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中华民族共返回26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開閩王氏始祖畫誌

    来源期刊:《晉江雜誌》 第47期  出版时间:1981-01-01
    关键字: 轩辕黄帝 中华民族始祖 扶母投军 黄巢之乱

    黄帝轩辕氏,战蚩尤,主中原,在位一百一十载,距今四千六百七十年,为中华民族之始祖。陵庙在今之陕北桥山,每逢民族扫墓节中央政府必派大员致祭,用昭盛典。(时一九七〇年裔孙王建爵饬工绘献)⑴扶母投军唐朝到了末年,黄巢之乱,势已燎原!屠户王绪与刘行全,倡乱于寿春,聚众五百猛;继陷光州,拥兵逾万人。知固始县佐王潮及弟审邽审知诸公有才气雄名,梜之为军正,令其打前锋。当是时也,政治腐败,官逼民反。光州饥民,为了求生,结为亡命集团。又在秦宗权的攻打之下,王緖率其所

  • 文章中华民族即将迈向二十一世纪

    来源期刊:《貴州文獻》 第22期  作者:洪荒 出版时间:1997-02-01
    关键字: 时论社评 中华民族 二十一世纪

    中华文化回归。明白了这一点,我们所说的关怀大陆,所关怀的是我们血肉相连的大陆同胞,至于中共,他们若逐渐改善,放弃共产主义,迈向中华文化,我们亦愿尽力协助并乐观其成。中华文化,气量恢弘,目标远大,其所重视者,除个人、家族、社会、国家、民族外,亦决不轻忽全球人类的发展。先哲一再指示我们,中华民族努力达成的目标为:天下为公,世界大同。今天,海峡两岸的中国同胞,假定在放眼天下的认知方面,均能具有天下为公,世界大同的气度,相信一切猜忌均不难化解,而中国统一即指日可待。中国

  • 文章民系為何僅在南方發展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32卷 第1期  作者:楊達祥  出版时间:2004-01-31
    关键字: 中华民族 汉族 华夏族 南方各族优势

    民族是经历过长期历史演变后,形成的一个稳定的群体。中华民族是一个以汉民族为主体、由五十六个大小民族组成的共同体。这个既有共同特征,各民族又有自己特点的中华民族,显示了其根深枝茂,支系纵横的博大气派,体现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基本结构。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汉族以其人口占绝大多数与发达的经济和先进的文化,而居于五十六个民族中的主体地位。汉族同时也是世界上最大、历史最悠久的民族。汉族的前身是华夏族,它是夏、商、周、楚等部落为主体,融合了羌、狄、蛮、夷的一部分

  • 文章中华民族何以特别崇尚黄色

    来源期刊:《河北平津文獻》 第32期  作者:王翼薊  出版时间:2006-01-01
    关键字: 中华民族 崇尚黄色 土地 土德之色

    中华民族有崇尙黄色的传统。因为加了一个”黄“字便成了美称。在我国古老社会里,被视为正色的黄、青、白赤、黑五种颜色中,黄色最为尊贵。因此,在历朝史料小说剧曲中,常可看到黄色被视为君权神授象征色和御用色的。譬如,黄钺(用黄金为饰的斧)曾作为君王权力的象征。《尙书·牧誓》里就用”王左仗黄钺,右秉白旄以麾“来描绘武王伐纣的英武形象。黄龙,是只有帝王的服饰上才能出现的;黄袍,是只有帝王才能穿的。宋太祖赵匡胤陈桥兵变,就是演了一出”黄袍加身“的闹剧;清朝乾隆皇帝得以

  • 文章河南鄉親當自強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34卷 第4期  作者:翟平安  出版时间:2002-10-01
    关键字: 抗日战争 河南人 中华民族

    停工之日,但这些河南老乡群起要求星期六、日照样开工,他们的理由是,我们大老远跑到这里,是为了赚钱养家,分秒必争,不要浪费时间,所以不要周休两日。这就是力争上游,知耻愤发的河南乡亲。第二,河南人被歧视的第二个原因是河南人「土」河南地处中原,在中华民族历史上开发最早,历代王朝兴替武力征战,社会变革,河南总是在旋涡的中心,各民族各地区的人,你来我往,河南是汇聚之地,就这样来往不断的冲击,河南融汇了各地区不同的文化,也养成了河南人兼容并蓄,中庸宽宏及坚忍的个性,对外

