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贡献共返回153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何振梁为二次申奥所作贡献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24卷 第4期  出版时间:2008-08-01
    关键字: 何振梁 申奥 贡献 北京

    曾為爭取二〇〇八北京奧運無私奉獻的何振梁先生在二〇〇一年七月十七日當薩馬蘭奇在莫斯科宣布:北京以五十二票對廿二票擊敗對手獲得第廿九屆奧運會主辦權時,會場內爆發一陣熱烈掌聲,委員們一個個同何振梁擁抱。中華台北國際奧委會委員吳經國先生與何老相擁時,兩位老友當眾落淚,吳說:「我們中國人多年來的願望終於實現了。」吳委員也曾為北京兩次申奧出了很多力,何老說:「如果通過奧運會,讓世界更了解我們中國,我們也更了解外面世界,有二〇五個國家和地區的人都要來,這是我們中國歷...

  • 文章四十年来华侨在台湾建设中的贡献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23卷 第2期  作者:徐亨  出版时间:1993-03-31
    关键字: 华侨 台湾建设 贡献

    引言最近几年来,海外的华侨常常在抱怨地说:自由祖国—台湾的同胞,好像不如以前那麽「热诚」地欢迎华侨回国。因为回国的海外华侨被台湾同胞叫做「侨仔」,台湾同胞反对政府招收海外侨生回国升学,他们认为招收侨生回国升学,剥夺了台湾同胞的子弟的升学机会;他们反对华侨的参政权,认为华侨没有在自由祖国纳税,没有服兵役;甚至有人说:要把侨务委员会撤销。这种种论调,都是由于台湾同胞对海外华侨认识不够,不了解华侨对自由祖国—台湾的贡献。回顾民国十四年代至七十年代,台湾同胞

  • 文章憶百歲人瑞彭精一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31卷 第1期  作者:林鴻標  出版时间:2003-01-31
    关键字: 彭精一 教育贡献 政治贡献 人物追忆

    时期严格的训练和参与公共事务的经验,对于待人处事及出而应世的工作发展均极重要。民国十年夏,大学毕业后,曾在上海中国电气公司任职三年。民国十二年回乡出任东山中学校长以后,彭先生即展开一连串从政和教学工作,贡献其毕生精力于乡党国家。作育英才一、东山中学 彭先生出任东山中学校长时,一方面聘请良好教师,加强文史理化师资阵容,一时人才济济,学校声誉鹊起。理科之重要课本改用英文原版,学生程度大进。一方面则扩充校产,增建校舍,扩建运动场,加购教学仪器,增加图书馆藏书,并安装

  • 文章湖北人在中华民国第七任总统、副总统选擧前后的贡献

    来源期刊:《湖北文献》 第73期  作者:陳潔 出版时间:1984-10-10
    关键字: 湖北人 总统选举 贡献

    一、國民大會完成莊嚴使命民國七十三年三月二十一日上午九時三十分,代表全國人民行使政權的國民大會第七次會議,在台北市陽明山中山樓文化堂擧行總統選擧大會,由主席團主席孔德成主持,出席的國大代表一千零三十三人,選擧投票結果,蔣經國先生得票數爲一千零十二票,得票率高達百分之九十九點零二,依總統、副總統選擧罷免法之規定,總統之選擧,以得代表總額過半數之票數者爲當選。本次會議代表總額爲一千零六十四人,過半數爲五百三十二人,蔣經國先生已得代表總額過半數以上絕大多數之票...

  • 文章國父與江西之關係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3期  作者:守誠 出版时间:1966-06-02
    关键字: 孙中山 江西人 革命贡献

    江西人追随 国父从事革命有重大贡献与牺牲,因将 国父与江西之关系,就所闻知,述其大略,藉资纪念:一、国父先世,实自中原徙赣,再迁闽粤。据罗香林著 国父家世源流考称:「孙氏先世,原居河南陈留,唐末黄巢作乱,有孙誗公者,引兵南下平乱,屯于虔州虔化县(即今江西宁都县),以功封东平侯,遂定居虔化。积德复昌,子孙繁衍,至宋,有讳承事公者,复迁居福建长汀河田,至明永乐间,有讳友松友义者,再迁广东长乐琴江都,即今紫金忠坝,而友松公遂为入粤始迁祖。」根据罗氏之考证

