改良,更益专精,因谓之「道」,这个道,是专门硏究之成果,日本受我隋唐文化的影响,在宫廷和贵族们的宴会上,使用金属筷子,吃中国式的饭菜,被认为是高格调的社交生活

  • 文章正視歷史·胸懷中國(完)——告別七十五年教學生涯的一堂課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236期  作者:錢穆  出版时间:1989-06-20
    关键字: 史学 文学 屈原 中国文化

    诸位不要认为我是硏究史学的,可以不管经学文学。没有一中国史学家可以不通经学文学。也没有一中国史学文学家,当不起中国文化大统为四民之首的士的身分的。西洋文学家就是文学家,史学家就是史学家,政治家就是政治家,此为专家之学。他们没有中国人之所谓士,所谓通儒。我在此讲学快近二十年,主要宗旨即在力矫此弊。今天趁端节来临,再发此言。如宋玉,大家知道是当年屈原的学生,但司马迁史记宋玉轮不到,却把贾生直接屈原。这种史学,不仅敍通文学,还要直究人生,品其人,乃可衡其文。论

共43条记录 1/5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