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笔记共返回42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讀李逸伶先生曲譜手稿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7卷 第3期  作者:胡今虛 出版时间:1991-06-10
    关键字: 李逸伶 曲谱 手稿 笔记

    一九九〇年十月二十八日傍晩兩訪李家偉于其蛟翔巷住宅,因數日前已面告,即承發其珍存書箱,取出其祖父逸仱公之殘餘抄件稿本,計四册,都行楷毛筆抄錄于楊仁大及張順大兩家紙文具店的狹長紅方格紙。我睹此珍籍喜極,即告以須自家長期珍護,先加謄錄或複印,再與知心專家共同校注,相爲探討再撰文敘述發表,然後俟便印制公之于世。當即取歸,明晨送交家琇,乘其赴台北省親面呈其父森南先生(此事今唯森南兄勝任)。此夜即伏案展讀,苦于未學古譜,僅知百之一、二。第一册《納書楹曲譜》,書名下...

  • 文章悼念愛兒克中(七)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81期  作者:姚冬聲  出版时间:1976-07-20
    关键字: 治疗 病逝 安葬 笔记 受训

    山明水秀,整齐淸洁,让你安静地长眠吧!小弟!我将要写完这篇文字之时,在你书桌抽屉中看到你民国五十九年夏天在成功岭受训时的笔记:「我国近几十年来每次国家在存亡危急之时,总是由于爱国靑年的结合,共赴国难,才拯救国家于危难;由此可知,靑年和我们的国家有密不可分的关系。目前我们面临万恶的**,无数的同胞,在大陆受他们迫害,我们身为靑年的一份子,应贡献出自己一切的力量,来报效国家,解救同胞。我们现在虽进入大专,但绝不可以我们所学的某一科系一点点的学问而满足,而应学习一切

  • 文章从淸人笔记中看乾隆时新疆之实况

    来源期刊:《西北雜誌》 第7期  作者:李靜  出版时间:1986-07-01
    关键字: 清人笔记 乾隆时期 纪晓岚笔记 新疆实况 边疆史

    我国学术界,一向对新疆之描述少之又少,即有也在左文襄公平定新疆之后。我国淸三代国力强盛,对新疆之经营不遗余力,但在坊间,从未见到是项资料。民国以后,民智开启,言论自由,报章杂志对新疆之报导颇多,但多以游记方式撰写,走马看花,人言人殊,实难窥其全豹。近偶读乾隆戊辰年(乾隆十三年、公元一七四八年),状元,纪畇,纪晓岚笔记,发现纪晓岚曾在乾隆三十三年(公元一七六八),至乾隆三十六年(公元一八七一),因案谴戍新疆,在新疆执役达三年八个月之久,其笔记中对新疆事物

  • 文章羅癭公先生絕命書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3卷 第4期  作者:本刊資料室 出版时间:1973-12-01
    关键字: 罗瘿公 绝命书 遗著 笔记 跋语

    不能成佛生天,期之来生耳。碑文式诗人罗瘿公之墓最好请陈伯严先生书之,不得称淸诗人,盖久已为民国之民矣!平生文词,不足示人,诗略有一日之长,可请刚甫定正,印送以为纪念,亦不亟亟以精择为主。哀启不必附送无可足言也。前诗及此数纸可印送。程君艳秋义心至性,照揜古人,慨然任吾身后事,极周备,将来震艮两子善为报答。甲子八月初四日晨罗瘿公倚枕书,盖极支离矣!墓地能得香山最佳,恐办不到,否则西山平近处多显者别业,亦适者也。八月十八日夜半,瘿笔记二则(长子宗震代记)吾病喘。连

  • 文章讀書趣談

    来源期刊:《台北五華同鄉會會刋》 第17期  作者:李經漢 出版时间:2007-12-01
    关键字: 名言警句 摘录 读书笔记

    讀書古今中外人士視為最高尚之事。筆者平日對讀書有關嘉言,抄錄於札記內暇時展誦,如沐春風,受益不鮮,謹摘錄數則,提供讀者參考。一、讀書的好處:程顥說:「物外之味,久則可厭,讀書之味,則愈久愈深。」蘇東坡說:「退筆如山未足珍,讀書萬卷可通神。」(上句意謂用過的毛筆,堆放如山那樣的高,不足珍也。)明儒學案云:「學則智,不學則愚;學則治,不學則亂,自古聖賢盛德大業,未有不由學成者也。」孟母說:「學於立名,問則廣智。」宋美齡謂:「一輩子能不間斷的讀書寫作,是人生最...

