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籍贯共返回29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原籍陜西,實為河南的大詩人——香山居士白居易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45卷 第3期  作者:趙心鑑 出版时间:2013-07-01
    关键字: 唐诗 白居易 籍贯

    山上祀之,曰香山庙,并以名山也。」庙内有清咸丰年间碑文记载:「相传太傅流寓于洛,以陶冶教导民,民享其利,故立祠祀之。」现庙已毁,尚存碑刻数方。香山附近,今仍设有陶瓷厂多处。可见白氏非常关心当地人民生活,并提倡、发展制陶工业,改善人民生活。伍、白大诗人的籍贯:白氏的高祖是大原人(山西),曾祖父迁居下邽(陜西渭南县东北),祖父及父亲游宦各地,做到县令郡佐。白居易则是西元七七二年出生在郑州新郑县(河南),十五岁在苏、杭二郡活动。二十九岁登进士第,唐穆宗长庆二年

  • 文章洛阳名贤功业籍贯分辨并言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9卷 第5期  作者:史梅岑 出版时间:1977-05-25
    关键字: 洛阳 籍贯 县域 沿革

    方志体例不一,形式亦多。一般县份,纵有沿革变化,在名称上,不会有繁复错综之现象。洛阳则不然,不惟辖区广,变化多,名称亦有繁复难辨之感。寖假令人舍置不问,而至沦胥以没之程度。不仅在念史上已有破绽露出,近代历史学家,对中华民族文化发祥地古都洛阳人物籍贯隶属,更有恍忽迷离不知所归之感觉。约略分析归纳如左:一、即以淸代及民初而言,洛阳县含有旧谷城、河南、寿安、伊川、伊阙各县之地。二、河南县犹有宜迁、合宫等县变名。河南故城在天津桥南,名故城村,一言而为天下法的韩文

  • 文章曾文正公籍贯之辨

    来源期刊:《湖南文獻》第9卷 第2期  作者:莫疇 出版时间:1981-04-15
    关键字: 曾国藩 籍贯考证 湘乡 衡阳

    世尽知曾文正公(国藩)为湖南湘鄕人,而不知曾氏固湖南衡阳人也。今湘阴李树功将军知之,况湘鄕人与衡阳人耶?爰为之辨。湘阴李树功(运成)上将,接第八任宪兵司令时,循例,逐日宴请主要幕僚。第一日,予与焉,李氏谓予曰:尔读书人,当知曾文正公之眞实籍贯?予曰诺,但不辨。李氏曰:不辨,不足破天下之惑,更何以信后世?予得以申其说:曾氏固衡阳人也,惟家在衡阳、湘鄕接壤处,且衡阳口音少,湘鄕口音多,故疑为湘鄕人,实际衡阳人也。少时,与予三叔曾祖穆亭公,共读于衡阳小西门外易

  • 文章虞姬籍贯之商榷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19卷 第1期  作者:陳葦  出版时间:1977-03-01
    关键字: 虞姬 籍贯 历史研究

    拜读海州文献季刊十七卷四期「对虞姬之硏究」,十八卷三期「虞姬之传说」,十八卷四期「关于虞姬之姓虞名虞之我见」,三篇宏文,咸以「传说、据闻」来解释历史,似欠妥适。兹为澄清起见,乃引用史书,以就敎于两岸之鄕邦硕彦,以发扬「海州文献」之精神。史载西楚项羽自为诗:「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美人和之:「汉兵已略地,四面楚歌声,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诗见楚汉春秋—汉初陆贾撰)史记和汉书,均未记虞姬出生地,后世不知其籍贯

  • 文章马信其人的籍贯问题又一资料

    来源期刊:《陝西文獻》 第47期  作者:台灣文獻  出版时间:1981-10-15
    关键字: 马信 籍贯 人物资料

    本文由六十九年六月三十日出版之台灣文献三十一卷四期一〇四頁台南府城人物誌選載

  • 文章同盟會在日成立湘郷人踴躍參加

    来源期刊:《湘鄉文獻》第4卷 第2期  出版时间:1988-03-31
    关键字: 中国同盟会 湘乡籍贯 会员

    民元前七年七月,中山先生抵達日本.深受我國留學生之愛戴。是年七月十三日,東京留學生開歡迎會,先生倡組中國同盟會。在此之前,我國留日學生,多數已參加黃興主持的華興會,自中山先生之議提出後,華興會決與中山先生所領導的興中會合倂,參加同盟會。同盟會於七月二十日為東京赤坂區靈南日人阪本金彌宅,擧行成立大會,到會加盟者三百餘人,大會通過會章,計三十餘條,及選擧總理部各部職員。中山先生被選為總理,黃興以華興會領袖身份擔任庶務部長。位次總理。中山先生曾言中國同盟會成立...

