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菜馆共返回6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一位外省籍的人士談:福州的可愛

    来源期刊:《闽聲》 第34期  出版时间:1969-07-15
    关键字: 菜馆 戏台 浴室 住宅

    福建全境多山,人口集居沿海。漳、泉、涵江等地,在北宋時代就已是非常繁榮的貿易港了;可惜與內陸交通不便,終於落後,最多只像個江南的二、三等城鎭而已。厦門島面積太小,而且精華全在鼓浪嶼。眞正够得上現代化都市條件的,只有省會福州。抗戰勝利後,筆者隨同服務機構抵達福州,奉命候船來臺。不料當時的臺灣長官公署不表歡迎,我們只得在福州靜候折衝,意外得閒一住數月。記憶中,福州有三大特色,最値得懷念。第一是「吃」,福州人講究吃,眞可說是全國聞名。彼時,日軍撤退未久,南臺滿...

  • 文章新移民的樂園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178期  作者:文嬋  出版时间:1983-05-01
    关键字: 移民 难民 菜馆 诗句 思乡

    了。现在的新移民,舒舒服服乘了飞机,像天上飞来的神仙一样,他们带来了才华和智慧,学识和资金,开创他们的事业的乐园。蒙脱雷派克的兴起,就是一个事实。中华民族早期移民的刻苦,及今日移民的干炼精神,都是可欣可慰的。我每当走在这条街上,街道上是这样的拥挤热闹,这么多的中国脸孔。笑咪咪似曾相识,但又陌生的互相一瞥。我被弄得糊涂了,是不是囘到了国内?菜馆之多有点像香港,但又不是,因在香港说的是广东话。有位朋友说:「住在蒙脱雷派克,像住在台北一样,就叫这里小台北吧!」我有一次

  • 文章溯上海的西菜

    来源期刊:《浦東》 第31期  作者:陳定山 出版时间:1983-01-15
    关键字: 上海西餐 西菜馆 华懋饭店

    台湾全省有豪华的西菜馆,昔日大陆,祇上海、北平有西菜。最早上海称「番菜」,后称「大菜」。大,上海人读如「大,大马路读如(度)马路。称英租界为大英(读如大),而称大人为(度)人。于是「大英大马路谓大人吃大菜」,成为最发噱的上海话。上海最老的西菜馆为「密菜里番菜馆」「谦记番菜馆」皆在法租界大马路外滩,民国伊始,即不复见。继起者以四马路岭南楼、万家春、一枝香为最早。皆标名为番菜馆。民国五年,孔子后人游沪观光,登「万家春」番菜馆赋诗,有「汽笛篷篷叫鬼车,万家番馆

  • 文章憶故鄕的蠣黃—蚵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100期  作者:—陳慎之 出版时间:1976-10-01
    关键字: 蛎黄 菜馆 美食 海鲜 回忆

    在台北市我们浙宁帮菜馆,占比例很大,多有装修得富丽堂煌的,菜式当然以宁波菜为主,间有掺新式食谱,采取各地菜式所长而变化。但我们宁波所常吃的美味蛎黄独不见上枱采用。我来过台北十余次,在圆环飡室祇见台胞用蚵(即蛎黄)用蛋,在平面镬炒之,调味得不甜不咸,不合外省人口味,多数未去再吃。在卅年前,我们宁波人在天气愈冷的时候,愈喜欢购蛎黄吃,在热煖锅中烫冻蛎黄,撨些酱油羌花下酒,非常美味。如欲炒蛋,则须淸水洗后,用筲箕把它摊开,放在当风吹乾,然后用打过之蛋,一起炒之

  • 文章济南有名的菜馆及小吃简介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11卷 第4期  作者:趙珍卿  出版时间:1986-03-20
    关键字: 济南 菜馆 小吃 地方特色 美食名产

    济南为山东省会、政治中心,交通便利,商业繁盛、山明水秀,为全国有名的都市,对于吃的方面,尤为考究。济南菜有代表北方菜之声誉,兹将有名的大菜馆及小吃简介于后。济南最有名的大菜馆,在商埠首推泰丰楼、百花村,姜家池的汇泉楼,在城内当属燕喜堂、中兴饭庄、厚德福三大菜馆。这几家菜馆,都有自己拿手菜,例如泰丰楼的汤菜(汤抱肚),百花村的红烧鱼翅,汇泉楼的活鱼三吃,燕喜堂的奶汤全家福,中兴饭庄的鱼翅红烧鸽子蛋,厚德福的九转红烧大肠、奶汤菜花。济南最古的一家菜馆要算同元

  • 文章「吃的藝術」在昆明

    来源期刊:《雲南文獻》 第1期  作者:張和人  出版时间:1971-12-25
    关键字: 昆明 抗战后方 饮食事业 小吃菜馆 地方美食

    的过桥米线,遍处焖鸡饵,(米做的饵,形同上海年糕而稍大)小锅卤面等……昆明大东门迤绥靖路的东月楼,楼上楼下,可以摆四十圆桌,枱布漂白,内外整洁,服务周到,数十年如一日。加上他的最拿手名菜四种:1.锅贴乌鱼,用火腿片夹乌鱼片油炸成圆块佐以小馒头,2.酱制鸡腿,3.椒麻鸡(冷盘)红烧鸡踪菌,有时也用虎掌菌或金钩玉兰片来代替变换,因为新鲜的鸡踪菌,要雨季才有生产的缘故。若遇有宴会,仍照其他大餐舘一样,备有味道极为鲜美蒸炒炖烤之类的大菜。排场虽不像万钟街的海棠春那么大

共6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