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童年回忆共返回60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四月裏的翹望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147期  作者:孫麗娜 出版时间:2015-01-10
    关键字: 童年回忆 盼燕归来

    文·孫麗娜老家的宅院裏有一窩燕子,它們已在那裏相安無事地住了好些年了。每年的四月,它們便會如約而至地從遙遠的南方飛回故居,先是在院子裏打著旋地飛啊飛、唧唧喳喳地叫啊叫,算是跟我們一家人打過招呼了、問候過了,然後便輕盈地落在它們精製而久違的小巢裏,開始又一年的新生活。我很小的時候就聽奶奶說,燕子是有靈性的鳥,它落戶的人家必定是家業興旺、一團和氣的人家。在我的記憶裏,奶奶是絕對不允許我們傷害到燕子及它的孩子的。記得每年春天燕子飛回來時,奶奶就像是見到久別的親...

  • 文章家鄕寒假的兒時玩目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139期  作者:黄影帆 出版时间:1980-02-01
    关键字: 童年回忆 寒假娱乐

    幼時三北家鄕學校放寒假恰在臘,正月頭尾,是兒童整天遊戱樂而忘憂的時節,農村社會條件差,但各種玩目因地制宜,也生動有趣,玆就記憶所及,摭拾如左:踢鍵子:由臘月到正初這一段時間內,因為天還很冷,鄕下兒童不分男女,時興踢毽子,毽子是用三支長鷄毛兩枚銅錢,一段鵝毛管,一小塊布縫綴而成,可以說不花什麽本錢,孩子們都在廊簷下或明堂間跳,其好處是能暖身,亦可使身手矯捷,花樣不多,但以女孩子較愛好,目前臺灣雖在提倡,而且照電視中的踢毽子表演,技巧花樣雖遠較昔年家鄕為高,...

  • 文章夢亦難安話考試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31卷 第3期  作者:若佛 出版时间:1999-07-01
    关键字: 考试记忆 童年回忆 若佛

    歷史學家唐德剛先生說:中國古代的考試,考秀才,舉人、進士等等,考取是奇蹟,落第則是常態,因為名額有限也。屢試不售作一輩子老童生的也是大有人在,沒啥稀奇,這些人有的認命,有的改行,有的寫文章罵人,有的不服氣就聚眾造反,鬧你個雞犬不寧,神鬼難安。像黃巢和洪秀全,就是典型的例子。回憶筆者啟蒙之初,讀三字經、百家姓,不管性善性不善,都不用面臨考試的威脅,只消每天上學能把昨天讀的那一段,會背即可。背不會呢?遇到先生高興,就提示一、兩句,幫你過關;要是不高興,拿起戒...

  • 文章憶童年故鄉行

    来源期刊:《浦東》 第22期  作者:趙金祁 出版时间:1980-10-15
    关键字: 故乡行 童年回忆 摇橹绝技

    在我的記憶裏,故鄕始終是一個秀麗愉悅,令人留連忘返的好地方。從小由於跟隨經商的父母,常年寄居上海市的法祖界,因此,每年平均只能返囘故鄕一、兩次,雖則每次頂多逗留十來天,但對故鄕那一望無垠,遍地靑翠的田園風光,純樸可人,憨厚篤實的農家風味,以及濃郁溫馨、至珍至情的親情,卻令人難以忘懷。記得小時候,囘家鄕總是日夜期盼,令人興奮不已的快事,尤其對母親而言,更是非同小可的一件大事。早在啟程好幾天前,母親就得着手忙於張羅,多方準備,包括吃的、穿的、用的,以及大包小...

  • 文章记六十年前一首歪诗

    来源期刊:《常熟鄉訊》 第20期  作者:華明  出版时间:1994-11-01
    关键字: 歪诗 童年回忆 重写歪诗

    六十年前,抗戰還未開始,北伐成功已逾六年,國民政府正勵精圖治之時,江南各省也漸到達民豐物阜一片好景,那時筆者還是六七歲的孩提,當然不懂什麼叫詩,只是拾大人牙慧說這不像,但又似詩,乃曰歪詩。因爲詩的韻,要用常熟土話發聲才押,詩的意要多面闡述才達,但讀了延伸之意,頗具景觀,故記憶猶深。原來在那時暮春天氣,三表兄張家鼎先生來外婆家省親,他的外婆是我祖母,正在棲悟室閑坐,靠著方桌,吊了稱鉈織衣帶,看到三官人即招呼傭人泡茶及備茶食,延至隔間書房小坐,垂詢三表兄生活...

