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论述共返回100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關中」「關西」等名辭的辨解

    来源期刊:《陝西文獻》 第29期  作者:編者  出版时间:1977-04-15
    关键字: 学者论述 关中 关西 历史

    本刊自刊載「關西人」所著「金門憶舊」一文以後,不少讀者對於關中、關西、關內等地理名辭,滋生疑義,用特將辭源辭海及中文大辭典…等有關記載摘錄於下,藉以了解歷史背景與區域範疇而樹立比較明確之槪念。關中—(辭源):關中地名,卽今陝西省。「關中記」東自函關,西至隴關,二關之間,謂之關中。徐廣曰:東函谷、南武關、西散關、北蕭關,居四關之中,故曰關中,亦曰四塞。(辭海):今陝西之地,別號關中。「讀史方輿紀要」陝西,秦孝公徙都之,謂之秦川,亦曰關中。(中文大辭典):史...

  • 文章關於朗誦詩的寫作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31卷 第1期  作者:邵浩然 陳霖 出版时间:2015-02-01
    关键字: 朗诵诗 写作 论述

    龍灣詩人 邵浩然遺著

  • 文章溫州歷史概述(六)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17卷 第4期  作者:徐順平 出版时间:2001-08-01
    关键字: 温州 历史 学者论述

    清時溫州的概況公元一六四四年明王朝在農民起義的烈火中滅亡。滿族統治者勾結明將吳三桂,乘機率清兵入關,鎮壓了農民起義軍,建立了清王朝。清初,漢族人民反清鬥爭此起彼伏,鄭成功樹幟我國東南,溫州沿海一帶成為他攻守的支應地。鄭成功三次北伐均經溫州境內,第三次北伐時攻下了平陽、瑞安、樂清磐石,進軍至溫州南門外巽山,圍城達半月之久。清統治者為了隔絕東南沿海人民與鄭成功的聯係,下令「禁海」,規定「片板不許下水,粒貨不許越疆」。如發現有將糧食、貨物與鄭成功貿易者,即行「...

  • 文章細説甘草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13卷 第4期  作者:王輔羊 出版时间:1997-08-01
    关键字: 甘草 学者论述 草药 中医

    甘草,英名Licorice,學名Glycyrrhiza glabra L,又名甜草、甜甘草,藥草名也。淮南子·覽冥篇:「夫地黃主屬骨,而甘草主生肉之藥也。」急就篇·四:「牡蒙、甘草、菀、藜蘆。」唐顏師古注:「甘草,一名蜜草,一名蕗,一名蘦,一名大苦。」根莖入藥,性平和味甘,能和百藥。參閱政和證類本草·六·甘草。蘦,草名,似葵,葉可食,爾雅·釋草:「蘦,大苦。」注:「今甘草也,蔓延生葉,似荷青黃,莖赤有節。」漢劉向撰的別錄把甘草稱為蜜甘、美草、蕗草、國老。南朝梁的大醫家陶弘景曰:「此草最...

  • 文章話說櫻桃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22卷 第3期  作者:張永壩  出版时间:2006-06-01
    关键字: 樱桃 水果 论述

    江南四月,櫻桃成熟了,一樹瑪瑙,滿園珊瑚,粒粒閃耀著寶石般的光彩,引得黃鶯爭相含食。真是:「珠林光萬點,櫻熟鳥先窺。」櫻桃,古稱「楔」,還有許多別名。一名「崖蜜」,蘇東坡《橄欖》詩:「待得微甘回齒頰,已輸崖蜜十分甜。」《爾雅》中稱為「荊桃」,陶弘景《本草經注》稱為「朱櫻」。還有「英桃」、「櫻珠」、「牛桃」等叫法。又因黃鶯喜含食,故叫「鶯桃」、「含桃」。《呂氏春秋》載:「以鶯所含食,故曰含桃,又名鶯桃。」櫻桃之名大概由「鶯桃」演化而來。明代李時珍《本草綱目...

