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雨亭共返回4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紹興的秋瑾烈士遺蹟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20卷 第10期  作者:許世瑮  出版时间:1988-10-10
    关键字: 秋瑾 纪念碑 故居 诗词 大通学堂 风雨亭

    壮志犹虚,雄心未渝,中原囘首堪断肠。」绍兴纪念秋瑾之所,尙有二处,一为大通学堂,一为风雨亭,前者在府山北面,是辛亥革命时期,光复会领袖陶成章徐锡麟等人,为培养训练革命武装起义军事干部而创办的一座学校。创于一九〇五年。一九〇七年初,秋瑾接替陶徐二位,担任大通学堂督办,到绍兴主持浙江的武装起义。同年五月,与在安徽的徐锡麟相约,同时起义。不料徐在安庆起义失败;七月十三日淸兵包围大通学堂,秋瑾不幸被捕而成仁。大通学堂是一幢三进五开间的平房。第一进东首第三间为秋瑾当年

  • 文章春秋墓园张氏避雨亭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238期  出版时间:1988-08-01
    关键字: 春秋墓园 张氏避雨亭 张寿贤

    春秋墓园开辟之年,余以送友人之丧,首莅斯地,喜其平冈叠垅,距城不远,岁时祭扫,便于往来,遂购地两方,为余夫妇埋骨之所。表弟童致祥孑身在台,寄寓雨港,时患疢疾,为预留一穴,袪其身后之虑,同门至友崇明金君仭千,亦购地相邻,订他年地下盍簪之约。七十二年春,仭千逝世。夏,余妻亦逝世。余相度地形,采仭千坟茔型式,同时修建三坟,工省事简,子女辈可弗再为老人丧葬而操心矣。余妻安葬封穴之际,骤遇雷雨,送葬亲友衣履尽湿,歉疚于心,不胜惄然。爰发愿加盖一避雨亭,以志吾过。竝

  • 文章永春地方 掌故(續)

    来源期刊:《永春文獻》 第11期  作者:許潔泉 出版时间:1973-12-31
    关键字: 天地会 永春县趣闻 云龙桥 雨亭

    林二两字,尚余小字,再以贪字折为人之贝,便连贯成为「林二小人之贝」,贝与辈同音,你反自鸣得意。林老二聆听之余,连声恨恨,只好把禁贪二字撕去。此事颇饶趣味。我生也晚,对林老二未曾瞻仰,写此仅作谈助,非有意批评前辈,愿读者谅之。雨亭在公路未开辟前,赖以作为交通者,为四通八达之官道,行人及肩挑货运皆由官道往来,道之筑成,依地势高低开辟,或越崇山峻岭,或跨断崖险谷,数十里无人烟,遇狂风骤雨,口渴腹饥,无处躱避,飮水只有掬小涧中流水解渴,行人苦之,慈善家乃于十数里

  • 文章『风雨亭』追记

    来源期刊:《台北市五華同鄉會會刊》 第20期  作者:魏映新 出版时间:2010-12-01
    关键字: 风雨亭 魏觐文 结构造型 思想内涵 诗文对联

    祠宇鼎建產道間 農夫常趨避雷災四壁警語聯采華 石刻題字勢雄誇南眺筆架山遙立 東見琴江水繞行毛朝村民何愚昧 視同賤物毀無遺

共4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