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故乡风貌共返回128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故郷召陵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8卷 第6期  作者:陳永昌 出版时间:1976-06-25
    关键字: 召陵 乡土回忆 故乡风貌

    讀中原文獻第八卷第一期王更生老師所寫「五經無雙許叔重」一文,提到召陵二字,我願在此把現在的召陵略說一、二,以供同鄕們對召陵有進一步的瞭解。召陵現在屬於河南省郾城縣之一鄕,在春秋時代卽有召陵此一地名,召陵在經典中可考者是在左傳中「齊桓公伐楚盟屈完」一篇中,「楚子使屈浣如師,師退次於召陵」句,此篇在東萊博議中,篇目爲「齊伐楚」僅議齊桓公伐楚之不是,同是一囘事,東萊博議中未提到召陵,但齊楚二師訂盟之後,楚師次於召陵則是事實,可見召陵此一地名由來久矣。現在的召陵...

  • 文章家鄕親 故鄉情

    来源期刊:《鄢陵雜誌》 第21期  作者:黃念豫 出版时间:2009-01-01
    关键字: 鄢陵 思亲 回乡 故乡风貌

    我父親過世前,每逢過年總是興奮地,反覆回憶敘說老家過年熱鬧情景!當時我們只能跟著他神遊想像!如今再也聽不到他哄亮的聲音,失落感不禁油然而生!爲遵守與他的承諾,我們開始了尋根之旅,深入認識了解『鄢陵』!從新鄭機場到『鄢陵』,『許昌』是必經之地,它是三國時代曹操大本營,也是『鄢陵』的大門,熱鬧但不繁華。中型的百貨及飯店是當地的消費水準!胖東來百貨,獨家壟斷這裡百貨業!『許昌』近郊有座全國最大假髮工廠,產品外銷世界各地!往『鄢陵』途中,道路平坦寬廣,兩旁都是苗...

  • 文章第二次郾城——漯河探親往返略記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3卷 第1期  作者:陳永昌 出版时间:1991-01-01
    关键字: 返乡 探亲 漯河 故乡风貌

    壹、前言:自從三十八年(公元一九四九年)來台後,海峽兩岸,人與人之間,父子、夫婦、兄弟、朋友,消息斷絶,音訊不通,我們在這四十年不算短的時間內,望穿秋水,哭乾眼淚,不知道有多少佳偶魂斷夢迴?在歷史上來説,這是中國人最不幸的遭遇,也是最慘苦的浩劫。自從開放大陸探親以來,去大陸探親者,扶老攜幼,成羣結隊,往大陸擠進,其目的是要看家人還都有誰在。貳、探親經過:一、探親往返情形及見聞:這是第二次探親,第一次探親是七十七年三月二十八日去,四月二十日回來。第二次探親...

  • 文章我的鄕愁不曾休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47卷 第8期  作者:榮耀 出版时间:2015-08-10
    关键字: 乡愁 故乡风貌 故乡发展 返乡

    我出生在浙南山區的一個小鄉村,父親是個啞吧的殘疾人,是母親主導下把我養大成人。由於村莊是處在甌江支流小溪旁,以U字形繞村而過,形似帶子,古人就取名毛垟為帶溪村。其村子不大,只有上百戶人家,一直來都是鄉政府所在地,村上有所辦了上百年的小學,我當年上學時,學校就辦在毛氏宗祠裡,面積不大,用板隔起來,一、二、三、五、六年級都有一個教室,我就在這裡高小畢業的,升初中時,統考成績還可以,也就被錄取了。進縣城讀了三年,初中畢業,時年十八歲,我就是當地村裡文化程度最高...

  • 文章金門的古井

    来源期刊:《福建雜誌》 第18期  作者:全成  出版时间:1985-05-01
    关键字: 古井 文化传统 故乡风貌

    記得小時候最喜歡提著綁了繩索的鐵皮水桶,邁著顫巍巍的步伐走到井邊,然後將水桶往井裡一拋,聽得「嘭」的一聲,我便趴在井緣邊,探頭瞧看那深邃黝黑的井底濺起的細白水花,也看著水桶慢慢的往下沈,和那一圈圈盪漾著波光的水紋向外擴散,而後消失。在我的童年中,古井那不可測的深邃,以及一圈圈漩渦般的波紋,總帶給我一種虛渺似夢境般的神秘感覺。如今在台灣想找個古井緬懷一下孩童時代久遠的記憶,似乎已是不容易了。一口口的古井從地面上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埋藏地表底下迂廻延伸的自來水...

  • 文章自殘——千里艱難談探親

    来源期刊:《湖北文献》 第150期  作者:張過 出版时间:2004-01-10
    关键字: 湖北蕲春 故乡风貌 民族融合

    堯時封於大彭,至殷末已七百六十七歲而不衰,王以爲大夫,或云即老子也。

  • 文章探親行:故居傷懷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19卷 第2期  作者:張至礽 出版时间:1993-09-20
    关键字: 返乡探亲 故乡风貌 诗歌

    雜草破門收,亂籐永巷幽,蛛網結殘夢,愁緖載滿舟,觸目傷心處,淚灑故人居,不堪幼時貌,未卜晚年秋。

  • 文章還鄕記(上)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48期  作者:潘柱材 出版时间:1990-04-10
    关键字: 大陆探亲 故乡风貌 亲人团聚

    戍鼓斷人行,邊秋一雁聲,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鄕明,有弟皆分散,無家問死生,寄書長不達,況乃未休兵。——杜甫少小離家老大回,鄕音無改鬢毛推,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賀知章

  • 文章離鄉週甲憶慈親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26卷 第2期  作者:百秀  出版时间:1996-06-30
    关键字: 人物回忆 思乡 故乡风貌

    我的故鄕廣東五華黃龍鄕,位在粤東韓江上游、梅江支流岐江中段。岐江上源的亞頂山,是韓江與東江的分水嶺,韓愈「雪擁藍關馬不前」的藍關,便在阿頂山上(一說詩中的「藍關」在陝西)西出藍關,過了阿頂山便是龍川境,所以該山也是五華龍川兩縣交界山。五華縣原屬龍川轄地,漢時南越王趙佗,行獵至五華山下,適逢冊封他的漢使,他為示隆重,特築一台來受詔,名為越王台,即在今五華舊縣城的紫金山下,五華在北宋神宗熙寧四年建縣,縣名長樂,民國三年國家調整縣名,因它與福建湖北兩省的長樂縣...

  • 文章故土童年近咫尺

    来源期刊:《棗陽文獻》 第28期  作者:衛光立 出版时间:2011-02-01
    关键字: 湖河镇 童年往事 故乡风貌

    空曠寂寥的棗陽北鄉,呈南北走向的黃土崗,高低不平的匍匐在大地上,像海面上綿延不斷的波濤,此起彼伏,一浪接著一浪。湖河鎮,一座鑲嵌在省界線上的彈丸小鎮。小鎮雖小,卻也小有名氣。民國年間及其以前,一條橫貫東西的街道中線,把此鎮一分為二,北屬河南省的唐河縣,南屬湖北省的棗陽縣。街道西盡頭,有一座戲樓,中軸線即為兩省界線。真可謂一臺戲文兩省看,一陣鑼鼓聽兩省。那年月,吸大烟的,來賭的,敢把場子支在街中央。南邊衙門的人來了,把賭桌往北徹;北邊官府的人來了,把烟榻向...

共128条记录 1/13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