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赈灾共返回34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楊仁天先生傳

    来源期刊:《陝西文獻》 第7期  作者:蔡屛藩  出版时间:1971-10-15
    关键字: 杨仁天 辛亥革命 赈灾

    中華民國二十八年九月四日,故監察委員楊仁天先生,殉難重慶,閱三十年。時屆五十八年二月二十三日,爲先生誕生九十歲之期,其子大乾以余與先生交深,請爲文以傳先生生前行誼及矢志効忠黨國諸大節,不揣謭陋,爰就所知於先生者而爲之辭曰:先生原名壽昌,號仁山,後改名仁天,陝西藍田縣人。幼而好學,壯有大志,年十九,入府庠,繼選優貢,受業於關學碩儒牛夢周先生,出其門者多氣節之士,先生其一也。嗣任縣高敎師,才華茂著,文名噪一時,識者咸以大器許之。先生益勵辛勤,博覽羣籍,留心世...

  • 文章溫州話俚語篇忍一忍,吃弗盡藏「義行」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29卷 第1期  作者:伍廣明、林曉  出版时间:2013-02-01
    关键字: 温州话 赈灾 施粥

    温州话”忍一忍心宽,吃不尽”,用瑞安话说应该是“忍一忍,吃弗尽“。”忍一忍吃不尽“大抵是说“宽容忍让,可以消释嫌隙,修睦邻里,舒坦心境,宽展天地“。

  • 文章民國期間溫州的慈善機構與楊雨農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26卷 第3期  作者:楊瑞津  出版时间:2010-06-01
    关键字: 杨雨农 公益 慈善 赈灾

    在温州民间修桥补路等等积德行善的善举相当普遍,其实是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民国期间温州就有一批开明的士绅和殷商富户,他们热衷于社会的公益和慈善事业。当时社会比较贫穷落后,连年的战乱再加上灾荒更是民不聊生,他们就会带头募捐赈灾,然个人的能力毕竟有限,他们意识到团体的力量,于是就出现了慈善社团组织。在民国元年由杨雨农、汪晨苼、戴绶先、张一鸣、张益平、徐缙卿、翁来科等士绅首先发起并积极回应,创办了首个民众自办救济团体”温州协济善堂“。开办之初财力未充,暂时办理对

  • 文章無錫唐桐卿先生頌

    来源期刊:《江蘇文獻》第5卷 第9期  作者:夏紹吉  出版时间:1979-02-15
    关键字: 唐桐卿 先生 赈灾

    無錫唐公諱錫晉,字桐喞,由恩貢生授安東(漣水)敎諭,光緖戊戌,淮海大水,飢民就食南徙,過安東,有司遏不得前,死者甚衆。公大慼,罄俸餘,振其尤急者;命子宗愈歸,告諸從兄,捐金爲倡,更募諸蘇滬常鎭淮浦,得五萬金,分局振給,民乃大蘇;明年,淮北復大水,更募十萬緡以活之。是冬,山東沿海災,備棉衣萬襲,散給莒州沂水等五縣;庚子,關中大饑,公醵金四十萬,冒雪入秦,更請帑金二十萬,二州八縣之民,全活無算。丙午湘中災,應張文達之請,往振長沙益陽湘陰等六縣;是秋長淮淫雨,...

  • 文章姬覺彌潘先生事略

    来源期刊:《江蘇文獻》第5卷 第6期  作者:魯同軒  出版时间:1978-05-15
    关键字: 姬觉弥 哈同 赈灾 创办学校

    姬覺彌先生,雎寧縣二區高作東南三里潘家莊人也。原姓潘,以乳名「小孬」聞於鄕里。幼年家貧無所依,離家赴滬謀生,適英籍猶太人哈同,在上海公共租界南京路及靜安寺路兩旁,建築市房數千間,須人照管收租,哈同夫人羅嘉陵無子,見潘小孬,靑年英俊,收爲養子,改其姓名爲姬覺彌,聘師敎育之,後果成大器,寫作俱佳。居於愛儷園內,(又名哈同花園,)辛亥年武昌起義,革命軍推倒滿淸, 國父孫中山先生歸國時,曾以哈同花園爲招待所。姬先生綜管哈同經濟大權旣久,遂成滬上巨富。顧賦性慷慨,...

