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麻将共返回23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氣煞孔子

    来源期刊:《晉江雜誌》 第3期  作者:吳緜衞 出版时间:1975-04-01
    关键字: 孔子 麻将 颜回

    麻将一门,据闻为一位德国海员所创,流入中国已有二三百载,在满淸中叶乃普遍广传,目前在台湾更见风行。其实,远在两千多年前,我国已有麻将面世,不信听我道来。颜子渊(颜囘),春秋鲁国人,孔子弟子。某日,集群贤大打麻将,因有一局「三喜」满胡,其中东南方开降,西方碰出,北方坆三,单吊红中,赌至半局,因久吊不见红中而改吊见一九筒,红中打出后,对门及上面各跟打红中,此时轮到颜囘摸牌,竟亦摸来红中,最后,终被散局。颜囘在痛惜之余,趋见孔子,将经过道出,孔子一闻之下,拍案

  • 文章麻将与扑克】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8卷 第6期  作者:張成芳  出版时间:1992-12-01
    关键字: 休闲 娱乐 麻将 扑克

    闲来无事打麻将,国事家事管他娘」!这是民初某诗人之杰作。打麻将不一定是赌博,如作用人择交之参考,未尝不可。因为打牌、飮酒俱见眞情。赌能观品,酒能观性。所谓:天生万物,唯人最灵,喜怒哀乐,其色皆流露于颜面。脏腑各有其主,给人不自觉而已。确否?姑妄言之。可是麻将,是「国赌」,乃是不争之论。我想凡是中国人,一生未曾摸过「洞」「万」「索」者,似乎不多。有人说打麻将,讲求得是赌刁,不赌赖,赌精,不赌诈。东、南、西、北四家,各自为政。程度不齐,用心不一,钩心斗角

  • 文章談易經與麻雀牌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27期  作者:周行 出版时间:1967-06-01
    关键字: 易经 麻雀牌 麻将 易经卦象 麻将推算

    易經不但是探討宇宙造化萬有現象的原理,並是世界最古的一部經書,似有先古文明遺留的跡象,亦是我中華民族文化思想的起源。如我民族風俗生活習慣、家族組織、倫理的確立,政治軍事的明經、祭天祀祖之大典以及書契造字等等,無不導源於易。這亦是我先祖古聖哲宗智慧經驗累積的結晶,亦可謂是我民族文化無價的遺產也。麻雀、小鳥也。故雀字以「小隹」而成,其視聽力廣而遠,其鳴聲嘰喳,性善連繫而好羣。如僅二隻必雌雄成對,曰「麻雀頭」,率衆而和羣。麻雀牌原爲全竹質製品,後連牛骨或象牙製...

  • 文章闲话麻将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18卷 第4期  作者:張永壩  出版时间:2002-08-01
    关键字: 麻将 马吊牌 纸牌游戏

    麻将,亦叫麻将牌,也称马将牌、麻雀牌,简称雀牌。是源于我国,国际流行的博戏。麻将牌分万、索、筒三门,每门自一至九,各四张,另加中、发、白、东、南、西、北各四张,共一三六张。后又增加梅、兰、竹、菊,琴、棋、书、画,春、夏、秋、东等花牌,故又叫花麻将。四人同玩,每人十三张,以先合成四组另一对牌者为胜。麻将始于清代,由马吊牌演变而成。杜亚泉《博史》:「马将牌始于何时,不能确定,但当较默和牌略后。默和牌始于明之末造,则马将牌之改作当在明亡之后矣。相传谓马将牌先

  • 文章漫談寧波挖花調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208期  作者:駱駝橋人 出版时间:1985-11-01
    关键字: 麻将 扑克牌 挖花调 乡俗

    赌博虽被嫌是劳神伤财,缘人总有投机心,存念:「说不定运气好捞它一票」这种想法的人遍处皆有;于是自古就禁且禁,赌自赌;无法禁绝。有些国家及地区索兴准许人民领照公开聚赌抽头,各寻其利。而赌具更亦五花八门俯取即能为赌。如利用小石子、火柴棒、伸指、握拳皆可决输赢;如预测气象变化啦;比赛吃喝啦、竞马、跑狗、赛鸽啦;捉昆虫或驱使禽畜相互鬪咬论胜负啦等等,不一而足;更且有下赌注在选擧当选与否之博,眞乃叹为观止!雅赌,应有精致赌具,中国人的麻将(或说麻雀)牌,就首该推崇

