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纪念碑共返回47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長沙會戰碑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16卷 第2期  出版时间:1986-06-30
    关键字: 长沙会战 薛岳 纪念碑

    伊古已來一戰而決國命者有之矣未有一戰而係世界之禍福者也有之自長沙會戰始………………………………………其辭曰危而能安亡而能存直破歷史之成例而橫制太平洋之狂瀾此皆我 總裁之勝算兮薛長官能秉承勿愆日居月諸倏忽三年六種震動而我犄角於其間翔風兮變楚民族兮開元比浯溪兮作頌永巍兮極天國立中山大學敎授梅南泗水文學館館長古 直撰文國立中山大學敎授梅南泗水文學館名譽館長黃枯桐書丹國立中山大學敎授梅南泗水文學館館友候 過篆額梅南泗水文學館館友華僑古秀階陳篳林鄭道南古漢宗吳劍輝...

  • 文章華盛頓紀念塔中徐繼畬先生「瀛寰志略」碑文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6期  作者:陳如一  出版时间:1975-07-01
    关键字: 华盛顿纪念碑 徐继畬 生平

    作者簡介:浙江鄞縣人,美國密西根大學研究。曾任中國文化學院副敎授,現任敎育部訓育委員會專任委員。

  • 文章(特載)重慶中學建國起義紀念碑記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2期  作者:朱之洪  出版时间:1962-10-01
    关键字: 重庆中学 纪念碑 历史纪念

    一于府中学,曰蜀军起义纪念碑;一于朝天观,曰蜀军光复纪念碑;一于都督府,曰蜀军成立纪念碑。蜀军开府在今商业廛,淸时行台;朝天观者,城议事会,淸吏缴印投诚于此;府中学旧校,即城北东川书院,移建近郊。今二十五年,丧乱既更,朝市变迁,往事遗蹟,知者仅也。去年冬,余归自五台,重庆中学今校长龙文治君,籍民党,共和初又肄业斯校,深恐校史光荣,历久而湮,拟勒石题名,传之方来,以余与斯役,不可无纪。余老病,屏谢世事,重龙君之请,追维二十五年之间,利钝成败,故旧死生,俯仰

  • 文章抗戰勝利紀功碑文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2期  作者:張羣  出版时间:1962-10-01
    关键字: 抗战胜利 纪念碑 碑文

    二十六年七月七日盧溝橋事變起,國民政府西遷入蜀,重慶建爲陪都,巍然繫中華民族命運之樞機,爲國際觀聽所屬集。日軍席五十年儲蓄之力量,傾孤注於一擲,中國局勢,履瀕危迫,而根本迄不動搖。戰爭之第四年,日本遷怒樹敵,兇燄益張,奇襲珠港,肆擾海南。亞洲之戰爭旣與歐洲合流,中國遂自獨力作戰之孤軍進而爲民主陣線遠東之一翼。嗣此義德先後瓦解,日本亦勢蹙力竭,終于僨蹶。在此八年之中,國際輿論,目重慶爲戰闘中國之象徵,其輝光實與歷史同其永久。洎戰爭勝利,國府還都之次年,重慶...

  • 文章錢塘許積厚軒老屋原址紀念亭碑記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29卷 第2期  作者:許晏駢 出版时间:1997-02-10
    关键字: 许氏 家谱 宗族 纪念碑 原址

    我族橫河橋故居始築於明季,近以市政建設之需要而拆除,承市區政府及園林文物管理局、房屋開發公司爲樹碑以資紀念,意至善也。工旣竣,謹簡述我族史蹟,動石以示後昆,文曰:我族源出高陽沈氏,始祖王雲公生於一四八〇年,卒年五十七,二世祖春園公自幼失怙,賴表姑丈杭州許魁撫養敎育,乃易姓許氏入籍杭州,此我錢塘許氏之所由來也。我族自始祖起,歷代積功累仁盛傳於里,四世祖遯庵公因諄諄吿諭子孫,永毋負先人所積之厚,六始祖萍影公嘗謂:死獄求其生,生獄求其輕,如能以救人利物爲心,孰...

