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记者共返回20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尹雪曼著作年表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9卷 第5期  作者:知言 出版时间:1977-05-25
    关键字: 尹雪曼 出版 记者

    在年纪较长的一辈作家中,近年来,尹雪曼不但一直没有搁下他的笔,显然的,他写作得比过去更勤恳、更努力。民国六十四年一年,他一口气出版了七部书,约二百万字。这七部书虽是好几年辛勤写作的成果,但在一年中推出如此多作品的作家,尙不多见。尹雪曼原是一位新闻记者;从民国三十四年主编重庆新蜀夜报的副刋开始,一直到今天,他都没有离开新闻工作岗位。他现任行政院国军退除役官兵辅导会参事,兼该会荣光周报社社长。另外,还兼自立晚报特约撰述。他参加工作过的报社,除上述报纸外,尙

  • 文章怪現象送禮的故事

    来源期刊:《闽聲》 第18期  作者:瑩侔 出版时间:1968-02-15
    关键字: 故事 报社 薪水 记者

    这是一则故事,也是笔者亲眼目击的怪现象之一,发生在军阀时代。话说从前有些没落的记者,不属于那一家报社,却仍利用记者的名义活动,其名片印着「记者×××」,,即不明其报社。这些人们有人奉承,因为遇着「新闻」一样可以撰稿,然后向报社投稿,当时报社缺乏记者,仍有价値的新闻,当然乐得刊登。故这些人也有其存在的条件。可是这些人没有固定的薪水可拿,如何生活呢?花样便来了。逢年过节的时候,这些人便预备(有的是租用或借用)一份丰厚的「礼物」,雇一个工人挑着选往军阀,官僚

  • 文章(壹、滄海憶往)論孔子和平獎

    来源期刊:《山東同鄉會會刊》 第13期  作者:韓韡 出版时间:2011-02-01
    关键字: 设孔子和平奖 召开记者会 外籍记者杂言 孔子列国思想

    资讯报导】北京首创『孔子和平奖』的颁奖典礼,并举行国际记者会,外籍记者对『孔子和平奖』提出不同意见,言词中带有羞辱的意味:「国际间只有『诺贝尔和平奖』,那来的『孔子和平奖』。」意指中国人有造假的情景,但看在国人的眼中,这批号称洋记者的简直没水准,愚眛的可笑,他们对历史都没有研讨过?眞是一群盲人,难道他们都不知道『诺贝和平奖』,是「仿」中华民族孔夫子和平论的山寨版吗?孔夫子在诺贝尔未出生前(五百五十多年,春秋时代),就周游列国宣导文化、和平、团结、生产

  • 文章重慶精神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156期  作者:厚安 出版时间:1975-08-01
    关键字: 重庆精神 空防 新闻记者 警报

    要死。鼻孔里剜出煤烟条但是中国人就不理这一套,敌人方面越残暴,我们的战斗精神也就越旺盛。记得在五四大轰炸的那一夜,我们这批新闻记者,在大火包围的市区,仍然继续编报,采访工作人员尤其起劲。我个人在放牛巷口来往时,两旁就排列着七八百具待运的尸体。在昏暗的灯光下,我只身从他们身(尸)旁过时,心中只有一个念头,为他们复仇,希望他们得到安息。当疲劳轰炸正厉害的时候,我所工作的报社(中央日报)对外的交通,已经断绝。因为来往两路口和化龙桥的信差,有一个为机枪扫伤。同时敌机

  • 文章曾擴情手書詩稿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159期  出版时间:1976-04-01
    关键字: 曾扩情 手书 诗稿 游记 特约记者

    民国二十五年十一月,余有华南之游,应南京中央日报约,以特约记者名义,撰游记五十篇,在该报刊载。刊毕由上海光明书局汇印发行。此诗为曾先生撰书,刊于本书首页。六十五年六月周开庆注。

  • 文章江河湖海的故事(二十五)

