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随笔共返回177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艮园随笔

    来源期刊:《東北文獻》第5卷 第1期  作者:王大任 出版时间:1974-08-01
    关键字: 随笔 艺文 刑罚

    僧妻乙未仲夏,應聘赴韓國講學。某日,參觀漢城王宮,途經閙市,見和尚數百列隊遊行,並向國會請願,詢諸韓國友人,知均係有妻之僧人,因政府嚴令「出家必需離婚,如帶家則需還俗」而發也。同年秋,赴日本訪問,偶遊日光東昭寺,見一靑年住持與一妙齡女郞親任招待,予驚問僧寺何得住有眷屬?友人蔡孟堅見告曰:「日本風俗和尙可以結婚,適所見之美人卽住持之妻也」。予曰:「聞此寺每日香火資收入極豐,此一住持,日進斗金,夜參歡喜禪,可謂享盡人間豔福矣」,相與拊掌大笑。近讀淸代宋長白柳...

  • 文章秋日随笔

    来源期刊:《東北文獻》第5卷 第1期  作者:王漢倬 出版时间:1974-08-01
    关键字: 随笔 散文 秋天

    臺灣的氣候,有的地方,和大陸上相似;就秋天來說,臺中一帶,有北方的風勢,有江南的晴意。我愛平原大野,長風萬里的北方,也愛天氣晴朗,秋色如春的江南。這兩種不同的境界,引起我無限的囘憶。在囘憶時,隨手拿起筆來,把南來的蹤跡,用線條連接起來——是從長春到瀋陽從瀋陽到北平,從北平到南京,又從南京經過上海轉到臺灣來。我在北方時,每到秋季,曾見到一隊一隊南飛的鴻雁,牠們是受不了朔風的侵襲,一時逃避到江南。但不久春天到來,牠們仍然循着原路,囘到北方去。我們這些南來的人...

  • 文章十年磨劍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157期  作者:孫震 出版时间:1975-12-01
    关键字: 楙园 随笔 诗集

    楙园随笔之五㈤宣统元年八月二十七日(农历星期日),系余三个月省亲假期届满,为应囘陆军小学报到日期,在家中叩辞母亲,握别余妻后,即于九时到学堂,遵限报到。见到暑假中考取的第五期同学,亦正入堂开始接受新生训练。总办堂墙壁上悬有刘鸿逵总办牌示,系奉四川新兵督练公所转总督命令,指派本堂黄提调,为指挥监送赴陜升学学生长官。黄提调永成,已到本堂任职一年,湖南人,系刘鸿逵总办同鄕,为当时四川黄提督忠浩胞姪(黄提督于辛亥年调囘湖南,死于任所),在日本士官学校毕业后,派来

  • 文章风木斋随笔修谱凡例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423期  作者:於世達  出版时间:2004-01-15
    关键字: 风木斋 随笔 修谱 凡例

    編者按:編者世居武進縣三河口鎭,離鎭二華里在三河口與焦溪之間有一鄕村,叫高家蕩,幾乎都是高姓族人,有一祠堂稱守愚堂。我本族以孔子弟子高柴爲始祖,論語有「柴也愚」之語。抗戰勝利,民國三十六年,族人群議修譜。乃由叔祖前清秀才高挹峰先生爲主修,我當時就讀國立復旦大學新聞學系,返鄕協修,有許多創舉:第一、按戶訪問,拿出供在家堂的牌位,親自抄錄,核對。可避免任何錯誤。第二、現住外地族人,以寫好格式的表格,用雙掛號與貼足郵資的回件信封寄去,請立即塡寫,立即寄回。第三...

