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笑话共返回17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趣談數則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18卷 第1期  作者:漁翁  出版时间:1996-03-01
    关键字: 笑话 趣谈 对联

    雜抄本中,諧趣笑談甚多,可資開懷解頤,茲特轉錄數則如次:一、鄉下佬進城鄕人進城赴席,在席上看見鹹鴨蛋,怪而問之曰:「我們鄕下鴨蛋是淡的,城裡鴨蛋是鹹的,想必是鹹鴨子生的。」又看見桌圍椅披,嘆曰:「還是你們城裡人舒服,連桌椅都是舒服的,你看桌子還穿錦緞背心呢?」席散,鄕下人來到街前,見一太監,手攜鵪鶉,鄕下人問曰:「老太太,你這小雞兒,是多少錢買的?」太監怒曰:「你這小子,既認不得人,又認不得貨。」二、貪官某縣長五十生日,邑之紳士,贈以聯云:大老爺做生,錢...

  • 文章小幽默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19卷 第3期  作者:漁翁  出版时间:1997-09-01
    关键字: 笑话 故事 幽默

    以詩拒婚有一老頭子,年年應科舉考試,年年名落孫山。屢敗屢戰,終於皇天不負苦心人,高中文科。時來運轉之後,接著媒婆紛紛上門提親:「人生兩大樂事,金榜題名時,洞房花燭夜,你又何樂而不爲?」可是老頭子頑固異常,怕媒婆一而再,再而三的打擾,便寫了一首詩,貼在門口拒客:「讀盡文章一百擔,老來方得一青衫;媒婆若問余年紀,四十年前三十三。」虛情假意母親節那天晚上,媽媽在廚房裡洗碗。女兒說:「今天是母親節,您不用洗碗了。」媽媽聽了,十分感動,正把雙手擦乾,女兒接下去說:...

  • 文章避諱種種——漢字拾趣之十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416期  作者:於世達  出版时间:2003-06-15
    关键字: 避讳 笑话 社会忌讳

    」,或者改读音为「某」。家讳没有那么严重,但孝子贤孙还是谨守规矩,避用那个犯讳的字,有些行为迂不可言,令人发噱,不便多赘。官讳其实并无法源依据,是当官的仗势欺人而已。如宋代有个知州叫田登,就不许人家说点灯,只能说点火。上元节放灯,州衙布告上就写「本州依例放火三日。」所以就流传「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的笑话。我们常州也有过一个笑话,《齐东野语》记载宋朝宣和年间,常州知府名徐申干,有位县令向他禀报,说某事已申报三次未奉批覆。他听到申字犯了他的名讳,就大声斥责

  • 文章小幽默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19卷 第4期  作者:孫存俊  出版时间:1997-12-01
    关键字: 笑话 故事 幽默

    討巧某平時最愛討巧,不管何時何地說話總愛討巧。一年某時,他的父親去世了,朋友都去「出禮」幷爲其父送葬。那時某爲其父辭世,傷心痛哭。正在此時一朋友言道:「你平時最愛討人巧,就是嘴會說罷了,今日之時,你哭都哭不過來,還有討人巧的話嗎?」某邊哭邊答曰:「是啊!我一生只有一個爸爸,死了怎麼能不痛哭呢,那像你們每人都有幾個爸爸,今後死了一定不會哭的啊!」拐彎好友石林君只兄弟一人,剛取新媳婦,一天,同學數人到他家去玩,一同學指石林君媳婦問:「她是你何人?」(註:眞的...

  • 文章元宵迎春趣談

    来源期刊:《鄢陵雜誌》 第24期  作者:王素貞 出版时间:2012-01-01
    关键字: 元宵节 趣闻 笑话

    古时代的元宵之夜,灯光辉煌,不仅是儿童提灯笼放炮竹的日子,亦为文人雅士吟诗作联及猜迷逗趣玩乐的最好场合,真可谓五花八门尽出,多采多姿,热闹非凡,笑话连篇逗趣活动。其中有位姓王的先生说:「如果我骗你,可把我的姓倒过来写。」倒过来还是王,所以不算神奇。倒是一加一不等于二,猜「王」字,就令人数学有点玄了。一减一不等于零,而是「三」一样,有异曲同工之妙。另外有四则短诗,很顺口,答案均为「田」字:㈠四座高山山对山,张小口口对口,四个十字翻又翻、四条河川川套川

