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集邮共返回3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电子邮资票与集邮

    来源期刊:《台北市梅縣同鄕會會刊》 第20期  作者:陳祖維 出版时间:2006-02-11
    关键字: 电子邮资票 集邮 历史发展

    本购买一四八部现场邮资机。由于这是新产品,集邮者不知所措,有些集邮者认为它不属于邮票,因此错失良机,留下来的电子邮资券实在稀少,可称为邮集之珍藏品。现场邮资机和商用收银机相似,也能打出和收据一样的签条,称为电子邮资券,开始收集时,因邮资券没有图案设计,有点乏味,但继续收集下去,却发现其中很多奥妙。第二代现场邮资机由日本制造,第三代现场邮资机由美国制造,于一九九八年八月廿一日开始使用,逐步取代第一及第二代现场邮资机。邮资标签是邮票的新产品,八十年代的产物,最早

  • 文章郵文二篇壽吾豐

    来源期刊:《豐縣文獻》 第7期  作者:蔣天機  出版时间:1983-02-01
    关键字: 集邮 “新双鲤” “伪暂售国币” 回忆抗战

    少小离家,老大未囘,思鄕情殷,寄情集邮多年,奈乏同鄕邮友,难话鄕思兼邮情。蒙麟选鄕长索稿,无以囘报,检出旧稿邮文二篇,愿鄕友及靑少彦俊中有同好,得以切蹉邮道,获怡情、益智、交友之集邮三益(按:邮总所倡集邮第三益是「储财」,徒使不少邮友误识而入歧途,颇受集邮人士非议,本人尤不苟同,宜代以「交友」——集邮人士所增列之第四益),或亦不失为与同鄕中在台出生靑少年套近乎之一法。一、鲤鱼跃龙门看题目,您会以为我在写「新双鲤」(邮局发行普一四九号邮票名称)的身价,抱歉

  • 文章由關懷建構起的鄕誼橋梁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100期  作者:覃思齊 出版时间:2003-04-10
    关键字: 往来书信 两岸青年 交流沟通 集邮

    編案:思齊和安君兩位八桂菁英的魚雁往還,能夠在「廣西文獻」第一百期刊出,給我們帶來莫大鼓舞,我們認為這是刊物内容的突破,是兩岸青年交流的里程碑。去年八月間,在台灣的廣西學子組團回家鄉參訪,在溽暑中完成了一次令各方都感到滿意的「尋根之旅」。兩岸桂籍後生先後在廣西大學、邕江大學、廣西師範大學所做的座談、交流活動,出乎意料之外的熱烈、親切、和諧,以短暫的時間建立起濃濃的鄉誼。每次告別都表現出依依不捨的情愫;每位參與活動的青年,都有相見恨晚、不知何日君再來的遺憾...

共3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