  • 文章讀書心得報告兼為先祖至聖之道辯護

    来源期刊:《台北五華同鄉會會刊》 第18期  作者:孔祥禎 出版时间:2008-12-01
    关键字: 《论语》 《庄子》 读书心得 读书笔记

    讀書心得報告(一)道,就是天道;大道,道理之謂。古代先民由進化而生,初期人類習性粗蠻有如野獸,日常生活只是吃、睡、玩、性、拉而己,他們沒有正常的工作,也沒有計劃的思維,日出日落隨生理和興趣而作息,史前時期的人類係屬母性為主的群居社會。根據歷史發展的軌跡告訴我們,古代雖然生活簡單,但因為人類性喜群居,人與人間的相互往來共處,時日一久,自然就會發生許多彼此糾葛關連的事情,族群間的個人行為也會影響到他人或社群的互動感應,故在上古時期,人類的生活由獨立的個體發展...

  • 文章虞慶為屋

    来源期刊:《台北五華同鄉會會刋》 第16期  作者:韓非子  出版时间:2006-12-01
    关键字: 韩非子 读书笔记 古文摘录

    (韓非子·外儲説左上)虞慶將爲屋,匠人曰:「材生而涂濡,夫材生則撓,涂濡則重,今雖成,久必壞。」虞慶曰:「材幹則直,涂幹則輕,今誠得乾,日以輕直,雖久必不壞。」匠人詘,作之,成。有間,屋果壞。有一位名叫虞慶的人準備蓋房子,一位蓋房的工匠告訴他說:「木材剛伐不久還沒有晾乾,況且泥也是濕的,才材不乾就會彎曲,泥濕則增加重量,用這些材料現在雖然也能蓋成,但不久勢必塌毀。」虞慶說:「木材乾了便會直,泥乾了便會輕,現在把房子蓋好,它自己會日漸乾燥的,泥會一天天的輕...

  • 文章岁月流波化丽章——潘善庚《醉霞居笔记》评介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23卷 第2期  作者:吳軍  出版时间:2007-04-01
    关键字: 工具书 潘善庚 《醉霞居笔记 出版

    善庚新著《醉霞居笔记》又结集出版,托友人专程送来,并嘱我写点感想,因友好所系,只能知难而上!这书得来不易,展示了他的毅力和坚强。示灯下苦读的感悟,是醉霞流彩的束光,是日月盈昃的纪录,是暑往寒来的畅想!全书分四辑,有天文地理,有宫廷官场,有三教九流,有艺术华章。「书林」,枝繁叶蓁;《史海》,珠贝闪光;《人物》,栩栩如生;《地舆》,山高水长。能通古今,可引遐想。开卷得益,可知二十四史的要领;稍加留意,能懂古今典章;舒目一览,可赏柳暗花明;抚今思昔,又会洞悉

  • 文章讀河南「直隸汝州全志」書後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卷 第7期  作者:李守孔 出版时间:1970-07-01
    关键字: 《直隶汝州全志》 读书笔记 古籍

    吾友馬全忠兄,經營臺灣學生書局,歷年景印古籍甚多,對宏揚中華文化貢獻極大。曩者以所景印新修方志叢刋中「直隷汝州全志」相贈,余與全忠兄均隷臨汝籍,孩提同窗,交誼久而彌篤。披覽之餘,益增鄕思!是書係景印道光二十年(一八四〇)刋本,總裁爲河南學政錢福昌,纂修爲舉人趙林成、知州白明義。在此之前舊有汝州志書,一爲康熙二年(一六六三)知州金先聲之纂修本,一爲康熙三十四年(一六九五)知州王登魁之纂修本,一爲乾隆八年(一七四三)知州宋名立之纂修本。又乾隆二十八年(一七六...

  • 文章《健廬隨筆》序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58期  作者:周開慶 出版时间:1967-06-01
    关键字: 《健庐随笔》 笔记小说 出版序言

    十幾年來,寫了將近兩百篇隨筆,在報章雜誌上發表,以在中央日報副刋刋出的爲多。現在選出一百四十篇,共約十萬字,編爲健廬隨筆,付印出版。隨筆就是隨筆,說不上甚麼體例。但約略言之,亦可大別爲革命掌故,人事記述,詩歌學術,與山川風物等類。拿文體說:有文言,有白話;拿篇幅說:有短,有長。在個人來談,自己寫的東西,總不免有點「敝帚自珍」;對於讀者,當亦不無幾許參考價値;這便是我編印本書的微意。中華民國五十六年五月周開慶序於臺北縣新店明德新村。

共42条记录 1/5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