  • 文章一方碑繫萬民心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7卷 第3期  作者:張景堯 出版时间:1995-07-01
    关键字: 孙中山 孙中山纪念碑 孙中山传略 奉安纪念碑

    乡长马克山先生转来一份珍贵资料,说是有位张景尧先生返乡探亲,在山西省长治巿,抄回再现的「孙中山先生奉安纪念碑」拓本,并附有说明。按长治巿(古称潞安州)与我豫北林州巿(即林县),为近邻。同属太行山区,两地人民关系密切。 国父于民国十四年病逝北平,十八年奉安南京中山陵,而偏远的长治当时亦为之立碑纪念,足征国人对 国父之崇敬无远弗届。国家统一之契机于此可见。——编者

  • 文章胡伯玉將軍紀念碑記

    来源期刊:《陝西文獻》 第34期  作者:兪大維 黃杰  出版时间:1978-07-15
    关键字: 胡琏 人物纪念 纪念碑 人物事略

    將軍名璉,字伯玉,民國前五年農曆十月十一日,生於陝西華縣。少懷大志,投筆從戎,畢業於黃埔軍校第四期。追隨總統蔣公,參加北伐、剿匪、抗戰、戡亂諸役。身經百戰,屢建殊勳。以功累升師長、軍長、兵團司令官、金門防衞司令官、福建省政府主席、軍團司令、陸軍副總司令、駐越南大使、總統府戰略顧問,晉一級上將。並榮獲頒靑天白日、寳鼎、雲麾、忠勤等勳章。將軍治軍,有古名將風。德威並濟,部衆咸敬愛之,故樂爲之用。其用兵尤以機謀勇敢稱。民國三十二年鄂西石牌之役,痛殲來犯之日軍,...

  • 文章開平縣司徒氏抗日七烈士碑記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16卷 第3期  作者:李鑄靈 出版时间:1986-09-30
    关键字: 抗日七烈士 开平县 纪念碑 碑文

    僑鄕四邑,在抗日作戰期間,各縣各鄕英勇抵抗之表現,實居其首,而在不斷抵抗過程中,在時間亦最長,開平騰蛟司徒煦等七烈士,其盡忠殉難事蹟,更爲驚天地而泣鬼神,此碑記爲從化張鏡黎先生所撰,詳述當地形勢,與作戰始末,誠可讀之作也。尤以現今日本纂改歷史,否認屠殺,故特錄此碑文,以確證日軍之醜惡暴行,於面臨敗降前夕,仍用野蠻手段,背違國際公法,擅放毒氣,致七烈士被毒烟薰暈,慘被戮刑碎屍棄野之經過。緣我國抗日作戰,自民國廿六年七月七日爆發而展開,當時粤省部隊,僅有五個...

  • 文章西南联合大学纪念碑碑文

    来源期刊:《河南同鄉》 第97期  作者:·馮友蘭撰文聞一多篆額 出版时间:1998-01-03
    关键字: 碑文 纪念碑 张伯苓 杜甫

    中華民國三十四年九月九日,我國家受日本之降于南京。上距二十六年七月七日盧溝橋之變,爲時八年;再上距二十年九月十八日瀋陽之變,爲時十四年;再上距清甲午之役,爲時五十年。舉凡五十年間,日本所鯨吞蠶食于我國家者,至於悉備圖籍獻還。全勝之局,秦漢以來所未有也。國立北京大學、國立清華大學原設北平,私立南開大學原設天津。自瀋陽之變,我國家之威權逐漸南移,惟以文化力量與日本爭持于平津,此三校實爲其中堅。二十六年平津失守,三校奉命遷于湖南,合組爲國立長沙臨時大學。以三校...

  • 文章别廷芳先生纪念碑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卷 第7期  作者:黃寶實 出版时间:1970-07-01
    关键字: 别廷芳 人物事迹 纪念碑

    小引:「傳記文學」第十六卷第四期有王撫洲:「路不拾遺夜不閉戶記宛西」一文,涉及別廷芳香齋先生事蹟;因翻行都日記,得別先生紀念碑文,署名參謀部故次長白崇禧健生將軍,執筆者則當時第五戰區司令部秘書臨川周鏡吾也。是文載三十二年一月六日重慶中央、掃蕩日報聯合版。其年末,余于役桂林,周君任桂林市政府秘書(市長蘇新民),因友人之介,與鏡吾數飮桂林三花酒。是文流傳恐不甚廣,因錄之,以充實王文,且彰潛德!豫之宛,界于陜鄂,萬山叢焉,地險而匪盛。淸末以來,盜魁孫玉璋、老洋...

共47条记录 1/5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