  • 文章中華聖母——女媧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70期  作者:辛中南 出版时间:2007-07-01
    关键字: 女娲 中华民族之母 民间传说 历史考证

    女娲乃华夏始祖——中华民族之母。在人类社会进化中,她和其兄伏羲为繁衍人类,使人类能生存下去,在中华大地上有过许多建树,曾经留下了不少神奇的神话故事。例如炼石补天、捏土造人、制订婚礼、创作笙簧等等。据文献记载和专家考证:女娲果真有其人、其事,女娲是人不是神。她有超人的非凡业绩,对人类作出了重大的贡献。由于她功德无量,后世尊崇她、歌颂她,把她的真实形象渐渐地神化起来,即成为神,人们才赋予她民间神话传说。本文从搜集的大量史料和现存遗迹、碑文中,阐述远古时期女娲

  • 文章中國人的模式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15期  作者:范日欣 出版时间:1978-12-01
    关键字: 中华民族 历经劫难 精神品质 战胜逆境

    中华民族定一个具有凌霜雪而弥劲、愈挫愈奋、愈战愈强、愈冷愈开花的梅花精神的伟大民族,致能雄踞东亚,历时五千年,生生不息,繁衍连绵,始终屹立于天地之间,而巍然峨然,历久弥新,万古长靑!凡是经历过对日八年抗战伟大时代的人,都无不认为,中华民族为抵御外侮、不畏强梁、前仆后继、犠牲奋鬪的伟大精神和浩然正气,在那个时代里,已毫不保留地发挥得淋漓尽致。当此时也,日寇挟其二百万久经训练、装备精良的大军,倾巢来犯,冀三月亡我中国,称雄东亚。而我全国同胞,面临生死荣辱

  • 文章喜遊中華世紀壇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47卷 第8期  作者:李定楹 出版时间:2015-08-10
    关键字: 中华世纪坛 建筑设计 余立 中华民族

    建筑面积三·五万平方米。它承载着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灿烂文明历史,铭刻着中华民族在新世纪实现伟大复兴的坚定信念,它像一首凝固的强音符,穿越千百年时空隧道,似黄钟大吕向世人发出震撼心灵的巨响。它是我国为迎接新世纪和新千年,而建造的唯一的标志性、纪念性建筑物。那天,我们携手从雄伟庄严的天安门广场出发,沿着宽阔的长安街向西,当走过军事博物馆后,中华世纪坛恢宏的气势,宽阔的场景,足以让人惊讶得屏住呼吸的壮观形象就映入眼帘。那耸立在最北端的巨大坛体,以及坛体正中那根银光闪闪

  • 文章葉明勳:不偏不私 國家爲重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402期  出版时间:2002-04-15
    关键字: 工作态度 “中华民国” 中华民族

    一条什么样的路?叶明勋说,就是客观、公正、不偏、不私,一切以百姓权益、自由民主、国家前途为重,遇到任何重大问题和事件,都能把握住分寸,不会为一党一私而走偏。争取新闻自由时如是,处理民进党的民主运动也如是。余先生在新闻立论及编采都全神贯注、全力以赴,亲自主持主笔会议。叶明勋说,一、两年前有一天,余先生在报馆内的住家里,半夜起身,回到编辑部,把付印中的社论文章的「中华民国」,改为「中华民族」。叶明勋说,正是这种公正和超然,以及一切为国家社会的精神和作为,使两岸

  • 文章端午中华民族的文化载体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42卷 第6期  作者:金建楷 出版时间:2010-06-10
    关键字: 端午节 中华民族 文化载体 风俗

    这一天作为祭龙的日子,举行图腾祭祀活动,这是为了「纪念中华民族发祥和文化肇源的象征—『龙』及『龙人』的杰出代表」(闻一多语),屈原是「龙人的杰出代表」,当然重列其中……㈠端午是「祭龙的日子」龙是什么?龙是天上的飞鸟,龙是地上的走兽,龙是水中的游鱼。龙飞在天,龙行于地,龙游于渊,均得其所。龙是一种形象,是一种真善美的相统一的完美的形象;龙是一种意象,是一种「人神同构」的神奇意象;龙是一种象征,是一种中华民族发祥和文化肇源的象征。一九九〇年河南濮阳发现一条用蚌壳

共26条记录 1/3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