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萧县共返回82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江蘇各縣市志略

    来源期刊:《江蘇文獻》第3卷 第22、23期  出版时间:1972-11-16
    关键字: 萧县 方志

    萧县沿革古萧国,春秋时为宋之萧邑,秦置萧县,汉置县属沛郡,晋因之,南朝宋为沛郡治,北齐废郡,改县曰承高,隋改曰龙城,又改为临沛,寻复曰萧县,唐属河南道徐州,宋以河决移治今治之西北,金属山东西路徐州,元属归德府徐州,明属南直隶徐州,万历间又圮于水,始徙于今治,淸时属徐州府,民初直隶于省,旋受辖于徐海道,北伐后属第十二行政督察区,胜利复员行政督察合并为九区后,属第九区。疆域东界铜山县,南界安徽宿县及灵璧,西界砀山县及河南永城县,北界铜山县及丰县,东西距五十五

  • 文章鄉諺數則

    来源期刊:《蕭縣文獻》 第19期  作者:李祥漢 出版时间:2002-01-01
    关键字: 萧县 谚语 邻居

    一、遠親不如近鄰。一、嘴上無毛,辦事不牢。一、有錢難買早知道。一、不聽老人言,吃苦在眼前。一、人老彎腰把頭低,樹老焦梢葉子稀。一、鄉裡人不識貨,單檢大的摸(拿)。一、寧吃飛禽四兩,不知走獸半斤。一、啞巴吃扁食(水餃),心裡有數。一、這山望著那山高(人常不滿現狀)。一、前有車,後有轍(做事有軌跡可循)。一、幹啥說啥,賣啥吆呵啥(守其分,盡其力)。一、高燈矮亮(燈高可以照到較廣的矮地方)。

  • 文章還鄉有感

    来源期刊:《蕭縣文獻》 第12期  作者:張忠語  出版时间:1995-01-01
    关键字: 萧县 探亲 随感

    反难能。因想四十多年的岁月,历尽了艰难险阻,尝遍了炎凉情伪,餬口四方,家园何在呢!年来海禁渐开,同鄕回去探亲的,省墓的,日益增多,古语谓:人情同于怀归兮,岂穷达而异心。于是便于去年九月廿五日,约同振基弟,跟随晁君孝思鄕兄的向导,经香港转南京,再乘火车,由徐州、萧县,终抵家门,来去十余日,眼所看,耳所听,全都非复旧观了,眞是「所见无故物,焉得不速老。」境全变了,人已老了,抚时感事,不胜唏嘘,仅将乱离迄今,所经历的境遇,作为雪泥鸿爪的槪述,留供日后追忆回味

  • 文章萧县古蹟集锦

    来源期刊:《蕭縣文獻》 第13期  作者:王中立  出版时间:1996-01-01
    关键字: 萧县 古迹 简介

    界。扶阳故城汉置县,为韦贤侯国,后汉省。见沿革爵封表。(寰宇记)扶阳城在萧县西南六十五里,(一统志)在萧县西南。杼秋故城汉县,东晋废。见沿革表(寰宇记)在萧县西七十五里。(后汉书盖延传注),杼秋故城,在今徐州萧县西北方。(方舆纪要)在萧县西七十五里,又云,在砀山县东六十里。按(一统志)杼秋故城在砀山县东,又兼存寰宇记说,盖当萧砀错壤,考两县疆域,萧居砀东南,砀境东五十里,至侯家口界萧,萧西北至唐家砦九十里界砀,以道里记之,故城当入萧境,或云今其地为吴家丛林砦

  • 文章

    来源期刊:《蕭縣文獻》 第15期  作者:道生  出版时间:1998-01-01
    关键字: 萧县 简介

    家鄉莊外有一菜園,園中有井以作飮食灌溉之用。井上裝置轆轤,上繞綆以用取水之。綆古書亦以䋁字(音耿)弔水用的繩。俗語綆短汲深。喻職責重大而才力不勝,有如綆不可汲深井水。元、農書有記載:「綆,郭璞云:汲水索也。易井卦:汔至亦未繘井」。目關而東,周洛韓魏間謂之絡。關西謂之繘。綆或作䋁。俗謂井索下係以鉤,今汲用之,家必有轆轤,爲綆設也。詩云:惟井有綆見于易,綆八卦辭名以繘。人間鑿飮安可闕,懸缶至今無止日。物本無情偶如智,用舍以時存曲直。正忠湔滌此心塵,汲引須憑一...

