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贸易共返回90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泛论中美贸易谈判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3卷 第1期  作者:倪豪 出版时间:1987-02-01
    关键字: 中美贸易 贸易谈判 历史分析 贸易保护主义

    中美贸易谈判,经过冗长繁杂的过程,终于在本月二日随着菸酒谈判的达成协议而告落幕。这场中美贸易谈判,惟其说是一场「谈判」,无宁说是一场「战争」。序战开始,美国即以强大的压力,步步进逼;我方自知理亏,(每年多赚了美国一百多亿美元的钱)完全采取守势,屈居下风,谈判终了,美国大获全胜,我国自然损失不轻。造成中美贸易逆差的因素很多,如果不找出症结所在,问题还是无法解决的。美国表面上获得一时的胜利,也未必是真正的胜利,说不定双方都是这场战争的受害者,获利的恐怕另有

  • 文章泉州史實鱗爪

    来源期刊:《福建雜誌》 第21期  作者:淳于旭 出版时间:1985-11-01
    关键字: 泉州 历史考究 贸易 市舶司

    卒不可言。」由于对外贸易愈盛,钱币外流愈多,特别是铜钱一项,随着海船携走,东至日本,西至阿拉伯诸国,南至南洋群岛,都使用中国铜钱。这情况一直沿袭到了明朝,还无减戢。据明初马欢「瀛涯胜览」记「爪哇国」条:「买卖交易,行使中国历代铜钱。」又「巨港国」条:「市中交易,亦使中国铜钱。」当时的中国铜钱,等于国际通行的货币,所以「宋史」云:「钱本中国宝货,今乃与四夷幷用。」直到现代,南洋群岛及南印度、非洲东岸,还常常在地下掘得中国铜钱,大多数是宋朝铸造的。由于铜钱大量

  • 文章溫州將籌建樂蒼高級公路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9卷 第5期  作者:公羽 出版时间:1993-10-01
    关键字: 公路 工程 教育 贸易

    有“捐资助教”的牌匾。台胞经贸服务中心成立——近年来,随着海峡两岸各项交往的不断发展,来温探亲旅游经商台胞也日益频繁。为了适应这一形势发展的需要,以加快我市对台经贸的步伐,经过一段时间的筹备,温州市台胞经贸服务中心已于七月份批准建立。温州市台胞经贸服务中心系股份制企业,由台属和社会人士集资入股,实行独立核算、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它的建立,对台胞来温投资、贸易和探亲旅游观光制造全方位服务的良好条件与促进我市的经济建设,都将会带来积极的作用。

  • 文章浙南新闢的商業城——蒼南靈溪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8卷 第5期  作者:大釗 出版时间:1992-10-01
    关键字: 风景 街景 药品 贸易

    目前,全国廿八个省市、四〇〇多个县与这个鎭发生贸易往来,年商业经营额就有二.三亿元,随着全国改革开放的热潮,灵溪改革步子亦迈得更快更大,一些港台企业家纷纷看上这块风水宝地,前来这里投资创办企业,一座港胞投资一千万美元高达十五层占地十五亩三星级宾馆和贸易大厦,不久将在灵溪破土动工,它将吸引更多外商及港澳台同胞前来洽谈业务。灵溪以崭新的商业城面貌迎接四方宾客。

  • 文章談溫州未來不是夢(12)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9卷 第1期  作者:蔡似靜 出版时间:1993-02-01
    关键字: 温州 经济 贸易 市场 交通

    風生水起,好運來!溫金鐵路今天(十二,十八)動工,完工後溫州到龍頭大港上海,到大陸腹地陸上血脈打通,從此「貨暢其流,物盡其用,地盡其利,人盡其才。」互動互發,全球的溫州同鄉聞訊莫不歡欣鼓舞,溫州是一個充滿希望之都,溫州人允文允武,在歷史上出將入相,溫州人也是商業世界的人,在二十一世紀裡,「小商品」,多頭化,精品化,邁向世界市場,引領風騷。所謂「溫州模式」,說開了就是傳統商品經濟市場復活,因地處浙東一隅,天高皇帝遠,就這樣「猶抱琵琶半遮面」半隱半現中滋長,...

