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语言文字共返回5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东方语言文字碑在鲁南落成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26卷 第2期  作者:張淑煥  出版时间:2000-09-20
    关键字: 东方语言文字 揭牌仪式 赵树营

    一九九九年八月九日下午三时山东省郯城县渠沟村隆重举行了《东方语言文字碑》揭碑仪式,鄕、村部分干部和二〇〇余名群众参加了揭碑仪式。该碑是赵树营先生为父母进行合葬而树立的一块墓碑,碑身高一·八米,宽〇·七米,底座〇·五米,,因碑文使用了亚洲东部各国多民族语言,故命名为《东方语言文字碑》。赵先生用汉、英、日、哈萨克斯坦、韩国语、藏蒙、壮、维吾尔、彝族语等十种语言文字为其父赵增胜、母亲马希田撰写了碑文,碑文以不同的年代、不同的历史时期槪述了父母的生平事迹、家史

  • 文章“苦淒苦寒”

    来源期刊:《雲南文獻》 第2期  出版时间:1972-12-25
    关键字: 东八经 纳西族 语言文字

    买寿买歳的故事李霖灿和才合译1.话说很古的时候,束洛地方束喜女,住在无量河水头。 2.博曼地方特次女,住在特嵇河水头。 3.剌寳地方阿若女住在鲁盘村庄里。 4.那三个富女人,人间万物无不有。 5.金银满柜的有,珠玉满箱的有。 6.那三个富女人,手不搓蔴线,已有三年了。7.早上不背水,已经三朝了[1] 8.那三个富女人,养有三匹好骑马,骑起马去玩耍。 9.村头山崖占满了,村头玩不得。 10.村尾去玩耍,村尾湖泊占满了,村尾玩不得。 11.那三个富女人,鸡鸣

  • 文章迤東各屬沿革誌略

    来源期刊:《雲南文獻》 第16期  作者:廖位育 出版时间:1986-12-25
    关键字: 迤东地形 历史沿革 迤东居民 语言文字 昭通名胜

    的大多数,原住民的彝族同胞,除了一部份与汉人杂居之外,凡聚部落而居者,大都西渡金沙江伸入川、康、滇间的大、小凉山居住去了,是以沿金沙江各县之间。几乎没有明确的省界县界可循,人为的分界对他们也毫无意义。苗族同胞大多居于山区,人数虽不甚多,但内部分类却不少。迤东居民的语言,彝族同胞不但有其独立的语系,也有他们自己的文字,不过,他们自己能识彝文的人反而很少很少,却绝大多数会汉文、汉语;苗族同胞也有他们自己的语言文字,而识他们自己苗文的人,更是少之又少。而这两个民族

  • 文章細說台灣話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42卷 第2期  作者:謝魁源 出版时间:2010-04-01
    关键字: 中国台湾 语言文字 汉语方言 历史发展

    台灣話是「古漢語」,現在的國語是「北京話」是「滿洲話」,是使用漢字的「新漢語」,也是大陸地區所謂的「普通話」。但凡人類都先有語言,後有文字,再以文字記述語言,理應「語文合一」,怎麼說就怎麼記,寫出來的和所說的話完全一致;就像現在的「白話文」一樣,它是大約一千年前,起源於北方,類似「美式英語」的漢語系方言——「北京話」的「漢字書寫體」一語體文;但現今漢人語文能合一者不多,僅限能爲文言文者。我們如果用台語讀國語的白話文,看得懂,但有很多如「的、了、嗎、呢、」...

  • 文章韩国见闻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06期  作者:周仲超 出版时间:1981-10-02
    关键字: 韩国语言文字 韩国机场 景福宫 板门店 韩国祖先

    一、楔子我國有句「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的俗話,實則光走不讀不易發揮所見,仍等於零。予生也魯,恐窮畢生之力,難讀萬分之一,但路却走了不少,在大陸時西北到過陝甘,西南到過滇緬邊區,東北到過瀋陽長春;至於東南乃至長江黃河珠江流域,自更不在話下,可見行萬里路易,讀萬卷書難。抗戰時筆者吃盡苦頭,幾次死裏逃生,於玆時刻難忘。本年二月聯合報載二殘「吃觀音土的日子」一文,說他在抗戰時逃難最苦時要過飯,吃過田間野草野菜,朱炎吃觀音土。筆者當時情形,自也可以概見。那時只...

共5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