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科考共返回5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清末最后的一次岁科考

    来源期刊:《江蘇文獻》第3卷 第3期  作者:楊辛池 出版时间:1971-03-16
    关键字: 歲科考試 清末 海州 唐景崇

    時間:光緖三十一年歲次乙己—民前七年農曆三月按臨海州直隸州,由徐州府來海州,考試完往淮安府。學差:欽命江蘇全省提督學政唐景崇。試日五鼓,考棚前發大砲聲震全城。所有赴考童生齊集考棚大門外,魚貫而入,領取考卷。大門兩旁列有民壯軍牢各二十人,搜檢官連呼子細搜檢,即有兩人對峙搜檢周身,不及整裝,由大門高門檻俯伏而入。(考童被檢形狀極爲不堪,稱彼爲「弘虫」。蓋「强」字折稱也。)到儀門口給照入,牌官引入,每次二十人,在大堂下候再點名,軍、壯覆行搜檢畢,由本州學官按卷...

  • 文章白居易拜謁考官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52期  作者:沈舟  出版时间:1998-07-01
    关键字: 白居易 科考 传说故事

    唐代大詩人白居易,名滿四海,詩揚千秋。豈知白居易在未達前,亦曾爲了功名和岀身,數次干謁當道。白居易幼時,性嗜遊逸,不肯潛心筆硯。年十五,才知有“進士”一詞,和“科舉”一道,於是一改舊態,發奮攻讀。他白天課賦,晩上課書,抽空兼課詩,學習刻苦,奮不知疲。期在有成,志在必得。拜謁名詩人顧況白居易以詩干謁顧況一事,已成文壇佳話,衆所週知。相傳,白居易未冠之年,曾上過一次京都長安。一則想檢驗一下自己的學習成績,二則想干謁公卿,爲他日考進士作些準備。當時著名詩人顧況...

  • 文章前代科場艱苦談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16卷 第3期  作者:宋子武 出版时间:1986-09-30
    关键字: 清代考试制度 科考艰苦 八股取士 粤人科考历史

    为收揽人心,笼络士子,特加强考试制度,沿袭时代制度,以子午卯酉之岁,为大比之年,擧行各省鄕试,而于丑未辰戍之年,在京师擧行会试,但有时欣逢庆典,也特诏擧行恩科考试(即不限三年一试)。淸代考试制度,大致分为道考、鄕试、会试、殿试四种;所谓道考,是考秀才,分两次擧行,第一次由州县官主持,一共考五场,五场中考取的,才能参加道考,道考是由督学使,按临省以下「道」的行政区域擧行,后来因「道」的区域太广,改分府、州(直隶州)擧行,但一般习惯仍称道考,道考考取的便是秀才

  • 文章圆了北极科考梦感谢友好的芬兰(上)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85期  作者:馬壯行 出版时间:2015-01-01
    关键字: 北极科考 北极梦 芬兰旅游 赫尔辛基市

    一、童年有了北極夢,花甲圓夢得良機:我至今能憶起,慈母用唱不完的兒歌,講不盡的童話給我啓蒙教育,我最愛聽的故事之一是《好孩子遊北極》。我上學後,晴天的晩上,慈母常指著繁星,給我講有趣的中外天文故事,我記憶最深之一的是,公元兩千多年前,大禹治水成功後,又周遊世界,到過終北國,是我國史籍中記載最早的北極探險。慈母教育我,長大後要到世界各地看看,向各族人民學習,博彩眾長,當一名學者。還要求我繼承外祖父的遺志,教育救國,人才強國,建立共和,造逼人民,不忘國恥,振...

  • 文章三笑姻緣中華鴻山的考證(八)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79期  作者:浦士英  出版时间:1976-05-20
    关键字: 秀才 举人 科考 国子监 职官志

    中了秀才,当然想去考举人,以求上进,然而并不是每一个秀才都有去考举人的资格,还要先经过一道甄录考试,这考试就叫做「科考」。提学官到任的第二年,就举行科考,凡去年岁考成绩优良的秀才,可参加科考科考成绩优良的,才有资格应科举,能到省去参加第三年举行的鄕试。鄕试得中的,就称为举人了。秀才不是官,其资格相当于现代的高中学生,已如前述。秀才要想做官,有两条路,其一是去应科举,考举人进士;另一条路,便是继续深造,到国子监去读书,等于现在高中毕业生去考大学一样

共5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