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高等教育共返回13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高等教育系列介紹之三温州師範學院概況

    来源期刊:《温州會刊》第7卷 第4期  出版时间:1991-08-10
    关键字: 高等教育 温州师范学院 师资

    溫州師範學院位于沿海開放城市溫州。原址座落在市内風景秀麗的九山湖畔。爲適應溫州地區教育事業的發展,一九八四年經浙江省政府批准易地新建。新校址在該市新文教區學院路,規劃用地二六〇畝,校舍總建築面積六萬餘平方米,遷建工程被列爲省「七五計劃」重點項目」。現已建成物理、數學、化學、生物四幢教學樓和學生食堂、部分學生宿舍、部分教工住宅等附屬設施。一九八八年開始,理科四個系先後遷入新校舍。目前,主體工程文科大樓已破土動工,新校園的建設正在加速進行,計劃於一九九三年完...

  • 文章無錫敎育槪況(三)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93期  作者:言卓君  出版时间:1977-07-20
    关键字: 师范 高等教育 辛柏森 华永年

    六、師範敎育縣立鄕村師範,爲抗戰勝利後所創立,設校於梅村。省立洛社鄕村師範,抗戰前爲四年制,勝利復員後爲六年制,校長潘塵先生因戰後師資缺乏,特增設簡易師範科,以濟急需,收效甚宏。省立無錫師範,前爲省立第三師範,首任校長爲邑人敎育家顧述之先生,抗戰前陳綸先生爲校長,該校爲吾邑造就敎育人材不少,如曾任無錫敎育局長之薛溱舲先生、陸仁壽先生、縣督學宋泳蓀先生、辛曾輝先生、沈顯之先生等均係三師畢業。七、高等敎育省立敎育學院,設於社橋頭,創辦人兼院長高踐四先生爲吾邑...

  • 文章浙江省战时的高等教育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13卷 第2期  作者:阮毅成 出版时间:1981-02-06
    关键字: 浙江省 抗战时期 高等教育 浙江大学 郑晓沧

    ㈠許紹棣創英士大學民國十三年秋,浙江省督軍盧永祥與江蘇省督軍齊燮元,因爭奪地盤,將構兵,先君以杭州欠安定,乃率眷避居上海公共租界,賃卡德路祥瑞里一屋以居,此乃上海所謂弄堂房子,建築至爲簡陋。時二表兄何恭彥(本壽)甫自上海復旦大學畢業,常來訪,某日談及其同學許紹棣兄,浙人,幼孤貧,刻苦好學,先君素喜奬掖後進,乃囑何介許來我家,爲家庭敎師,月致大洋二十元。紹棣兄無間風雨,準時進退,先君每與談,盛讚其德。我時方考入中國公學大學部一年級,因吳淞已劃入戰區,學校乃...

  • 文章「浙江省战时高等教育」补述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13卷 第5期  出版时间:1981-05-06
    关键字: 浙江省 战时高等教育 办学历史

    毅成先生史席:在二月份浙江月刊,拜讀大著「浙江省戰時的高等敎育」一文,極洋洋大觀之記載,至爲欽佩!惟誦至㈡內:有謂「浙江省自公立法政學校,於民國十六年起停辦,與省內法政敎育已中斷了十六年」。曁文㈢內,有謂「……民國十六年春浙江臨時省政府決議;改爲訓政人員養成所,派樓佩蘭(桐孫)兄任所長。迨正式省政府成立,又決議:仍改囘爲法專,亦仍由樓任校長。但辦至原有各級學生畢業爲止,不再招收新生。秋、樓辭,改以姜次烈(紹謨)兄任校長」。等語;不可謂爲不詳,惟就弟所稔,...

  • 文章憶海州最高學府及師長們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9卷 第1期  作者:永昭  出版时间:1987-03-01
    关键字: 海州师范学校 人物回忆 高等教育

    民國以來海州沒有大專學校,高中及高師、即被目爲最高學府。抗戰前之東海師範,簡稱海師,曾有輝煌成就,確具學府聲譽。東海師範學校原爲省十一中學及省第八師範兩校,在北伐統一後,合併而成。第八師範由板浦陶公祠(爲紀念陶澍所建)遷來海州。先略述十一中沿革於次:民國六年冬,省派革命元勳豐縣丁蔚若先生(字蔭東)來海州招生一班籌設成立,故該校第一班爲春季始叢,次年夏招生方爲秋季始業,十一中初成立時,以校址無著,權借東海城外西南郊白虎山下之丁宅,次年方遷城內「考棚」(石室...

