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自传共返回33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自述

    来源期刊:《豐縣文獻》 第1期  作者:李振興  出版时间:1977-02-01
    关键字: 自传 教育 回忆

    民國三十七年的秋天,我帶着家人的牽掛、期望與叮囑,背起簡單的行囊,跟隨山東濟南第二聯合中學,輾轉到達了杭州;開始了我十七年來第一次遠離家鄕的流亡生活。杭州、爲浙江省會,亦爲江南名城;不僅風光明媚,氣候溫和,而且交通便利,人民殷實。置身於此,會使人覺得「上有天堂、下有蘇杭」的諺語,一點也不誇張。民國三十八年三月,天險失屛,赤禍隨卽蔓延到江南,讀書旣不可能,那也只有直接報國一途了。有人說:「從軍吃盡天下苦,也能享盡天下樂。」確實如此。名山大川,任你遨遊,寒風...

  • 文章「相思」欲靜、而山風不息!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10卷 第2期  作者:金耀基  出版时间:1978-02-06
    关键字: 父亲去世 “台湾相思” 自传

    本會會員國大代表金瑞林老先生浙江天台人現年八十二歲高齡碩望熱心公益不幸於六十六年十二月二十日因心臟病發逝世三子耀基現任香港中文大学新亞書院院長隔洋聞訊悲痛不已噙淚著「相思欲靜而山風不息」文發表父子深情躍然紙上而瑞林老先生清風高格尤為欽敬爰為轉載同申悼念之忱 —編者—

  • 文章我的父親朱鼎卿

    来源期刊:《湖北文献》 第157期  作者:朱邦健 出版时间:2005-10-10
    关键字:自传》原稿 台儿庄战役 武汉会战

    编辑先生:寄上我根据父亲「自传」所整理的家父半世之简历的拙作,请先生指敎。今年是抗日战争胜利六十周年,家父就是凭著强烈的爱国热情,和军人的天职与日本侵略者战斗了八年,大凡大的战役他都是直接的参加者,如上海抗战、杭州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保卫战等。为抗战的全面胜利作出了贡献,但他所带部队的战斗史料很难获取。于是简历只剩下「空壳」,故希望先生能给予帮助,使其能丰富起来,能有血,有肉地,展现在读者面前,准确客观地评价家父。这种请求,必定会给您增添不少的麻烦,我向

  • 文章永懷艾任遠老師

    来源期刊:《東北文獻》第32、33卷 第1、2、3、4期  作者:姚榮松  出版时间:2002-12-01
    关键字: 艾任远 人物怀念 自传集

    等教科书编审委员。民国六十八年获教育部颁「服务四十年资深优良教师」匾额。在「当代名人录」(不自见集二六六页「虚荣」类)却有一段自谦的话:「艾氏半生栗碌、饱经风霜。初为避秦,间关道路;继为家累,奔波衣食,故著述无多。」从集中编年体的「弘毅屐痕」,读到其子女在台者五人,最小的儿子艾荃生于其四十八岁之年,以当年师大教授之薪水,则不能不奔波衣食,兼课兼差,势所不免,艾师毕生清苦而又清廉,也许正是当年教授阶层的一个写照。四、艾师的自传集「不自见集」,除收八十岁以前

  • 文章往事鱗爪

    来源期刊:《棗陽文獻》 第8期  作者:孫世強  出版时间:1991-01-01
    关键字: 自传 从军往事 抗日战争

    一、初上私塾,每天挨三板我出生於烏金店東鄕孫家油坊,六歲時開始讀私塾,我們家前院有三間「學屋」,就是私塾的所在地;私塾由一位老師任教,學生有十餘人至廿餘人,都是男孩子,女孩子(如我的姑姑、姐姐)都是在屛風後旁聽,不算是正式的學生;私塾的功課不外乎是: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等等,後來換了一位新式的中學畢業的老師,也教我們算術。當時,老師在放學時,要考三個字,如果不認得,就要打手心,我在最初的兩三個月裡,懵懵懂懂的,每天都要挨三板子,可是兩三個月以後,忽然開...

