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儒家共返回46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是非分明·羣而不黨的余家菊先生

    来源期刊:《湖北文献》 第75期  作者:陳克誡  出版时间:1985-04-10
    关键字: 余家菊 教育 儒家

    见诸实行的。即在今日,仍然是非常重要的理想。这应当是余先生对国家的重大贡献之一,也是余先生生前觉得可以自应的一端。以儒家思想扬孔门哲学余先生自己承认,他早年提出的敎育原理,是含有孔门思想的(见:孔子敎育学说),亦即是儒家的思想。他认为所谓儒家思想,主要就是仁学。「仁是一种心意活动、仁的心意,是眞挚的心意,亦即眞挚的实践心意。心意须正直无私,以敬存心,以恕待人;不计私利,顚沛造次,不违于仁,含有爱的活动。」因此,余先生除有「仁者无敌」的专注外,并曾出版,「复兴

  • 文章顓孫子張評傳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0卷 第7期  作者:張金鑑 出版时间:1978-07-25
    关键字: 颛孙师 儒家思想 中庸之道

    顓孫師字子張,春秋時代陳國人,故里在陽城,今河南汝南縣,生於西元前五〇三年,卒於西元前四四六年(魯悼公二十一年),享年五十七歲,子張先曾子去世,禮記檀弓篇載:『子張死,曾子有母之喪,齊衰服而往哭之。』少孔子四十八歲。孔子卒時子張才二十五歲,爲孔門弟子中之年靑者,但學行優異,乃七十二賢之一,堪稱仲尼高弟。茲就典籍記載加以整理,分就子張的學術地位,人格表現,恢宏器量及所受師敎,評述如左:一、子張的學術地位顓孫子張少卜子夏四歲,少言子游(名偃)三歲。三人年紀相...

  • 文章黃國璋鄉長八五壽頌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34卷 第3期  作者:若佛 出版时间:2002-07-01
    关键字: 范蠡 儒家经典 理财

    在我辈幼小的记忆里,中原伊洛地区,每逢过年,家家户户都贴对联,一般农家多是「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福满门」或「福禄寿三星拱照,天地人一体同春」等吉祥话。街市上作生意的门联,则有所不同,印象最深刻的有:「生涯不让陶朱富,货殖何妨子贡贤。」「洪范九畴先言利,大学十章终理财。」前一联所提的陶朱公就是范蠡,子贡是孔子的高徒,名端木赐。巧的是他们两位被商业界推崇的典型,都是我们河南同乡,足证中原地区自古就有经营方面的大贤。后一联则说明儒家的传世经典(四书五经

  • 文章吳寬列傳

    来源期刊:《東安文獻》 第5期  作者:吳齊義 出版时间:1991-01-01
    关键字: 吴宽 遗像 东宫讲学 儒家思想

    明初,我吳氏第一代先祖萬一公從邵陵遷至東安三水鄉定居,傳至第四代祖吳寬公,苦讀有成,上京廷試首魁及第,矗動鄉里,族譜記載頗詳。公中狀元後,半生列班朝廷,講學東宮。後逝世任所,皇恩諭旨葬紫禁山,經吳氏子孫上表力辭,終獲准歸葬故土東安。每年清明節祭祀,吳氏子孫均參與盛典。公之墳墓及畫像、家譜等均保存於家祠中,完整無損。此次齊義返鄕,特將資料蒐集帶來台灣,敬請補入「東安縣誌」內。吳齊義敬書

  • 文章「華僑是革命之母」與海洋式儒商文化(中)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36卷 第3期  作者:麥瑞台  出版时间:2008-07-31
    关键字: 台商 华侨 儒商 儒家思想

    中医药产业是最佳选择。国父孙中山先生曾说,中国在亚洲强大了数千年都不曾建立殖民地去灭人国家,西方霸道东来数十年却发动丑陋的鸦片战争等侵略战争。如今以科技优势而大行其全球化以图其永续独占;王道的中国独强于落后的亚洲数千年,不走掠夺、征服之行径却在济弱扶倾,仍坚持采取国际的经济合作。顶多是半强制半怀柔的「朝贡」式经贸交流。依循传统儒家思想的「厚往薄来」、「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与「华夏则华夏之,夷狄则夷狄之」观点,皆以文化融合观对待周边国家,如明朝