  • 文章从九五同学会谈敌伪时期高等教育(二)

    来源期刊:《東北文獻》第11卷 第1期  作者:王良  出版时间:1980-08-01
    关键字: 高等教育 伪国立大学 特别教育 私立大学 抗日战争时期

    年:二八名。7.关内就读之学生人数(三十三年一月一日统计)⑴大学、专科在学:五五二名⑵中等学校在学:七六八名合计一、三二〇名注:伪满时期东北地区的学生在关内就读者,均视同留学生。在东北地区日本大学(南满医大、旅顺工大)就读者,也以留学生视之。戊、日本在东北地区高等教育1.南满医科大学—沈阳其前身为民国元年四月所设立的南满医学堂,伪满时期(民国三十年)计有本科男生二八六名,女生三名,预科男生二七八名。附属药学专门部,三年毕业,计有男生一〇九名,女生一名2.旅顺

  • 文章百泉憶往(上)蘇門山上綠樹紅牆百泉湖中碧波清流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1卷 第7期  作者:徐哲甫 出版时间:1979-07-25
    关键字: 苏门山 李振云 高等教育 教育事业 往事回忆

    河南省立百泉鄕村師範由河南省立民衆師範院改制成立,迄已四十九年,且兩校均爲汝南李振雲(崇武)先生所創建,始終由他擔任校長,爲國育才,厥功甚偉。明(六十九)年陰曆正月二十五日適逢李校長八秩榮慶,在台校友爲了崇功報德,準備編印一本河南省立百泉鄕師建校五十年紀念專册,藉爲李校長祝嘏,並將編務委之於余。茲於訪求徵文之暇,也來寫點將近五十年前的往事,信筆瑣記,俱出童心,其中所云亦僅當年學校生活點滴,至於百泉鄕師的校史、學制、課業、校風,以及對於河南敎育方面的影響,...

  • 文章从九五同学会谈敌伪时期的高等教育

    来源期刊:《東北文獻》第10卷 第4期  作者:王良 出版时间:1980-05-01
    关键字: 九五同学会 敌伪时期 高等教育 “九一八”事变 东北地区

    经费十分之九由辽宁省、十分之一由黑龙江省负担。大学部为预科二年,本科三年或四年。专修科为预科一年、本科三年。分设文、法、理、工四科(学院),科称学长(院长),后又增设师范部。首任校长王永江(泯源),以省长兼任。到十六年十一月,由省长刘尙淸(海权)兼任。自十七年八月以后至民国二十五年,由东北边防军司令长官张学良(汉卿)兼任,并于民国十七年各科系均招收女生。九一八事变后迁往北平授课。2.东北交通大学(锦州交通大学)—公立民国十八年创办,校址在锦州,故亦称锦州

  • 文章林森同鄉盛大集會陳孝威楊華祺返國受到歡迎

    来源期刊:《闽聲》 第28期  出版时间:1968-12-15
    关键字: 林森县同乡会 高等教育 生平事迹 名誉理事长 高拜石

    林理事長推許陳氏當年「名之不揚,友之過也。」名言,以與諸鄕長共勉。【本刊訊】台北市林森縣同鄕會於十一月卅日下午六時卅分假漢中街光復大陸設計會聯誼室開會歡迎名譽副理事長陳孝威伉儷及楊華祺同鄕回國。出席該會鄧名譽理事長,林理事長暨名譽理事,理監事;方振古、陳子良、陳祺官、鄭紹遠、陳開珊、鄭季芳、林慶棠、林希岳、林震東、林榮、陳思永、嚴靈峯、卓高煊、林家樞、王觀洲、柯啓煜、郭華榮、高拜石、鄭拯人、宋兆揚等廿餘人,首由理事長林崇墉致歡迎辭,繼由鄧芝老講話,最後由...

  • 文章給故鄉得奬學生的一封信

    来源期刊:《浦東》 69、70  出版时间:1992-09-30
    关键字: 同乡会 故乡子弟奖学金 经济开发区 高等教育 信件

    親愛的同學:恭喜你金榜題名,也恭喜你膺選受贈台北市浦東同鄕會故鄕子弟奬學金。台北市浦東同鄕會是旅台浦東同鄕的聯誼組織,成立迄今已三十多年,現有會員千餘人。以增進同鄕福利,連繫同鄕感情爲宗旨。我們經常舉辦各種活動和聚會,親切的鄕音,濃郁的鄕誼,使客中遊子,倍感溫馨,倍增情愫。我們惟一的遺憾,是海峽兩岸的長期隔閡,西望鄕關,無限惆悵,也無限懷念,可喜的是近五年來,屛障鬆弛了,管道打通了,旅台同鄕正如杜甫的詩句:「白日放歌須縱酒,靑春作伴好還鄕」,歡欣雀踴的到...

共13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