  • 文章為人修養最重要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47卷 第6期  作者:王祿鑫 出版时间:2015-06-10
    关键字: 修养 童年回忆 教书 端午

    母親懷孕心歡喜,寶貝臨盆家人喜心裡。好用無用別估計,傳宗接代第一起。我家封建習俗重,孫兒寶貝生女卻被欺。當我出世久啼哭,哭得祖母寒心不乎看仔細。一看是個小孫兒,雪夜燒澡將我洗。雖想降生溺嬰久未死,翌日送到後山老計的家裡。直到五歲是個小啞佬,送給老計家乳娘喜心裡。我家只有三個奶(囡),啞佬祿鑫將我下代來繼任。長到六歲除夕夜,我卻開口學姐叫「阿姨」。乳娘高哭得不得了!立即跑了五里路傳喜訊。祿鑫不是小啞佬,叫我「阿姨」多高興!不是啞佬還給我,他本是我的王家人。...

  • 文章蓬萊寗老太太的自傳(二)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1卷 第2期  作者:愛達·蒲露特 賈祥久  出版时间:1975-09-20
    关键字: 自传 童年回忆 女性地位 婚恋状况

    本書原名「漢家女兒——一個中國女工的自傳」。原作者IdaPruitt爲美國人,於民國二十年代旅居北平,爲了研究我國的風土習俗,特請了一位蓬萊藉的寗老太太爲之講述,每週三次,歷時兩載。寗老太太生於淸同治六年(一八六七),曾身經兩次中日戰爭,閱歷甚豐,舉凡有關蓬萊的風俗習慣,生活型態,山川人物,鄕里傳說,無不盡以相告。作者以通俗的文字,生動的筆調,一一筆之於書,不僅具有濃厚的文學氣息,並對研究中國社會及風俗,亦有重大的貢獻。此書在一九四五年由耶魯大學出版部印行,甚受...

  • 文章三人行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1卷 第4期  作者:楊思齊 出版时间:1980-03-01
    关键字: 童年回忆 校园生活 教师

    筆者的小學時代讀海師附小。班級少,老師與學生接觸的機會多,他們一個一個的音容美貌,以至各自的癖好和脾氣,至今猶然淸晰的存留在記憶之中。而印象最爲突出的,還數慣於動手體罰的三位——二男一女。有「判官」之稱的,是宋茀庵老師,敎導主任兼六年級「級任」。不論是哪一班的同學,從他面前走過,個個都會變成怯懦懦的「小鬼」,如果人也長尾巴,那準是蜷過來夾在腿襠裡的一副醜樣。挨過他「修理」的人,不計其數。我是頗有知名度的模範生之一,竟也未能倖免。記得是一天下午,放學後晚走...

  • 文章一名外鄕人記憶中的——沐陽 東海 新浦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1卷 第1期  作者:趙長明 出版时间:1979-06-01
    关键字: 童年回忆 往昔旧事 美食 乡俗

    我是揚州人,然而我的童年和少年時期却是在海屬地區度過的,因家父曾歷任沭陽、東海、新浦三地的郵政局長,所以海州是我成長的地方,也是我完成小學和初中敎育的地方,海州是我的第二故鄕,我對海州有一份濃厚的情感,比起第一故鄕實有過之而無不及。猶憶我於三十七年回揚州求學時,發現海屬子弟來吾揚就讀省揚中、縣揚中、私揚中、祝同中學、邗江中學……等校者,爲數不少,遇有前來問路者,我卽操海州話答之,彼等無不欣然色喜,連乎「老鄕」不置,日前,承我的頂頭上司夏專門委員荷生送我「...

  • 文章憶少年時代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4期  作者:白崇禧 馬天綱 出版时间:1979-04-30
    关键字: 白崇禧 人生经历 童年回忆

    陸軍一級上將白公崇禧,字健生,原籍廣西桂林。生於民國紀元前十八年元月二十六日,卒於民國五十五年十二月二日,享夀七十有三。公之平生勳業景行,至足名世垂型,槪見於公之「行述」,時賢論述亦屬繁夥,而於公之少年德行,類多語焉不詳。兹將公於生前自述並由馬天綱博士筆錄之「憶少年時代」一文刋出,以饗讀者——編者

共60条记录 1/6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