  • 文章詠水災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25卷 第5期  作者:朱昊  出版时间:2009-10-01
    关键字: 水灾 赈灾 马英九

    詠水災之一朱昊民元洪水沖西溪,路斷屋傾人成泥。修路建橋靠自己,期中抗日始理齊。《註》溫州史料記載:民國元年即一〇一二年八月廿七至三十日及九月十二日,浙南之溫州,台州,處州等十餘縣市遭二次颱風,受災人口近六百萬,淹田園,毀民房。在西溪一帶山洪沖走萬餘鄕民。當年,我在家鄕西溪朱山村,每到夏季發洪水時,先曾祖母即告訴民元洪水之恐怖及慘狀。我們村民出村都要走溪床,跨蹬步(即植立在溪水中石塊,以免水溼鞋用)。到抗日戰爭期間(一九三七—一九四五),先祖父朱啓鴻被選為...

  • 文章之江拾珠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42卷 第3期  作者:何有基 出版时间:2010-03-10
    关键字: 赴台旅游 赈灾 交流访问 绍剧

    遇难者表示深切哀悼,并向受灾同胞捐赠五十万人民币;作为阿里山的缔结「姐妹山」,浙江杭州西天目山景区也立即启动了姐妹山捐助行动,以景区门票的部分收入作为捐赠款项。「莫拉克」使台湾灾区大批房屋倒塌,过渡安置房、抗震简易房作为受灾同胞遮风档雨的临时住所成为急需品。虽然第一批活动板房已由深圳起运援台,但杭州萧山的多家生产活动板房的企业表示将随时候命,为援助台湾献出自己的一分力。嘉兴、绍兴、湖州等地纷纷为台湾灾区同胞募集了赈灾款项。另外,同样受灾的浙江台州、宁波等地除了

  • 文章钱振锽鬻书赈灾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50期  作者:童致祥  出版时间:1972-11-15
    关键字: 钱名山 慈善 赈灾 书画

    本邑宿儒錢振鍠先生,一字名山,世居於東門外白家橋;遜淸癸卯年進士,道德文章,擧世所敬,故皆尊稱其爲名山先生。他的書法,造詣頗深,名重一時;追踵於秦漢,脫化於六朝,古樸蒼勁!而求其墨寶者,接踵而至,門庭若巿;他一生不慕榮利,不求顯貴,更不問地方世故,大有隱逸之風,設塾於寄園,(先生家有一園,名曰寄園)。爲誨人不倦之神聖事業,莘莘學子,受其薰陶,得其敎益,無有不或大器者。其具有博愛之精神,有仁慈之本性,獨對地方公益,以及慈喜事業,莫不率先倡導。民國十八年間,...

  • 文章鄕前輩唐桐卿先生傳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77期  出版时间:1976-03-20
    关键字: 唐锡晋 清朝 赈灾 清正爱民

    唐錫晉,字桐卿,無錫人,父文源,闔門殉粤難,積尸滿井。亂平,錫晉拾親骨,瀝血取驗,誓奉遺訓,力行善。光緖初,聞豫晉災,始募義振,十四年,以恩貢授安東縣敎諭;時淮徐海大水,錫晉棹小舟往振,憂勞甚,鬚髮爲白。明年,安東澇益,募金振之。冬,復振山東沿海諸郡災,爲置常平倉。二十六年,兩宮西狩,關中大饑,人相食,錫晉醵金四十萬往振,歷二州八縣艱困,不少阻;災區廣,振款且匱,乃單車詣行,在請於大學士王文韶,得二十萬金益之。事竣,返安東,坐劾安東知縣貪殘,同落職。兩江...

  • 文章大愛不畏導彈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24卷 第1期  作者:唐光華  出版时间:2008-02-01
    关键字: 释证严 慈济基金会 大陆赈灾

    文山社区大学校长 唐光华慈济基金会最近获准在大陆成立基金会。我虽非慈济人,但曾在十年前先后参加过慈济人的湖南水患赈灾以及印尼金融与排华风暴后的赈灾,因此对慈济大陆赈灾的意义体会很深。过去对慈济在大陆低调赈灾的十六年,两岸关系三不五时就高度对立与紧张,慈济的大陆赈灾行动,常备不同意识形态者污蔑为资匪、卖台。在两岸关系恶化时,只要有报纸披露慈济的大陆行动,隔天花莲慈济总会一定接到很多威胁与恫赫的电话。直到一九九九年九二一大地震,证严法师率领弟子,亲赴中部震灾

共34条记录 1/4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