  • 文章新春談牌局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188期  作者:林德覲 出版时间:1984-03-01
    关键字: 家乡娱乐 牌局 麻将文化

    甲子新岁,寳岛一片升平,提起笔来想写些趣味性的文章,以娱鄕友读者,我斗胆拟了上述的题目。首先得通过张老编的法眼,让他同意我并没有在同鄕刊物上诲赌,次则想博得不擅此道的鄕友们一粲。虽不登大雅,要亦为新年新岁应景也。牌局之牌乃指麻将牌,据说此国粹乃宁波人所发明的,其典虽不可考,但观乎牌中之结构名称,诸如东南西北风,中发白以至筒索万,似乎在在均和航海捕鱼的人「口头禅」相关,若与吾甬前人以渔捞为大业来印证,此说大有可能。姑不论其出处,且谈其「性」。世上可供赌博

  • 文章答旅美老鄉徵馬將唱詞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11卷 第4期  作者:邵詩譚  出版时间:1989-12-01
    关键字: 麻将唱词 全部唱词补录

    談到馬將牌詞,我也會唱。但是唱不全。一般人在打牌時遇到不會唱的,就用「我不要」,「你去掏」。(例如「三筒」不會唱,就說「三筒我不要」。下家抓個「八筒」也不會唱,而且用不着,打出去說:「八筒你去掏」。這樣,牌桌上所唱的多半是「我不要」,「你去掏」。)唱膩了,反而覺得刺耳。玆將全部唱詞添補如下:(一筒)「一個筒兒糕—舊有」。(二筒)「前娘留下眼睛泡—舊有」。(三筒)「三星斜掛小樓梢—新添」。(四筒)「四方桌,馬將敲—新添」。(五筒)「五朶梅花水上漂—舊有」。...

  • 文章从宁波的「麻将起源地陈列馆」谈起——麻将史话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467期  作者:潛龍編輯 出版时间:2008-02-10
    关键字: 麻将地原地陈列馆 麻将史话 航业发展 地方风俗

    一、前言「中药、京剧、麻将」曾被毛泽东誉为中国三大国粹,在当今中国许多传统文化已逐渐消灭和退化,但饮食文化和麻将郤呈日新月异之风貌,特别是麻将文化,席卷了大江南北,乃致世界各地,除华人以外颇多欧、美、日等国人仕均热衷此一嗜好,占领他们时间和生活的空间,尤其是银发族更视为休闲健身之不二法门。麻将之出现仍是迎合时代之演变逐步形成,它是我国人民在长期的社会活动中,顺势总合而出来的产物,符合中国人文化品味生活习性的一种大众化的游戏,正因为它的大众性,才成为

  • 文章妙文逗趣

    来源期刊:《甘肅文獻》 第54、55期  出版时间:2000-01-01
    关键字: 灭鼠公司 祭鼠文 麻将守则 麻将 辞职文 趣文选集

    倾,呜呼哀哉!尙飨!麻将经—附麻将十二手则且夫有天地而必有人类,有人类而必有国家,有国家而必有文化,有文化而必有康乐,如有康乐而独无麻将,斯可乎?其历史也悠久,其变化也无穷,包罗高深巧妙之技术,深蕴生克盛衰之哲理,国人习之,百玩不厌,外人效之,乐趣无穷,每当深宵,麾战于方城,时属三更,始散于斗室,一夜间何止千场,参加者动逾万人,囊金输尽,兴尽而归,解衣酣睡,漪矣盛哉,叹观止矣!麻将手则一、按时赴约,不得有迟到早退之行为。二、圈数固定,不得有缩短延长之行

  • 文章袖裡乾坤大 局中日月長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395期  作者:李立中 文 姜仁康攝影 出版时间:2002-02-10
    关键字: 生活娱乐 竞技体育 叶子戏 麻将博物馆

    不涉足吃喝嫖赌,是老成人劝戒子弟的口头禅,而将搓麻将也怨列赌家之中。其实麻将本为高尙娱乐,故与扑克均列入竞技体育内容之一,四圈卫生麻将已道出其健身益脑之精髓,但多了确有伤身心,玩家切记。经考订,麻将牌源于叶子戏,在唐代已盛行,在现今北方农村仍盛行用纸制成长条纸牌,而演化成今日之麻将牌,当归功于清同治三年(公元一八六四年)的宁波人陈雪门,是他将纸牌改制为骨牌,完善了打牌规则,从而流行于宁波,发行光大至今遍及世界各角,仅在日本,麻将爱好者,就达三千万人,东京

共23条记录 1/3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