  • 文章风木斋随笔一条人命値多少钱!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344期  作者:於世達  出版时间:1997-06-15
    关键字: 索赔 个人权利 随笔

    記得小時候和村上小孩一起玩,心愛東西被弄壞了,就會一面哭一面說:「要你賠!要你賠!」結果自然什麼也沒得賠,哭過一場就算了。我國人好像自古沒有索賠的觀念,不重視個人權利,還相信「吃虧是福」,真是厚道。日本侵略我國,造成史無前例的生命財產損失,別國都索賠,我國則放棄,這種大度,別的民族是很難理解的。去年旅美時曾見到一則新聞,一位老太太開車到麥當勞外賣窗口買一杯熱咖啡,在車上領用,不慎潑翻,燙傷大腿,告到法院,判法獲賠九十萬美元。理由是麥當勞的咖啡太燙了。其中...

  • 文章余生随笔

    来源期刊:《蕭縣文獻》 第18期  作者:孟繁超  出版时间:2001-01-01
    关键字: 孟繁超 余生 随笔 诗歌

    小窗筆硯伴餘生,一事無成兩鬢空。八十六年如一夢,夢中猶見舊龍城。

  • 文章扫墓随笔

    来源期刊:《東北文獻》第4卷 第1期  作者:王漢倬 出版时间:1973-08-01
    关键字: 扫墓 随笔 人物悼念

    連日陰雨,不得出門。今天宿雨初晴,雲淡風輕,廣闊的馬路上,纖塵不起。我和繼室美君,小兒執均,乘小汽車去陽明山公墓,祭掃先室德全之墓。車行到郊外,我隨口背誦老杜的詩:「跨馬出郊時極目,不堪人事日蕭條。」美君說:「那時經過安史之亂,满目瘡痍,郊外更見蕭條,好像現在大陸匪區現狀的寫照。」我說:「現在的台北市與郊區幾乎無顯明的界限,高樓大廈,沿途皆是,市廛繁榮,民生康樂,恰和杜詩所說的相反。」美君說:「老杜是目擊當時的實況而寫的,表現出那的時代的慘狀。」我說:「...

  • 文章艮园随笔

    来源期刊:《東北文獻》第4卷 第1期  作者:王大任 出版时间:1973-08-01
    关键字: 《聊斋志异》 随笔 轶事 考证

    聊斋志异考聊斋志异一书,为中国文言短篇小说曁散文作品之冠冕。其流传之广,仅次于三国演义、红楼梦、水浒传、西游记诸说部。论其价値更驾中国散文名作阅微草堂笔记,池北偶谈而上之。春在堂随笔称其:「文辞藻缋,不失为古艳,后之继聊斋而作者,则俗艳而已。」淄川县志「蒲名松龄、山东淄川人,康熙辛卯岁贡,以文章风节著一时,顾以不得志于有司,乃决然舍去,一肆力于古文词,悲歌慷慨,自成一家言」。新世说二:「蒲留仙研精训典究心古学,目极淸初乱离时事,思欲假借狐鬼,纂成一书,以

  • 文章漫画广场 时事随笔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6卷 第3期  作者:彭漫  出版时间:2004-09-01
    关键字: 漫画 时事随笔 学者观点

  • 文章毛鍵鈞將軍遺作

    来源期刊:《湘鄉文獻》 第27期  出版时间:2000-01-01
    关键字: 毛键钧 遗作 诗歌 随笔

    將軍於民前四年八月十一日生於湘鄕快溪;民八十八年六月二十四日辭世於台北三軍總醫院,享壽九十有三;八月八日假台北巿第二殯儀館舉辦喪祭後,安葬於台北縣中和巿春秋墓園。一代哲人,就此長眠在不得不隨大時代遷徙來台的第二故鄕。將軍肄業法政大學,民十五年入黃埔軍校六期步科,十八年畢業後,隨時勢之推移,先後任國民政府軍憲警要職;每能於危疑震撼之際,身先士卒,奮勇殺敵,轉危爲安,屢建奇功。來台後,棄武就文,以弘揚宗教哲學爲己任,冀圖循宗教大同而達世界大同(詳如)。平素配...

共177条记录 1/18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