  • 文章豫劇伯樂徐汝楫將軍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4卷 豫剧公演特刊  作者:伊人  出版时间:1972-05-20
    关键字: 徐汝辑 豫剧倡导者 杰出贡献

    自五十七年以還,豫劇高潮迭現,引人注目,實得力於徐汝楫將軍之倡導。吾鄕楊却俗先生譽之爲「豫劇伯樂」,信不虛也。爰記其經過,以示吾人之感激。將軍雲南人,於海軍總部政戰部主任任內,曾親率海軍陸戰隊豫劇隊赴金、馬前綫勞軍,見該隊紀律嚴整,訓練優良,所至之處,深受國軍將士之歡迎。且所演出之劇目,亦皆富於敎育性、藝術性、娛樂性,符合 總統對國軍藝術工作人員十二項訓示之要旨。尤其「楊金花」一劇,饒有時代意義,旋律優美、唱詞感人;演員如王海玲、許貴雲、秦貫伍、何景泉等...

  • 文章先贤仝卜年对台湾的贡献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74期  作者:資料室 出版时间:2009-07-01
    关键字: 仝卜年 生平简介 台湾贡献

    在清代嘉庆道光年间,山西平陆诸多历史名贤中,首推仝卜年。仝卜年生于乾隆辛丑四六年(一七八一),少年时期在良师启蒙下,饱读诗书,学养超群,立志要把儒学做大做强,经世致用。他景仰南宋爱国诗人陆游,从陆游一首诗词「已卜余年见太平」的一句,立名为「卜年」,雅号为「太平闲人」。志存高远、瞻望未来。卜年二十九岁嘉庆庚午十五年中举,翌年登进士第。三十岁步入仕途,曾任粤、闽两省县令,台湾知府兼授按察使衔分巡台湾兵备道,是当时台湾最高行政长官。为台湾民众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

  • 文章中國脈學大家西晉高平王叔和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46期  作者:楊天泉 秦修好  出版时间:1995-07-01
    关键字: 王叔和 相关著作 医学贡献 脉学研究

    中国为最早(这和血液循环发现得早很有关系),切脉的方法,最迟在周代就已经发明了。「周礼」这部古籍上就有切脉可以观察内脏病变的记载。最早切脉是在颈项、手、足三处,这三处肌肉不厚,动脉浅在皮下,容易诊察,一般讲「三部脉法」就是这样来的。古代医学家对切脉有特别硏究,在医学上作出钜大贡献的,要算王叔和是第一个。晋朝太医令撰写诊断学重要著作王叔和,姓王叔,单名和,他的家鄕是今天的山西高平县,生卒年月大约在东汉献帝建安十五年(二一〇年)到西晋武帝太康元年(二八〇年)之间

  • 文章高雷青年对国民革命的贡献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 第108期  作者:倪文達  出版时间:1999-12-31
    关键字: 高雷 青年 国民革命 贡献

    伤亡一千至二千万人不等,但毁坏文物甚钜。第三,对全国的影响,以湘、淮军代替清绿营八旗军,汉人抬头,各省妨制军代绿营,新军传统而至袁世凯小站练兵,以至军阀割据私斗,戕害国本,因而中央控制权力缩小(用汉人执政)有利辛亥革命。因英人助攻,太平军受创,导致外交关系丧权辱国,治外法权全国关税权受英帝国主义把持。(洪秀全则拒绝「引鬼入邦」,坚拒英人诱求合作攻清平分天下)。第四,对革命贡献大,提高民族意识的发扬。天朝的田亩制度,即「平均地权」的主张。第五,给现代施政者

  • 文章慶祝玄奘大師的意義專刋序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1卷 第3期  作者:悟明 出版时间:1989-07-01
    关键字: 玄奘 佛学 学者观点 人物贡献

    玄奘大师是我国伟大的高僧之一,但是他的成就不但是中国佛敎史上最难得的高僧。对国家道德文化敎育、社会风气亦有特殊的贡献。而且在世界学术上亦是最受人崇敬赞叹的高僧学人。同时在许多学人的著作中,称他为最伟大的、新派的翻译家、最伟大的旅行家,最伟大的留学生,最伟大的语言家(精通印度九十多种方言),并受到中央日报×学人称为大智、大仁、大勇的「万古完人」。亦得到 蒋先总统介石先生敬为「国之瓌宝」、「民族英雄」。而他这些称呼,当然是名符其实的。而他自印度回国,当时受到

共153条记录 1/16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