    来源期刊:《揚州鄉訊》 第124期  作者:凌紹祖 出版时间:1983-08-10
    关键字: 叶楚伧 记者 因病去世 黄埔江 石库门 租界 京戏

    续上期)袁世凯称帝,改任敎育总长,不就南归,为地方服务者垂二十年,与党部采不密切合作,亦不反对的态度。抗日军兴,中央与地方党部合力护送之到大后方,任参政员,卒于渝。叶楚伧字小凤,淸季自民报起至民国十六年北伐成功,始终以记者身份,鼓吹革命。国府定都南京后,历任国民党中央党部宣传部长、祕书长、江苏省政府主席,抗战胜利后,充东南宣慰使,甫抵上海,因发病而卒。据狄君武先生说,当时因为天气变化,穿的衣裳太多,未及时注意,乃受热而致感冒不治。我们在苏州工作的期间

  • 文章侵略中国战线从军记者的证言

    来源期刊:《阜寧人》 第5期  作者:謝鼎  出版时间:1987-01-01
    关键字: 《侵略》 日本记者 日军罪行

    侵略是一本小册子,作者名小俟行男,是日本讀賣新聞的特派員。每一報社隨軍都設有總局支局,凡戰地報導必經支局核定,方能發回國內見報。近年來日本中學歷史敎科書將侵略中國竄改爲進出中國,我國和亞洲許多國家都提出抗議。作者出於正義感,依據他自己五十册從軍記事本與剪報,寫成這本小册子,名爲侵略。小俟行男於二十七年元月十三日方到上海,在南京淪陷後一個月。所寫的報導都是戰後狀況。後隨東京部隊經通楡路到阜寧,沿途無戰鬥,爲寫報導,又要通過檢査,只有隨便寫了,請看:「阜寧在...

  • 文章谁是中国的新闻记者

    来源期刊:《河北平津文獻》 第13期  作者:王洪鈞 出版时间:1987-01-29
    关键字: 新闻专业 新闻记者 办报 民主思想

    的重要体系,究竟两报对我们的社会发展发生了些什么影响?两报对国家目标的达成,应该作怎样的贡献?更进一步说,两报对我们的子孙将传承一些怎样的文化价値?这就是决定「谁是中国的新闻记者?」的关键问题!二 谁是中国的新闻记者?(一)亦即中国新闻专业之探讨。(二)新闻记者必为专业者吗?抑仅为一种商业(无须寄以社会性的期许),甚至仅为一种行业(Trade)?新闻记者自非行业,亦非纯为工商业,但是否必为专业?在西方亦被列为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以美国为例,尽管新闻学术界及公益

  • 文章第二次出川記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126期  作者:毛一波 出版时间:1973-02-01
    关键字: 香港 行程 记者生涯 送别诗 治平中学

    在重庆山城度过一千六七百个日子的马车马般生活,人已确实有㸃疲累了。算是静极思动吧,乃有香港之行。想到民国二十一年「一二八」上海之役以后被迫返川的情景,又想到四年来的记者生涯和粉笔工作,不论有多少朋友关怀着,甚至劝阻着,我仍是不能不走。那在民国二十五年国历的十二月之初。事前我到民生公司拜访刘泗英和宋师度两先生,他们都是我读川南师范时的先辈。他们对我很帮忙,买统舱票,坐房舱位。于是一家三口,决定乘民权轮东下。临行之前,治平中学的拾名(祝世德)有几句送别的诗

  • 文章一位大陆的记者所写的宝岛台湾采风录

    来源期刊:《河北平津文獻》 第36期  作者:劉伯強 出版时间:2010-02-01
    关键字: 大陆记者 宝岛台湾 采风录 绿色家园 传统文化

    注:鹿港辜振甫古宅)这位记者先生游历中华民国台湾仅有六天时间,但其所见所闻台湾各地之人文、生活、社会秩序、风土人情、名胜古蹟等。写出很多称赞的话,我们不能以此自满,应将优点继续保持与发扬光大,更应进一步创新各项建设,以使莅临台湾旅游之大陆同胞一饱眼福,不虚此行,永远怀念,还想再来。摘录多彩的宝岛—台湾于后。当「马可波罗」号邮船在深蓝色台湾海峡划出一道洁白的浪花,金门在从记者视野中渐行渐远。再见了,宝岛!短短的六天,尽管无法触摸你的全部,但这延绵的航迹

共20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