  • 文章韓昌黎先生里籍辯證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卷 第9期  作者:韓思道 出版时间:1969-11-01
    关键字: 韩愈 籍贯辩证 河阳 南阳 昌黎

    八代之衰,道济天下之溺。足以证明当时,道丧文敝,异端并起,孔孟之道,不绝如缕。文公喟然,引圣攘老辟佛,断天下之疑,解四海之惑,虽䝉讪笑于当时,终卒大显于后世。文公没后二百余年,所遗之文未行于世,后经宋儒欧阳修,搜集各出所藏之本,校定为昌黎集,其后天下学者,亦渐趋于古,而韩文遂行于世。当时学者有非韩文而不学也,可谓盛矣。韩文虽没蔽于暂时,终耀于无穷,其道当然也。文公没后,千有余年,新旧唐书所载,文公籍贯诸多错误,虽经宋明诸儒,一再考辩。文公鄕里,迄今尙无定论

  • 文章关于褚遂良的籍贯问题读后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3卷 第8期  作者:天和 出版时间:1971-08-30
    关键字: 褚遂良 籍贯 钱塘 参考文献

    拜读浙江月刊三卷七期一五页:褚舒华女士所写「关于褚遂良公的籍贯问题」大作后;以家乘为依据,擧事简赅,足见家学渊源,敢不拜嘉,仆所书褚河南钱塘人,系依据下列各书而大胆的写出。一、辞海:一九一八页第四排三十三行载:褚遂良钱塘人,字登善,博涉文史,工棣楷,为太宗所重……。二、辞源:一三五二页第四排五行载:褚遂良钱塘人,字登善……武后立累贬爱州刺史,以忧卒。三、人名大字典:一五四四页二排二行载:褚亮唐玠子,其先自阳翟从居钱塘,字希明,封阳翟县侯。一五四五页三行

  • 文章李太白籍贯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90期  作者:文守仁 出版时间:1970-02-01
    关键字: 李白 籍贯考证 于右任 杜甫 朱熹

    太白籍贯,凡有三说:一曰陇西人,二曰山东人,三曰蜀人。太白与韩荆州书有白陇西布衣之语,乃举其族望或先世言之,非太白之出生所在,殆无异词。惟在山东或蜀之说,迄今独各有持之者,尙不容不予考定也。太白生于山东之说,原于少陵苏端薛复筵简薛华醉歌,有「近来海内为长句,汝与山东李白好」二语。元稹不察,撰唐工部外郎杜君墓志铭并序中云:时山东人李白,亦以奇文取称,时人谓之李杜。刘昫旧唐书李白传因之曰:李白,字太白,山东人。(旧唐书杜甫传即载元稹前文)少有逸才,志气宏放

  • 文章定襄呂布與忻州貂蟬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59期  作者:孟繁仁 出版时间:2002-01-01
    关键字: 吕布 貂蝉 籍贯考证 民间传说 《三国演义》

    堂美女连环计》中,两人原来却是元配夫妻,后来因战乱而失散。可见《三国演义》在这一点上是经过改造的。关于两人的籍贯,据《锦云堂美女连环计》描写,貂蝉是山西忻州木耳村人氏;而吕布的籍贯,据《三国志》、《三国志平话》、《三国演义》,都一致记载,描写他是「五原之九原人」。一些学者疏于考证,耳闻内蒙古河套地区有「五原县」地名,就照搬现成说吕布是「内蒙古包头市西北」之五原县人。殊不知在两汉、三国时期,长城以北内蒙古一带一直是匈奴、鲜卑之地(有「昭君出塞」故事为证

共29条记录 1/3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