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草药共返回7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細説甘草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13卷 第4期  作者:王輔羊 出版时间:1997-08-01
    关键字: 甘草 学者论述 草药 中医

    甘草,英名Licorice,學名Glycyrrhiza glabra L,又名甜草、甜甘草,藥草名也。淮南子·覽冥篇:「夫地黃主屬骨,而甘草主生肉之藥也。」急就篇·四:「牡蒙、甘草、菀、藜蘆。」唐顏師古注:「甘草,一名蜜草,一名蕗,一名蘦,一名大苦。」根莖入藥,性平和味甘,能和百藥。參閱政和證類本草·六·甘草。蘦,草名,似葵,葉可食,爾雅·釋草:「蘦,大苦。」注:「今甘草也,蔓延生葉,似荷青黃,莖赤有節。」漢劉向撰的別錄把甘草稱為蜜甘、美草、蕗草、國老。南朝梁的大醫家陶弘景曰:「此草最...

  • 文章哈喇杯的傳奇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86期  作者:康健  出版时间:1975-09-01
    关键字: 哈喇杯 郎中 小贩 草药

    哈喇杯」是甚么东西?我想旅台鄕长们,年龄至小在花甲以上者,可能有见过听到者。吿则,不用说,见过者绝无仅有,听到者也是凤毛麟角。至于年靑的诸位鄕长们,既乏看过,又乏听到,提起此名,茫然不知,自可断言。卖草药小贩,各省多有,而以台湾为最多,街头巷尾,可以时常见到肩挑草药的小贩,沿途叫喊,但他们不为人治病,你需要甚么名称的草药,他就给你甚么。常听到本省同胞谈起,草药中有一种名「仙草」者,治高血压,有一种名「大风草」者,治慢性盲肠灾,均颇奇效,殆所谓「单方一味

  • 文章雲南白藥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13卷 第6期  作者:張成芳  出版时间:1997-12-01
    关键字: 云南白药 草药 止血

    驰誉大江南北数百年,专治止血疗伤的云南白药,究以何种生草研制而成?讳莫如深莫衷一是。笔者曾读某先贤笔记,据谓:滇人有姓曲者,雁行六,不知其名,人皆曲六呼之。家贫无以为生,常年入深山采草药糊口。一日观野白兔,偷龁其囊中摘采草药,挥之不去,怒用采草药铁铲击之。创其足,血流如注。野白兔,蹒跚窜入草丛中。曲六随潜窥视。见野白兔仓觅草木植物疗治,流血顿止。嗣续寻其他生草多种,龁毕竟遁。越日,曲六如往常入山采药。复见野白兔,又偷龁渠囊中生草药。曲六视之,正是昨日受创

  • 文章平魯瑰寶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83期  作者:趙璞 出版时间:2014-01-01
    关键字: 吸麻芽 中草药 毒草 救人济世

    的一种新药。俗称吸麻芽,状似龙珠草,茎干方形,高三尺许,叶润嫩而菊形,叶之周边长有二、三公分长之茅刺,刺尖锐利光亮,为剧毒之尖端,全株呈绛黄浅褐色,茂盛壮观。触及者则苦不可堪,未闻解法,需三、四小时后,毒消自愈,故谓之毒草。另一方面,凡知此草有特殊功能者,若患肿瘤恶疮时,必拔用此全草治疗,先将草之上段(1/2),见石或铁质之臼杵将切碎之毒草捣成膏泥,敷于肿痛疾处,麻痛即止。继之将草之另一段(1/2),用陶瓷壶或锅将干净细白布小条煮过待用。每隔二、三小时,敷换膏

  • 文章惠泉山·石門·異草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1期  作者:梁溪 出版时间:1969-05-20
    关键字: 惠泉山 头茅峰 二茅峰 草药

    上月遷居,整理舊報紙時,偶於數年前的中央日報上,發現本篇描述家鄕的文章,作者署名梁溪,諒亦爲旅臺同鄕無疑,因此轉載本刋。 —編者—

  • 文章端节的草药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84期  作者:佚名 出版时间:1975-07-01
    关键字: 端午节 草药 雄黄 苍术 白芷 风俗 传说

    艾和菖蒲,在近端午节的时候可以看见小贩挑着担在里巷里叫卖。一般家庭大都买来挂在门口,说是能压邪辟瘟,一直要挂到第二年才换上新的。陈艾藏着还可以作药,菖蒲与艾都列入本草,是国人久知的良药。艾焚烧起来能够驱除蚊虫。其气味颇芬香。至于挂在门口的艾是否有杀菌免疫的能力,就大有疑问了。宁波人在揷艾蒲以外,还有薰苍术与白芷的。苍术、白芷,也是中国草药,端节那天,药材店里便早包好了小包,等上菜场去买菜的主妇,及厨司们乘便买去。苍术干枯了像干橘皮。宁波人的用法是取苍术白芷

  • 文章野菜(續前)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279期  作者:方永施  出版时间:1993-01-20
    关键字: 野菜 蒲公英 食用 药用价值 草药

    的此植物不仅可吃,而且是一味草药,据本草载其苗气味甘、平、无毒,主治妇人乳痈水肿,煑汁飮及封之立消。又解食毒,散滞气,化热毒,消恶肿核、丁肿,掺牙,乌须发,壮筋骨。又白汁涂恶刺、狐尿刺,疮即愈。并引唐人孙思邈千金方中治恶刺方,孙思邈自序云:「邈以贞观五年七月十五日夜,以左手中指背触著庭木,至晓遂患痛不可忍,经十日,痛且深,疮日高大,色如熟小豆色,常闻长者论百此方,遂用治之,手下则愈,痛亦除,疮亦即痊瘥,未十日而平复如故。」眞如孙思邈所云,那是眞太神奇了。⊙

共7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