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革命精神共返回15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試論辛亥首義精神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169期  作者:王功安  出版时间:2008-10-10
    关键字: 辛亥革命精神

    武汉义旗天下应,推翻专制共和兴」(一)。这是吴玉章写的纪念辛亥革命五十周年一文中「序诗」的名句。这两句诗,既指出了武昌首义是辛亥革命成功的关键,也赞扬了武昌首义对推翻清王朝、结束我国两千多年来的封建君主专制的伟大历史功绩。我认为,武昌首义不仅是揭开了辛亥革命胜利的序幕,给清朝封建统治以致命的一击,导致中国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灭亡,而且还给中华民族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这笔精神财富就是辛亥革命武昌首义的革命精神,简称辛亥首义精神。因此,本文特对辛亥首义

  • 文章謝慧生先生的詩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143期  作者:孫璞  出版时间:1974-07-01
    关键字: 谢慧生 革命精神

    蜀富顺谢慧生先生持,早隶同盟会,服膺主义,老而弥笃。在艰难困苦中,其革命精神,愈见积极,从不作悲观论调。屡任大本营秘书长,军政府总务处长等职,簿书期会,目不暇给。顾其接见同志,态度谦和,言词爽直而诚挚,同人咸称谢老师,不以官不以先生也。总理北伐,督师桂林,先生以秘书长留守广州。一夕夜半,总统府秘书处楼下庶务储藏室,突吿火起。先生与外交部长伍老博士同宿楼上,适在床中静坐,骤闻烟火气夹有硫磺息。先生急起,见烟焰弥漫,乃不顾一切,疾走伍老博士室,扶老博士下楼

  • 文章我與政治(五)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105期  作者:槐青  出版时间:1977-06-15
    关键字: 工作分配 政治 革命精神

    可毁于一旦。固然,有人会说革命精神要前仆后继,失败乃成功之母,可是我们要知道这些都是鼓励已成事实的话,如能防渐杜微,先事防止,不知可节省多少人力物力,甚至生命。譬如——高传因一信之误投,致内人有终身骨折之痛,几使我家破人亡,如果我当时一同被捕,京沪及江南整个团务,或许另有一章,我们常州同志在京沪苏三支团,甚至中央团部之比重,当又作别论。长沙大火十一月十日前,工作分发完毕,具领川旅费,各别为首途作准备。时长沙街头,情形日非,许多大商号都用砖墙把大门堵塞起来

  • 文章唯善爲寶明德新民

    来源期刊:《福建雜誌》 第45、46期  作者:文正言  出版时间:1990-10-01
    关键字: 双十国庆有感 时评社论 革命精神

    普天同慶、萬衆騰歡」,這是兩句習見的慶祝雙十國慶的頌語,每當我們看到這些頌詞時,內心自然而然的會湧起無限的喜悅與歡慰,然而在欣揚過後,又往往有些悵觸,因爲這「普天」二字,原應涵蓋著大陸神州,而「萬衆」二字,也應當包含有十億的大陸同胞。而他們今天仍然在不自由、不民主的極權統治下,過著暗無天日的生活。想到這裡我們除了歡欣鼓舞之外,還應該有更多的省思和努力。我們必須謹記生活在復興基地上的同胞們,不要以爲此地是避秦的世外桃源,也不應該有浮槎逃世的心理,因爲我們正...

  • 文章雲振飛烈士傳序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8卷 第3期  作者:梁寒操 出版时间:1978-09-30
    关键字: 云振飞 革命事迹 革命精神 生平

    中國文化的重體在「人」,此義散見于四書五經,擧其著者:易經上說天地人:「立人之道,曰仁與義」,中庸極言人須贊天地之化育,而謂「人道敏政」,「爲政在人,取人以身,修身以道,修道以仁」。孝經上說:「天地之性,惟人爲貴」。子貢說:「文武之道,未墜平地,在人;賢者,識其大者,不賢者,識其小者,莫不有文武之道焉。」人道敏政,在君臣關係上,爲「君使臣以禮,臣事君以忠」,但此一忠字,非無條件的愚忠,相反地,且有革命之義,易經上有革卦,象曰:「天地革而四時成,湯武革命,...