  • 文章有志有識有恆

    来源期刊:《福建雜誌》 第23期  作者:石永貴 出版时间:1986-03-01
    关键字: 曾国藩 思想文化 品德 儒家思想

    我完成了全部十三项德行。因为先有了一种德行以后,也许能使获得另外的德行容易得多。」「一个人德行的实践,无论一项、两项或多项,其过程是艰辛的,而由其始成为习惯,自有其强迫性,这一过程,叫做修行也好,称为苦行也好,在人格形成与品德锻炼的历程中,是极高极强的功夫。」富兰克林是如此,曾国藩也是如此。中国儒家的成功术,讲究的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大道,也就是由自己做起,推而广之,也推而大之。曾国藩的事功,富兰克林的不朽,不只是中美二大民族,就是人类历史中,也是极难见

  • 文章從孔子夢見周公説起

    来源期刊:《西北雜誌》 第1期  作者:郭學禮  出版时间:1985-01-01
    关键字: 孔子 周公 政治哲学 周代制度 儒家思想

    孔子與周公的生存年代相去甚遠,因此論語中所說孔子之夢見周公當然不是夢見周公的「音容宛在」,而是因爲仰慕周公的道德人格和他對我國文化的偉大貢獻而表示其由衷的嚮往之情。公(因封周公),是文王十個兒子中的第四子,文王在世之日,他即已表現了忠孝仁勇的美德而得朝野的敬重。文王旣歿,他輔佐武王(文王的第三子)、經過十年的生聚敎訓,率戎車三百,虎賁三千,甲兵四萬五千,與紂王七十萬大軍戰於牧野(今河南淇縣)敗之。於是武王即天子位於鎬京(今陝西長安。時爲西曆紀元前一一一一...

  • 文章温州实业家的儒家精神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2卷 第2期  作者:蔡似靜  出版时间:1986-05-15
    关键字: 儒家精神 余英时 实业家

    ㈠从余英时先生一场演讲说起去年在新竹淸华大学第一讲堂,听了—场余英时先生所作「儒家思想与商人精神」演讲,这一场近两小时的演讲,引证古书极博,其第一段内容是谈禅宗与道敎的经济伦理,禅宗原是习止观静坐的,但到了八九世纪,却动起来了,要求动静相配,无怪乎禅宗丛林的工商活动很盛,像今人熟悉的搭会、拍卖,都是从禅宗发展出来。北宋时代也有许多大寺庙是手工业中心,史学家陈援庵在「明季愼黔佛敎考」中,更指出十七、十八世纪云南、贵州一带的恳植,与禅僧有密切关系,这些现象

  • 文章鄉情醇厚成追憶 敬悼蘭森哥辭世週年

    来源期刊:《温州會刊》第8卷 第2期  作者:蔡秉寧 出版时间:1992-04-01
    关键字: 儒家 商人 公益 道德 奖学金

    的乐善好施,更是加紧步履,从儒家仁爱跨进佛家大慈大悲,长期资助花莲慈济功德会,伉俪双双获聘为名誉董事,并创办财团法人冯兰森社会福利事业基金会,从事教育、慈善、奖助学金等公益福利义举善行。获得政府表扬,他一心企求国泰民安,人人福慧、社会祥和,使我想到他对同乡和社会的贡献,良贾何逊于鸿儒。兰森哥去年三月二十九日在证严法师亲莅慈光照拂后,安祥毫无痛苦离我们而去,音容宛在,人天永隔,缅怀典型,使我们无限思慕与悼伤。他所散布的慈光和热爱,温暖乡园,照耀慈济家族,感念畴昔

  • 文章博野大儒顏習齋先生之力行哲學與文武合一思想。

    来源期刊:《河北平津文獻》第1卷 第3期  作者:魏汝霖 出版时间:1972-02-15
    关键字: 颜元 儒家思想 哲学 文武合一

    一、引言中国学术以儒家为中心,儒家精神乃「文武合一」,以「笃行」为要务,此则儒家经传,可得而征知。清初有颜习斋者,儒学大师也,一般讲学术史的人,把他列为清初五大师之一,可见他在学术上的地位,早被重视了,总统近年批阅「清儒学案」一书,特别推重颜习斋先生。(五十六年张其昀先生在国防硏究院同学会祝总统寿晚会上讲)因为王阳明先生认为「不行、只是不知。」习斋先生则认为「不知、只是不行。」他这种「力行」精神,实较阳明先生更进一步。先秦之世,我国学术思想,本极发达,但

共46条记录 1/5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