  • 文章河北平津常说的几则有关山西人的笑话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48期  作者:郭榮生 出版时间:1996-07-01
    关键字: 山西人笑话 笑话列举 乘人之危

    山西商人遍布北中国各角落,若予粗略分析:晋中商人,散布在华北平原及东北。晋南商人,散布在陜甘青新及四川北部。晋北商人,散布在宁绥外蒙及热察各地。西北及热察各地语言与山西相近,听起来不觉奇怪,交谈时不发生误会。惟独河北平津,其言语属于标准的官话区,发音上与山西颇有出入,因之,有些笑话便发生在语言上,更有些笑话发生在不同的生活习惯与行为举止上。在那种交通不便的时代,山西人经商,不带家眷,与当地人的公共关系,不像带家眷的人相处的深入。更加之,天津为华北最大港口

  • 文章立公讲笑话

    来源期刊:《貴州文獻》 第22期  作者:胡濤 出版时间:1997-02-01
    关键字: 陈立夫 笑话 名人轶事 “夫子”

    前(八十三)年某月,曾为总统府陈资政立夫先生九秩晋五大庆暖寿,酒过三巡,寿翁一时兴起,讲述二则笑话,令人忍俊不禁,谨录其一,共享其趣。从前有一大官人乘轿时,被轿夫调侃而问:『孔圣人被尊为「夫子」,您大人被称为「夫子」,我这轿夫也被叫为「夫子」,究竟我们三个夫子有何不同?』大人侃侃而谈:『三个都被称为「夫子」,但各有巧妙不同,这可从「夫」字的的不同写法见其端倪。』孔夫子德配天地,「夫」字是先写一个「天」字再于其上加一点而成「夫」。本大人则是先写一个「大」字

  • 文章智慧和同情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1卷 第4期  作者:婁子匡 出版时间:1968-10-31
    关键字: 美食烹饪 蚶子 民间笑话 儿歌

    的人们,还不会吃。于是捧腹的笑话就此传诵出来了:从前有一个儍女人,丈夫在外边经商,一年归不得两次家,他俩在一起生活的日子,实在太少了。一年初冬,她丈夫托故鄕的朋友买了几斤蚶子,寄给她。这个儍女子从来没有看到过这东西,难怪她不懂得怎样烹调蚶子来食用。她拿了蚶子,去问隔壁的三叔公:「三叔公,这是什么东西?这是我丈夫托人带囘来的,好像石子一般硬,怎样吃法呢?」三叔公听了想开个玩笑,就骗着她说:「这叫什么东西,我也说不出来。牠的味道,实在比鸡肉违鲜美呢!」她催着问

  • 文章笑话两则

    来源期刊:《东安文献》 第11期  作者:唐鵬里 出版时间:1997-01-01
    关键字: 笑话 酒令 文字游戏

    酒我先尝,桌上无肴难下酒,割下耳朵来尝一尝。」继由李铁拐就「贤」字言之:「臣又贝,臣又贝,壸中有酒我先醉,桌上无肴难下酒,割下鼻子来配一配。」白吃先生毫无惧色,随即以「愁」字行令云:「禾火心,禾火心,壸中有酒我先斟,桌上无肴难下酒,拔根毫毛表寸心。」二仙同声责之,我等分割耳、鼻,尔何轻若此?白吃先生答道:「如果不是二仙驾到,我是一毛不拔的。」以上两则笑话,系拾人牙慧,非笔者创作,特转述于同道,聊博一粲耳。

  • 文章笑话笑话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0卷 第1期  作者:蔣實夫  出版时间:1989-03-01
    关键字: 做生意 挂幌子 卫生设施 公厕 笑话

    (一)從前集鎭上做生意的,門前都掛恍子,理髮廳門前用竹竿挑一縷頭髮,飯店門前挑一塊招牌(燒餅),棺材舖門旁釘一塊棺材模型。有一個鄕下老,聽人說打茶圍在歡場中很有意思。有一天跑到縣城裡去,走了幾條街,不知那裡可以打茶圍,忽然走到中藥舖門前,見到藥輾子,旣有恍子,必能打茶圍,恰巧老闆不在店內,老闆娘在櫃檯內,鄕下老把一塊銀元重重的朝櫃檯上一放,說:「打個茶圍」。老闆娘見是一塊銀元,要說不肯,又捨不得一塊銀元,隨說,請裡邊坐,老闆娘含笑拿煙倒茶,鄕下老眉飛色舞...

共17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