  • 文章国父孙中山之革命精神与人格书风颂赞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40卷 第1期  作者:江正誠 出版时间:2012-01-31
    关键字: 孙中山 诗词 革命精神 高尚人格

    一名門鍾秀出奇人。節概廉明道義遵。學貫中西饒歷練。心懷聖哲富精神。棄醫從政憑肝膽。捨己全誠助苦貧。專制滿清如猛虎。狂瀾力挽拯生民。二狂瀾力挽拯生民。革命籌謀歷苦辛。義勇堅心昭日月。精誠壯舉耀星辰。千秋英烈輝煌史。萬世忠魂狷介身。敵愾同仇拋熱血。天涯浪跡訴情真。三天涯浪跡訴情真。主義宣揚中外親。歐美賢能同致力。亞洲英士共行仁。推翻帝制公天下。匡濟時艱滅佞臣。革命十回雖未捷。揚竿復起轉洪鈞。四揚竿復起轉洪鈞。奮鬥武昌功創新。四海騰歡誇戰績。八方飛舞啜醪醇。巍...

  • 文章壽翁靑壯年時代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31期  作者:編者 出版时间:1968-10-02
    关键字: 姜伯彰 爱国救亡 革命精神

    編者恭錄民國四年八月,北京籌安會出現,爲袁世凱勸進稱帝,民黨人益憤慨,愈益知革命前途日趨光明。癸丑湖口討袁,以袁必稱帝,人猶未深信也,因而失敗。至此袁氏果稱帝,始信湖口起義爲先知先覺之擧,而民黨威信,益爲中外所欽仰。至友胡廷鑾等由滬函促速回國,謀大擧。至滬之日,胡君先與時倚方各懷炸彈赴武漢,謀第二次武昌起義,不意炸彈震動爆炸,時倚方被炸以殉,胡廷鑾倉皇回滬,相顧抱頭痛哭。適陳其美謀肇和起義,因經費短絀,由歐陽豪等向贛歐陽暄募得三萬元,以爲之助,不幸功未成...

  • 文章中国国民党应重振革命精神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11期  作者:黃大受  出版时间:1983-01-02
    关键字: 历史资料 革命精神 黄花岗 学者观点

    了何等壮烈的革命精神。他们无私无我,牺牲家庭的幸福,牺牲自己的生命。只是为着国家的前途,民族的福利。他们不求名不谋利不要权利,只是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纯尽义务。与历史上的忠臣义士,正气歌中所描述的人物,及岳武穆、文天祥、史可法等人,先后嫓美,流芳百世,而励来兹,永为后世所景仰。民国十三年一月廿日,于右任先生题黄花冈烈士墓诗:「黄花冈下路,一步一沾巾,恭展先贤垅,难为后死身,当年同作誓,今日羡成仁,采得鸡冠子,殷勤寄故人。」民国十六年十二月,吴稚晖先生题黄花冈薤

  • 文章辛亥革命一百年紀述 國父軍事思想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78期  作者:牛向明 出版时间:2011-07-01
    关键字: 辛亥革命 百年纪念 军事思想 孙中山 革命精神

    一百人,甚至战胜敌数百人,才可以配谈革命战术,如果以一对一那就是普通战术了」。国父运用这种革命战术,凭著赤手空拳,十次起义,终于由辛亥革命之役推翻满清政府,建立中华民国。四、革命精神国父一生革命,特别强调精神力量之重要,国父曰:「革命在乎精神,革命事业是由革命精神产生出来的,因此有革命精神,革命事业才可以成功,否则未有不遭失败也」。先总统蒋公亦曰:「打仗时决定胜败的有二个要素,一个就是精神,一个就是物质,如果二个要素缺了一样,打仗一定不容易成功,如果这二

  • 文章踵武黃花崗先烈精神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28卷 第1期  作者:吳詠九  出版时间:2000-03-30
    关键字: 黄花岗起义 七十二烈士 革命精神

    在中國近代史中,最光輝、最壯烈、最爲感奮人心的一頁,殆非黃花崗七十二烈士的史蹟莫屬。這群抱定以天下爲己任,視後死爲恥辱的國民革命先烈,其捨身取義,爲國捐軀的英勇抉擇,自茲而後,遂成爲炎黃胄裔立身行事的典範模式,與光榮奮鬥之南鍼,及完竟不朽人生之標準鵠的。七十二烈士在八十九年前的三月二十九日,會合同志,高舉義旗,所發動的第十次國民革命行動,雖未完全成功,但其所抱定的「以死來感動四萬萬人」的目的則達成了。他們壯烈成仁的事蹟,不但立時激發了當時全國志士仁人的響...

共15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