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精神文化共返回5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寒梅種心田凌厲冰霜節愈堅

    来源期刊:《福建雜誌》 第5期  出版时间:1983-03-01
    关键字: 梅花 精神文化 历史文化

    梅花凌寒耐雪,冠冕群芳,堅貞剛潔,尤足矜式,其三蕾連枝,自可取喩三民主義,花開五瓣,並以象徵五族共和,選爲國花,允稱適當。「聯合副刋」刋有阮文達之「梅花—凌厲冰霜節愈堅」一文,冩來絕佳,玆予轉載於次:「一曲「梅花」,在海內外的各種不同集會中常會使與會的炎黃子孫情緖高張;「梅花」之被定爲國花,雖在五十三年始經行政院核定,但梅花被視爲國花,則由來已久。胡伯玉將軍所著「出使越南記」一書,談到移殖南越近三百年的「明鄕人」,迄越南淪共前仍有「明鄕嘉盛會舘」的組織。...

  • 文章人傑地靈話江西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98期  作者:楊衍畦 出版时间:2004-11-01
    关键字: 江西 历史名贤 地方文化 人才 精神文化

    瑞金 杨衍畦江西古称「文献之邦」,又称「文章节义之邦」,江西人善于写文章,不仅历史悠久,而且富有盛名。据硏究江西历史的学者统计,自唐代以来,江西一一〇〇〇余人中进士,四十六人中状元;自汉代以来,有五〇〇余人上列传,四十八人任宰辅。还产生了许多巨匠宗师,仁人志士。历朝历代,他们留下了大量文献,从东汉至清代,累计各类文集达万部,这是一笔巨大的精神文化财富。江西的古代文化,尤其是宋元明和清前期的七〇〇多年间,无论是儒道佛文史哲,是科技经济思想方面的许多领域,都

  • 文章從國史編纂説到地方文獻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147期  作者:毛一波 出版时间:1974-11-01
    关键字: 国史编纂 地方文献 史记 社会文化 精神文化

    话又说回来,中国的社会文化或精神文化中,也的确有过「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之处。只就地方文献来看,现在还存在着一些各地方大同小异的民俗,何以小异?那就是「橘逾淮而枳」的说法了。因为一方一俗,其古今有异者,乃其转变演化的结果。譬如江浙有徐文长的故事,四川有安世明的故事,台湾则有邱罔舍的故事,其间的传说相类,而人名或物事就变了。又如各种礼仪,其行事的主题相同,而形式多有差别。这是现象的比较的问题,而非本质上的根本差异。就现有的地方文献说,各地志书、丛著、杂记

  • 文章「台灣文化源流」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148期  作者:楊西夫  出版时间:1974-12-01
    关键字: 台湾文化 毛一波 民族文化丛书 精神文化 物质文化

    以下依序分为物质文化、社会文化、精神文化三个专章。有典有据,详哉言之。自然,他所根据的,多是成说,如原书第一章论文化内涵,就直接采用芮逸夫敎授的见解。论述自然环境,不免与林朝棨、马廷英两敎授的论文有关。论述史前文化,更牵渉到宋文薰、石璋如、凌纯声、张光直诸敎授的考古学和民族学的硏究。至于移殖史方面的参考资料,渉及中日文献与人士尤多(如石原道博、方豪、曹永和、卫惠林、戴炎辉等氏的著作)。原书第二章论物质文化,内含飮食习性、衣服被饰、居处建筑、生产方式四节,所说

  • 文章九江碼頭文化的變遷演進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237期  作者:崔若林 出版时间:2014-11-15
    关键字: 沿江产业发展 水运经济发展 交通重要性 走出九江 外地人安居 经商传统 商业文化 精神文化 社会形态 经验教训 动态开放 黄金水道 黄金效益

    重要的条件。清道光二十年(1840)鸦片战争后,九江有不少店铺享有盛名。咸丰三年(1853),城区建起九华门、大巷口、张官巷、四码头、大码头等5个码头后,即有经营布匹、京广洋货、酒楼、茶栈、机关转运等11行业的店铺100余家。可见,商业文化与农业文化的融合,在当时是社会进步的一个重要标志,亦是九江码头文化先进性的本质所在。在精神文化方面,九江踞于吴头楚尾,吴越、荆楚文化是九江码头文化的基因。随着码头的日益拓展和经济文化交流,中原、江浙、齐鲁等地文化的传入和交融

共5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