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部落共返回7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甌」、「倭」、「越」之稱的遞變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11卷 第2期  作者:胡牧 出版时间:1995-04-01
    关键字: 地名 部落 百越

    较为密集。此「戉」即为「夏」。「夏」字被作为朝代、国族名称使用,始于西周。甲骨文中找不到「夏」字。夏王朝不是由单一民族组成,它是一个部落联盟国家。夏文化有两个类型:晋南的东下冯类型与豫西的二里头类型。前者的居民以中原血统为主,后者的居民以南方血统为主。许多学者根据二里头文化中有大量太湖流域良渚文化的成份,并结合古代传说和古藉记载,认为二里头文化系创造良渚文化的居民北迁至中原与当地血统的居民结合后的产物。「倭」、「越」同源,先是禹为越后,然后是越为禹后之说

  • 文章陈继国「照」访大礼大同部落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29卷 第3期  作者:本刊  出版时间:2013-06-01
    关键字: 大礼大同部落 照片资料 陈继国

    台湾美在小、美在野,美在狂放,台湾本岛南北不出四百公里,东西未达一百五十公里,走一圈环绕的海岸没超过一千二百公里,但是海岸地型丰富,河川密布,高山与丘陵占总面积三分之二,最奇特的是三千公尺以上高山多于二百六十座,原住民族多达十四种,真是山川美丽人文壮阔啊!台湾有的是名山峻岭,但更有许多人迹罕至的世外桃源,台北市温州同乡会陈继国常务理事爱登山,走出许多世外桃源,除了自娱健身,他也大方的分享,这次就让我们看看他用相机带给我们:花莲的大礼大同部落的原始美

  • 文章正在消逝的女兒國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18卷 第4期  作者:鍾山  出版时间:2002-08-01
    关键字: 母系部落社会 女儿国 泸沽湖 摩梭人

    在中国西南边陲,有一个令人神往的母系部落社会,实行着走婚制度。大年初五,我翻越了海拔四千米的拉姆神山,进入云南的最偏远的摩梭人村寨。所谓摩梭人,其实就是纳西族的一支。在古代史籍上,纳西也有被称作摩沙的。透过冬日不十分茂密的树林,一座深蓝色湖泊展现在我的面前。这,就是泸沽湖。泸沽湖,海拔二七〇〇米,与云南宁蒗彝族自治县、四川木里县及盐源县接壤。母系家庭就零零落落分布于湖四周的村寨中,这种社会形态据当地史书记载已有二千多年了,最早可追溯到汉代西南夷。(注

  • 文章陝西半坡出土文物觀感

    来源期刊:《西北雜誌》 第19期  作者:曉陽  出版时间:1989-09-01
    关键字: 半坡文化 出土文物 母系社会部落 半坡博物馆 半坡遗址

    一九五三年的春天,居于陕西省西安市东郊,铲河东岸半坡村的农民,在春耕时改用了深耕法,无意中发现了地面五六十公分下,埋藏了一片古老的秘密—原始先民的生活遗址。从一九五四到五七年,经过五次发掘与考据,发现这里是距今约六千年左右,一个典型母系社会部落聚居的遗址。现存的面积约有五万平方公尺,至今已发掘的面积,约有一万平方公尺左右。在已发掘的遗址面积内,看出先民把它画分有居住区、制陶区和墓葬区。居住区和制陶区内,发现有房屋遗迹四十五座,圈栏两座,储藏东西的窖两百

  • 文章中國十大名都自序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8卷 第9期  出版时间:1986-09-30
    关键字: 世界文化 古代文化 穴野狩猎 部落农耕 城堡神祗 中国都城 城市建设 建设研究

    世界古文化之演进,大概可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穴野狩猎文化,此一阶段的先民,穴居野处,茹毛飮血,或架木为巢而居,以猎捕野兽维持生活。第二阶段是部落农耕文化,此一阶段的先民,已能制作简单粗糙的农具,可以耕田种黍,作为食物,不需全赖狩猎解决生活问题。并为保护族类的安全,不得不聚族而居,凝成大小部落,以加强防卫的力量。第三阶段是城堡神祇文化,此一阶段的先民,由于攻防武器之进步,部落如无屏障之掩护,即不足保护其族类之安全。所以才设城池以御敌人之侵袭。易经坎卦彖传

  • 文章羅溪古今談

    来源期刊:《晉江雜誌》 第60期  作者:黃開基 出版时间:1983-08-01
    关键字: 雍正年间定名 部落分布 山岭重叠 亚热带气候 农产果蔬 交通险要 书房教育

    溪县丞(一说明万历三十四年即设),民国十七年推行地方自治,改设罗溪公安局,由是鎭名相沿至今。二、疆域部落本鎭地区已超宋元时期之鄕都,以元统图十七都泸溪、坑口、半岭、埔头等四鄕为基本、倂有六、七都嘉禾里之徐内、溪西、金果;十六都怀德鄕民寿里之东埯;十八都怀德鄕丰年里之来仔。东北邻乐峯鄕,东南界洪濑鎭、南与芦塘、梅山两鄕相接壤、西毗码头鎭、西北与九都鎭相连。其部落东部有徐内、南台、溪西、来雅、金果、葛柏、岭后、大卢岭、田中、小坝、葛林、下山,中部有直坑、岭头

  • 文章羅溪古今談

    来源期刊:《晉江雜誌》 第75期  作者:黃開基  出版时间:1986-04-01
    关键字: 罗溪镇名演变 部落风貌 地势起伏 亚热带气候 物丰质佳 四通八达 英才培育

    溪县丞(一说明万历三十四年即设),民国十七年推行地方自治,改设罗溪公安局,由是鎭名相沿至今。二、疆域部落本鎭地区已超宋元时期之鄕都,以元统图十七都泸溪、坑口、半岭、埔头等四鄕为基本、倂有六、七都嘉禾里之徐内、溪西、金果;十六都怀德鄕民寿里之东埯;十八都怀德鄕丰年里之来仔。东北邻乐峯鄕,东南界洪濑鎭、南与芦塘、梅山两鄕相接壤、西毗码头鎭、西北与九都鎭相连。其部落东部有徐内、南台、溪西、来雅、金果、葛柏、岭后、大卢岭、田中、小坝、葛林、下山,中部有直坑、岭头

共7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