  • 文章妙果寺的變遷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8卷 第5期  作者:王學麟 出版时间:1992-10-01
    关键字: 温州 建筑 贸易 寺院 妙果寺

    公元三二三年,晉朝郭璞看中甌江之濱的風水,大興土木,營造溫州郡城。郡城格局沿襲十餘個世紀,直至清光緖八年所繪的溫州城池圖樣,仍然城牆圍繞,標有七門出入。七門之中,唯地處西南的來福門最爲僻荒。人們熟知,這裡是靈柩出殯的必經之地,出城至清明橋下埠運到鄕下掩埋。這一路之上,但見喪鑼長鳴,紙錢飄飛,哭聲不絕。無獨有偶,來福門緊靠號稱九斗之首的松台山,山上是舊官府偵審刑訊處所,常聞得坐老虎凳所傳來的撕裂人心的慘叫聲;山下則是殺人的刑場,一具具血污的屍体從這裡拖出…...

  • 文章淸季廣西邊陲的社區發展(下)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29期  作者:黃嘉謨 出版时间:1985-07-10
    关键字: 广西边陲 社区发展 文化教育 贸易金融 鸦片贸易

    龙州迁移南宁,同年十二月,全部学员毕业。张鸣岐按照陆军速成学堂章程,将其中甲乙两班毕业学员九十七名,派入广西新军各标各营充当学习官,待期满后考核照章奏请补授军官。其丙班毕业学员,仍送回原属部队分别录用,协助各该部队从事裁旧练新。丙班毕业学员之一的陈炳焜,奉命回龙州负责编练新军第二标,并奉派任标统,讲武堂对于广西开练新军的作用,于此足见一斑。六 外贸与金融懋迁有无,自古已然,广西边关地区对外贸易,也已由来悠久,初时商民往来进行,官方并未严加管制,其正式设署稽征

  • 文章(兩岸交流)21世紀兩岸貿易與世界投資潮流

    来源期刊:《山東同鄉會會刊》 第8期  作者:編者 出版时间:2006-04-05
    关键字: 两岸投资贸易 政党更替 经济下滑 进出口贸易统计 干预逆势

    大陆自改革开放以来,经建蓬勃发展,经贸成长倍增,且持续加速步伐,迈向世界经济大国。相对来看台湾,已由早年的胼手?足,开创出举世赞美的经济奇蹟,雄踞亚洲四小龙之首!却在政党轮替后,为之急转直下。由于执政者「作茧自缚」的愚昧作为,不但台湾成为各项中心(如营运中心)等美梦,俱已化为泡影!勿庸讳言,台湾经济发展每况愈下!迄已沈落为四小龙末尾。当前检视W.T.O.的影响,眼见日渐发酵,各国竞互进行贸易协定,台湾尚在迷濛中摸索。国际之间,设限逐次开放,台湾却在锁国

  • 文章磐石港对台贸易小史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7卷 第3期  作者:蔣堯如 洪如欽 出版时间:1991-06-10
    关键字: 磐石港 对台贸易 深水港区 口述史

    港埠衔接。磐石港对台贸易始于清代咸丰年间。早在一八四五年前后,磐石商人朱某在磐石陡门头东告宫山(即磐石卫古炮台山)北,开设了朱广源商行,建有营业综合楼四间,(一楼一底),生猪仓库二十多间,利用陡门浦东岸岩基建起简易码道(现遗址尚在),接纳福建商船,代为收购猪、禽、蛋,定期装运,开展对闽贸易。咸丰期间,(一八五一—一八六二),商行扩大。先后自备七、八十吨和四、五十吨帆船各一艘,往来于台湾,同时开展了对台自营贸易。对台对闽输出为猪、禽、蛋,输入为南货(糖、荔枝

  • 文章淸代前期的廣西邊務(下)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40期  作者:黃嘉謨 出版时间:1988-04-10
    关键字: 边防建设 贸易往来 历史探究

    五 边界贸易淸初对于安南进贡方物,以其出于慕化,往往从宽收纳,不予计较。[1]对于外国人于进贡方物外,将货物在边界处所贸易,初时也从宽准行。康熙五年(一六六六),淸廷例定外国人非至贡期,不得前来贸易。后二年(一六六八),复从兵部具题,重申是项禁例。[2]其后虽可阻止荷兰等国商人至沿海地方贸易,对于广西西南边界的贸易却取缔不易。诚以安南原与广西地方同属中国郡县,同用中国文字,且其语言音调近似,界线两边居民时有往来,双方懋迁有无,需要出于自然。更甚的是两者间

共90条记录 1/9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