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芍药共返回5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洛陽牡丹甲天下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4卷 第1期  作者:路統信 出版时间:1992-01-01
    关键字: 洛阳牡丹 芍药 花都

    牡丹与芍药在我国花卉史上,芍药的栽培为时极早,先秦时代,诗经和山海经等古籍中均有记载。诗经郑风溱洧称:″伊其相谑,赠之以芍药。″山海经中山经记载芍药的产地称:″条谷之山,其草多芍药;句称之山,其草多芍药;洞庭之山,其草多芍药。″北山经有:″绣山其草多芍药″。在当时,梅、兰、菊、牡丹等花卉的优良品种尚未培育出来,盛行的花卉,以芍药为第一名花。牡丹是芍药的近亲,栽培的历史要的比芍药晚上了许多年。据王象晋撰群芳谱记载:″牡丹在秦汉以前无考。自谢康乐始言永嘉水际

  • 文章洛陽牡丹頌並序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8卷 第1期  作者:陳大絡 出版时间:1996-01-01
    关键字: 芍药 牡丹 药用价值 颂词

    芍(勺)药,其花茂盛,其色艳丽;名色繁多,色泽互异。其花既可欣赏,其根又可入药。主和五脏,调料良品。上古无牡丹之名,而有芍药之称。唐以后,始以芍药,称为牡丹。在(唐)开元之中,盛产于长安。自宋代起,以洛阳为第一;在山东,以曹州为显;在四川,以天彭为最。到处见国色,远近闻天香。他花皆用本名,惟独牡丹,而言其花;富有花王之誉,良有以也。李正封咏牡丹曰:「天香夜染衣,国色朝酣酒。」白居易曰:「此时逢国色,何处觅天香。」范成大曰:「欲知国色天香句,须是倚栏烧烛看

  • 文章芍药二首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0卷 第2期  作者:尹國慶  出版时间:1998-06-01
    关键字:芍药 诗词作品 格律诗

    一、芍药花开春欲狂,多情谁不惜红妆。画工难写娇憨态,骚客徒搜锦绣肠。花谱有缘修异品,草园何幸驻奇芳。风神摇曳青烟袅,一寸丹心绾夕阳。二、歌残红药萎天风,三绕花坛意未穷。谁念此身长寂寂?春归何处竟匆匆。芳菲世界偏多恨,绰约英华已是空。浊酒一杯浇块垒,醉来自舞绿荫丛。

  • 文章憶揚州(續集)

    来源期刊:《揚州鄉訊》 第123期  作者:周秋如 出版时间:1983-06-10
    关键字: 牡丹 芍药 凤仙花 传统文化 地区风俗 往事回忆

    三十七、牡丹、芍药、凤仙花扬州人爱花,有「十里栽花当种田」之喩,不论大家小户,或盆栽,或植庭院,或种花台,一年四季,姹紫嫣红,明媚艶丽,构成无限风光与高雅气质;而花之种类浩繁,兹笔者仅先就「牡丹花王、芍药花相」说起:㊀牡丹—牡丹为落叶灌木,茎高二尺许,叶为复叶,分裂甚深。夏初开花,花大如碗,有双瓣单瓣之分,色有红、白、绿、紫等数种,每在花开时,花色艶美,淸香扑鼻,因而有「国色天香」、「花中王」之誉。牡丹在扬州生长最美好的要算西门街之北,北王巷内吉祥庵中

  • 文章故鄕童年

    来源期刊:《阜寧人》 第22期  作者:劉鳴漢  出版时间:2004-01-01
    关键字: 家乡风貌 童年记忆 读书经历 牡丹芍药

    禳解全无效应。不得已请六叔祖和二伯父去江西龙虎山张天师求援,以下用家乡淮北调唱道「叔姪赶路不稍停,三天祇当两天走,两天祇当一日行,日落西山早投店,东方发白就动身,在路行程非一日,龙虎山在面前存,无心观看山中景,眞人府上诉衷情,张天师,法无边,屈指一算开珍言:你家顽童闯的祸,害得牠多年道行化灰尘,老狐难耐心头恨,从此你家不安宁,自古道,冤家宜解不宜结,眞人我愿作你们调停人,一要你,建庙常奉祀,二赐你黄符一道鎭家门。」牡丹芍药花—我家前院,一边花圃,祇种这二

共5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