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钱氏共返回5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浙江嘉兴钱氏文献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8卷 第3期  作者:寳慈  出版时间:1976-03-15
    关键字: 嘉兴 文献

    浙江文风之盛,甲于全国,就淸代而言,世家大族风雅相传之悠久,亦为他省所不及,仁和徐氏文敬公,潮文穆公本奕叶淸芬相传十世,有两浙淸风第一家之称。(另有文纪之)嘉兴钱氏同称悠久,自文端公陈羣于康熙六十年辛丑以进士由庶常授编修,累官礼部尙书赠太子太傅起,其后不但科第不辍,而经史文学均能传世。文端公字主敬,号香树。父名纶光字廉江,母秀水陈氏,即世称南楼老人者也。世居海盐,子汝恭,乾隆十二年丁卯擧人,汝诚乾隆十二年戊辰进士,累官刑部侍郞。汝恭三子名开仕,字补之,号

  • 文章穆大师手足二三逸闻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406期  作者:畢中淼  出版时间:2003-08-20
    关键字: 钱穆 成就 兄弟

    穆大师在文学教学方面的卓越成就,那是众所皆知的事,他自离开大陆,进入香港后的生活,金中枢教授在去年乡讯中,报导甚详。有关他家族种种琐事知道的人不多。今有乡长张长风兄,昔日是无锡县立中学,高我一班又是同寝室的同学,后于山西大同市教育学院任教,近日自大陆来信,谈及大师家族的往事,很值得追念和回味,今日借乡讯刊出和乡长们分享。(注:穆大师)提到钱氏兄弟,长兄声先生,字圣一,早逝,其子即著名科学家伟长先生,曾被称道为极右派份子,历任清华大学,上海科技大学

  • 文章浙南仅存古城楼——钱氏子城和鼓楼沿革——

    来源期刊:《温州會刊》第7卷 第4期  作者:葉正華  出版时间:1991-08-10
    关键字: 古城楼 子城” 鼓楼 历史沿革

    距今一千年以前,吴越王镠(公元八五二——九三二年)建国初期,对王国南部重鎭温州很重视,采取严密措施以加强防卫,一面修缮「鹿城」(又叫罗城),一面增筑内城,叫「子城」,历史上称为「钱氏子城」。钱氏子城遗址范围,即今鹿城区中心,鼓楼街道办事处西部辖区,占地面积约为六点七二平方里,城墙四周略呈正方形。东界今仓桥口到渔丰口的解北后巷、解南后巷;南界今渔丰桥口到冰壶潭,即鼓楼街到原府前河;西界原道前河向北沿城西河(今道前桥菜场);北界原仓桥河。城内有东门坊、西门

  • 文章钱氏家乘影印本序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11卷 第6期  作者:阮毅成 出版时间:1979-06-06
    关键字: 家乘 影印本 序言

    幼时居杭,每至西湖,过柳浪闻莺,必系舟登岸,谒王祠。盖武肃王于海内大乱之时,能揭保境安民之旨,使吴越十四州之地,因而不被兵甲。复筑海塘,脩水利,兴敎育,劝农桑,江南得以繁茂。人物山川,并见毓秀。德泽之深,无与伦比。及民国十二年冬,婚于钱氏,先岳父逸尘公见告,武肃王有子三十人,分布东南各省,支派日多,乃遍及全国,而昭穆始终一统,此与孔同。先岳之系,支祖为文禧公,九世祖讳源,字西贤,号乐泉。元末,兄渊任晋陵尹,从之官,遂隐于武进南夏墅鎭。先岳之高祖,讳景

  • 文章谈「」姓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252期  作者:家荣 出版时间:1989-10-05
    关键字: 宗谱 源流槪况 修谱 同乡会

    据史记楚世家和郑樵通志及镠大宗谱图记载,钱氏也是上古黄帝的后裔子孙,追本溯源谱图世系如后:黄帝——昌意——颛顼——称——卷章——吴囘——陆终——彭祖——通——孚——彭祖裔孙孚于周代为官,职称府上士,掌管朝廷币,因官命,后来子孙依照当时习惯相传都姓了。彭祖子孙原在苏北一带成长,故钱氏最初都以彭城为郡望,后来逐渐向四方迁移,其中有一支向南发展表现最为出色,长时期称盛于江苏嘉定、常熟,和浙江杭州、吴兴、嘉兴。在五代十国时开国始祖吴越王镠,版图包括

共5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