  • 文章光山非陪尾山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卷 第1期  作者:方洪疇 出版时间:1970-01-01
    关键字: 陪尾山 光山 学者论述

    尙書禹貢云:「淮出桐柏,經陪尾。」本刋第九期有王保德先生寫「禹貢陪尾山在那裏」一文,從旁徵博引中,依辭海註,指淮水所經之山,就是有很多名稱的光山。換句話說,古代的陪尾山卽現代的光山;這樣解釋,在下認爲還有研究的餘地;謹將拙見錄後,以請敎於高明!第一:先將淮水流出桐柏後,經過地方予以說明;淮水自桐柏縣起,經信陽縣西南部、羅山縣北部、息縣南部、潢川縣北部、固始縣北部而東入安徽境。第二:再就光山縣的位置予以說明;光山縣在河南省東南角上,東與商城爲鄰,南與經扶爲...

  • 文章漫話三伏天

    来源期刊:《陝西文獻》 第34期  作者:陵叟  出版时间:1978-07-15
    关键字: 三伏天 节气 论述

    八月八日將是農曆立秋,按歲序,伏天已完,但臺灣地處亞熱帶,雖屆立秋,仍熱如伏天,故談伏。所謂三伏,大槪秦時始有,「古今事物考」說:「伏者何也,金熱伏藏之日也,四時代謝,皆以相生,立春木代水,水生木,立夏火代木,木生火,立冬水代金,金生水,立秋金代水,金畏火,故至庚日必伏,庚金也,自夏至第三庚爲初伏,第四庚爲中伏,立秋後初庚爲末伏,故謂之三伏,秦穆公始爲伏祠」,「漢郊祀志」也說:「六月伏日,周時無」,可知秦以前,仍未有三伏的。昔人每謂至不熱三伏熱,可見這一...

  • 文章『西安圍城詩錄』序

    来源期刊:《陝西文獻》 第89期  作者:吳宓  出版时间:1994-07-01
    关键字: 论诗 学者论述 历史考究

    嘗觀古今東西人論詩之說,各有獨到。然或緣識見不廣,或因語意難周,但擧一義,有所偏重。又所論多係枝節,更相爭辯,無所底止。於是,論詩者愈多,而詩之義愈晦,詩之法愈亂。善爲詩者,遂謂詩不必論,亦不可論。詩中秘奧,惟作詩者自知之。將擧古今東西論詩之說,而拉雜摧燒淨盡。夫以後人之不善讀書,不務體會,不能集衆說之長而受用之。致使前人獨到之見解,亦將埋沒而不傳。此實事之大可悲者也!願吾謂詩中有根本二義,則爲衆所公認而萬不能廢者:一曰溫柔敦厚,是爲詩教。詩之妙用,乃在...

  • 文章解答孟子三不孝中,未言明之二不孝

    来源期刊:《西北雜誌》 第30期  作者:郭振武  出版时间:1993-06-20
    关键字: 孟子 思想文化 学者论述

    」程伊川曰:「勤能致富,俭可却贫。」[2]凡以此勤俭方法,或正当职业,得来之钱财,而又能以恭敬之心,奉养父母,以现代人之共识,就是极孝之人。反转来说,不以「勤俭」方法,或正当职业赚钱,而以贪污、诈欺、窃盗、抢劫等非法行为,得来之钱财,即使以恭敬之心,奉养父母,也是大不孝。此外鄙对赵岐所谓「阿意曲从,陷亲不义,一不孝也。」再补充两点如左:第一、曾子曰:「子从父之令,①可谓孝乎?」子曰:「是何言与!是何言与!②昔者天子有争臣七人,③虽无道,不失其天下;④诸侯有争臣五

  • 文章路漫漫其修遠矣——論「兮」與的用法「矣」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6卷 第2期  作者:王輔羊 出版时间:1990-05-01
    关键字: 文字研究 学者论述 “兮” “矣”

    年前偶從台北市重慶南路過,順便到書店去看點書,欲增加點墨水。在書架上看到一本「聯經出版社」民國七十六年十二月出版的「大陸探親問題面面觀」,翻開扉頁,見到的是一幀彩色長城照片,下面寫的却是這樣的說明文字:「路漫漫其修遠矣。」查此字出自屈原的《離騷》,原文應是:「路漫漫其修遠兮。」兩句的語尾所用助詞不同,不可誤用!,按楚辭離騷內有:「吾令羲和弭節兮,望崦嵫而勿迫。路曼曼其脩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曼曼亦作漫漫,長遠貌,脩與修通。兮是語助詞,虛字,見廣韻。孔脩...

共100条记录 1/10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