  • 文章

    来源期刊:《蕭縣文獻》 第15期  作者:道生  出版时间:1998-01-01
    关键字: 萧县 简介

    缶(音否)瓦器。小者汲水,(比卦)。大者樽酒,(坎卦)。樂者可鼓歌,(離卦)。元、農書有記載:『缶,汲水器。左傳:宋(前五六二年即襄公九年)』灾(災)。樂喜爲政,具綆缶(備用防災)。杜注,汲器。爾雅疏云,比卦初爻,有孚盈缶。注云,爻辰在木上,値東井,井之水,人所汲用。缶,楊惲(漢宣帝時任爲郎,後封平通侯)傳曰,田家作苦,歲時伏臘,烹羊炰羔,斗酒自勞,酒後耳熱,仰天擊缶,而呼烏烏。應劭(東漢人)曰,缶,瓦器也。今汲器用瓦,亦缶之遺制也。詩云:缶名在卦著乎易...

  • 文章重印縣志未及刋載同鄉通訊錄

    来源期刊:《蕭縣文献》 第1期  出版时间:1984-02-01
    关键字: 萧县 同乡 通讯录

    住址異動同鄕通訊錄

  • 文章萧县蒸槐芽

    来源期刊:《江蘇文物》第2卷 第4期  作者:沈美雲 出版时间:1978-10-10
    关键字: 苏北 萧县 槐芽

    過了年,打了春,睡了一個冬天的大地醒來了,她喚起了萬物;於是草木萌芽,江水溫暖,隨着和風,吹囘了自南方歸來的燕子,這正是蘇北居民吃槐芽的時候。蘇北一帶,柳、槐最多,塘左溝右,庭前宅後,到處成蔭,柳芽可食,槐芽更佳,味美而富營養,是居民最喜歡吃的一種免費食物之一,那兒的人們,不管老少,沒有一個不喜歡吃的。槐樹分爲兩種,一爲楊槐、一爲土槐;楊槐味苦,土槐味甜,槐樹秋冬落葉,逢春發芽,滿樹嫩綠。土長在那兒的村婦,三、五成羣,分別取過一支長的竹竿,竿頭上綁上一把...

  • 文章萧县概述

    来源期刊:《蕭縣文獻》 第11期  作者:孟繁超  出版时间:1994-01-01
    关键字: 萧县 历史 溯源

    萧县于我国春秋时为「萧国」,后附庸于宋。自秦汉以来,历代均建制为县,故吾萧县由来久矣。萧县位于江苏省西北隅,与铜山、丰县、砀山及河南之永城、安徽之灵璧、宿县为邻。全境狭长,状如琵琶。山川秀丽,平原广敷。古蹟灿然,贤良辈出。诚朴敦厚,勤奋宽容。风行草偃,蔚为习尙。民国二十七年前,县政斐然。二十八年后,抵御日寇,保衞家鄕,英烈事蹟,史册昭昭。三十八年,世局丕变,吾萧鄕亲来来台者众。经集议筹组同鄕联谊会,每年春节分区集会,团拜祭祖。藉敍鄕情,而敦鄕谊。兹以政府

  • 文章家鄕話

    来源期刊:《蕭縣文獻》 第11期  作者:芈復培  出版时间:1994-01-01
    关键字: 萧县 方言 简介

    裤裆。」——警惕儿童语。△「三斤鸭子二斤嘴。」——重在嘴讲,不做实事。△「追(断音)一奔(崩音)子。」——追一段路。△「大建(晋音)、小建,五年二闰。」——阴历大建卅天,小建廿九天,五年有两个闰月。△「人老了三不才:见风眼流泪;尿尿湿了鞋;放屁屎出来。」——多指有病态者言。△儿歌:「骑马顚顚,跑到萧县萧县囘来,骑个大毛驴(轻声)来!」

共82条记录 1/9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