  • 文章一個大學校長的自白⑵

    来源期刊:《棗陽文獻》 第26期  作者:劉道玉 出版时间:2009-01-01
    关键字: 刘道玉 校长 自传 私塾 教育

    (本文作者劉道玉鄉親曾任武漢大學校長多年。本章曾在本刊發表,但原稿多有修正。謹白)

  • 文章鐵軍虎將繆培南

    来源期刊:《台北市五華同鄉會會刊》 第3期  作者:繆培基 出版时间:1993-12-31
    关键字: 廖培南 人物传记 自传 挽联

    绮丽农村钟灵毓秀缪培南字育群,是我的族兄,也是国民革命军北伐战役获得「铁军」荣衔的第四军虎将。对敌作战时常任正面攻坚,以勇猛著称。曾继张发奎、黄琪翔为第四军军长。生于清光绪廿一年(一八九五)四月七日,卒于民国五十九年(一九七〇)五月九日,享年七十五岁。关于育群兄的家世、品性、操守、学识,和革命、抗战诸战功,报刊记载不多。民国七十七年秋天,族叔缪任梁律师将珍藏已四十年的「缪培南自传」稿一册,自台北寄来美国加州寓所。这是育群兄自撰并亲缮的原本,弥觉宝贵。兹

  • 文章华仲麐自传

    来源期刊:《貴州文獻》 第20期  作者:華仲麐  出版时间:1995-01-20
    关键字: 华仲麟 人物自传 抗日战争

    吾聞之,「傳」者,傳也,轉也,轉相傳授也。倘無可傳,何「傳」之有!余自問生平,學業無成,功業無就。霜露忽凋,草木同腐,以此抱憾,未能解憂;況乃行年八六,老病侵尋,蒿目黨國。時切憂懼,余之自白,不過如此。屈子有云:「鳥思返故鄕兮,狐死必首丘」;「懷朕情而不發兮,予焉能忍此以終古」,此又千古去國流人之心聲也。雖然,余抑何敢遠辱大命,不作一言,謹復述記憶之所及者,如次:余家原籍江西臨川,淸初避難,以行商輾轉如黔,定居黔北遵義;遵義本大邑,文風商旅極盛,先隸四川...

  • 文章「戴高翔七十自述」序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162期  作者:尹靜夫 出版时间:1977-03-31
    关键字: 戴高翔 自传 同乡会 抗日战争

    民國六十六年一月二十日,卽農曆六十五年十二月二日,爲吾鄕仁壽戴高翔先生七秩大慶,以其所著回憶錄「七十自述」一書,屬余爲序。余與先生交四十年矣,其一生功在國家之事蹟不少,據余所知,多屬不朽,余何敢辭!抗日戰爭,爲我國有史以來抗拒外來侵略時間最久,規模最大,與關係中華民族存亡震驚全世界的空前神聖戰爭。余與先生,生逢此偉大時代,並得有機會分別參與抗戰大業而迄於勝利,實有無上的光榮。今當先生七十榮慶,余亦年望大耋,老馬伏櫪,得讀鄕國老友回憶錄,不禁爲之歡欣鼓舞,...

  • 文章蓬莱寗老太太的自传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1卷 第1期  作者:愛達·蒲露特 賈祥久  出版时间:1975-06-20
    关键字: 人物传记 自传 蓬莱 人物回忆

    本书原名「汉家女儿——一个中国女工的自传」。原作者IdaPruitt为美国人,于民国二十年代旅居北平,为了研究我国的风土习俗,特请了一位蓬莱籍的甯老太太为之讲述,每周三次,历时两载。甯老太太生于淸同治六年(一八六七),曾身经两次中日战争,阅历甚丰,举凡有关蓬莱的风俗习惯,生活型态,山川人物,鄕里传说,无不尽以相告。作者以通俗的文字,生动的笔调,一一笔之于书,不仅具有浓厚的文学气息,并对研究中国社会及风俗,亦有重大的贡献。此书在一九四五年由耶鲁大学出版部

共33条记录 1/4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