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生活随笔共返回21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浮生小記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182期  作者:行舟 出版时间:1983-09-01
    关键字: 生活随笔 校勘工作 健康生活

    每日趕三關自七月開始接兼浙江月刊編務後,多了一項工作,時間分配乃更形緊張。我的安排是,上午去寧波同鄕會,下午三時至五時在浙江同鄕會,五時以後去■珈協會,七時下班囘家。因爲每處都有固定工作,一到就忙,忙完走路,每天猶如走馬燈似地趕場做「秀」。但藝人們趕場子,沒有專車接送,也還有計程車坐,而我却須等候公車,因此浪費在路上的時間更多。浙江月刊內文四十八頁,較本刊的卅二頁多出二分之一,但因用老五號字,排的間隔又疏,故一版祇一千四百字左右,每一期的總字數與本刊相差...

  • 文章山居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6卷 第9期  作者:尹雪曼 出版时间:1974-09-25
    关键字: 生活随笔 登山启示 往事追忆

    童年生活在一片黃土平原裏,雖然站在家鄕那座土寨上,可以望見遠遠的、西邊的太行山,但是總沒有機會跟山親近。山,有人說,像雲;那大槪是從沒有見過山的孩子們,心目中對山的幻景;想一想,也是夠美的。但是有一年夏天,終於有一個跟山親近的機會。那時,大約是十歲;學校放了署假,父親說:「跟我到山裏去吧。」我經常喜歡跟隨父親;父親對我,似乎也有相當的偏愛。其實,我並不是一個乖巧、聽話的孩子;因此,說父親對我偏愛,也許並不完全正確。許是他怕我假期裏不讀書,可能惹事生非吧;...

  • 文章讀‖「郷音」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6卷 第11期  作者:任鎭萬 出版时间:1974-11-25
    关键字: 往事追忆 生活随笔 旧友回忆

    中原文獻第六券第九期中,王德謙先生大文「鄕音」裡的同鄕武豪君,不但我倆屬於同縣——廣武,而且同事數十年,拜讀該文之後,不禁憶起從前。民國卅五年冬,筆者藉返里省親之便,曾赴武庄拜訪其尊親,當時家庭環境富裕,書香門第,武大嫂於卅六年來南京小住過一陣子,在我們家鄕裡,依照傳統觀念,隨夫去當「太太」是一大忌,而兩老又不肯輕言離鄕,所以半年後大嫂就囘家侍候翁姑了,囘家後生下一女嬰,算來現已廿六、七。卅七年春,豪兄隨卽遠赴重慶,大陸逆轉,又隻身由川顚沛流離,經湖、廣...

  • 文章會員動態

    来源期刊:《同安》 第18期  出版时间:1986-05-01
    关键字: 同乡会 生活随笔 会员动态

    本會名譽會員吳念甫鄕長服務警界一向奉公守法,深得長官同僚讚許,今年依例退休,雖深居簡出,然亦時作身心活動,故精神矍鑠,體魄健康。本年秋初,因懷念手足之情,特飛往星洲與其旅星數十年胞兄及親屬團聚,紓解多年别離之愁。旅星時順道往遊馬來西亞巴生市、適逢巴生同安會館擧行成立六周年紀念,吳念甫鄕長應邀參加慶典,因係遠道而來,被視為貴賓,敦請其在大會致詞。吳鄕長以欣逢盛會,原未作準備,在盛情難卸之下,特代表本會,略致祝詞誌慶,並在會中攝影留念,鄕長此行雖為探親,但對...

  • 文章感恩和敬佩

    来源期刊:《同安》 第18期  作者:汪明軒  出版时间:1986-05-01
    关键字: 亲情 感恩 个人回忆 生活随笔 奉献精神

    子更是心痛如绞。他们承受四十年精神上的思念煎熬。过去我年幼无知、出言不逊,但愿父母能原谅。老爸由于身体违和,所以当任满三十年时,于民国六十六年退休。没想到翌年六十七年十一月突患中风,所幸轻微,半年多的治疗总算还能站起来。今年三月妇女节又遭第二次中风,病情危急,竟迫得锯掉左腿,才保住老命。年届七十再遭丧腿之痛,使他老人家痛不欲生。但心又未甘~还未见到亲儿的面。(已知大哥在家鄕一切安好)。经妈一再安慰和鼓励,无微不至的照顾,目前病情稳定。虽生活不是躺床上就是坐轮椅

  • 文章中央大學負笈去

    来源期刊:《同安》 第18期  作者:王秀南  出版时间:1986-05-01
    关键字: 生活随笔 大学轶事 人生感悟 回忆

    「爬山要爬上山絕頂,遊船應遊到海中心。」這是我自南京東大敎育科參觀歸來之後,就緊記在心的一首詩。私念要在敎育疆場上馳騁就非再升學不為功,特剔是升入東大敎育科,才能夠了我這一片心願!幸喜我這計劃,提與葉采眞校長交換意見,他却立表贊同,而且說「當日劉平江主任在師範部辦得有聲有色,就全靠由東大敎育科聘來的一批老師。你果有志於東大敎育科,就要於重視本身的學業之外,還要注意於人才的搜羅,好於將來榮旋之後,為母校增光。」於是立允年助「成美儲金」貸款三百元。這三百元之...

  • 文章退休述懷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7卷 第4期  作者:楊蔭華 出版时间:1995-10-01
    关键字: 抒怀诗歌 退休生活 生活随笔

    我性本疏放,淡泊名與利。剛直惡逢迎,木訥易受欺。宦途多坎坷,無怪命數奇。早應飄然引,抛卻五斗米。遠離塵囂市,願與麋鹿居。煩惱悟竹君,寂寞伴梅妻。鄴架書千卷,陋室四壁立。常與古人遊,不論今是非。客來茶代酒,盤餐有兼味。田埂採野蔬,溪畔釣鮮魚。飯後步林野,遠眺白雲飛。日暮鳥聲喧,雨後溪水急。遠山青如墨,近樹翠欲滴。縹緲雲深處,彷彿仙人棲。山高不可登,可望不可及。大地何奇妙,身欲採奧秘。待完向平願,束裝學范蠡。「十全」不敢望,「長樂」亦所鄙。遨遊五大洲,吾願亦...

  • 文章风雨楼随笔(三十一)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137期  作者:周啓範 出版时间:1979-12-01
    关键字: 生活随笔 各国国花 老年生活

    己。尤其那些歌影明星、新闻记者、民意代表,以及警察和法官等等,生活更须注意自律,以免腐蚀及损害正在进步中的社会。上面说的是广泛的一面,可以从略。现在我要谈谈我们老人的自律问题。这不是说老人们也爱惹是生非,或作奸犯科。而是来日无多,要想在黄昏中过着快乐日子,实在也有「自律」的必要。一、吸收新知识,改变旧思想,扭转老观念。二、扬弃固执个性,多听听年靑一代的意见。三、万事要看得开,放得下,畅开胸襟生活。四、要认识时代,别倚老卖老,更不可老气横秋。五、纵然儿孙满堂,也

  • 文章封邱年俗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7卷 第1期  作者:荆揮 出版时间:1975-01-01
    关键字: 家乡深情 儿时回忆 春节 民间习俗 生活随笔

    礼与村民相互拜年,其谦恭和蔼神情,正是「礼失求诸野」的注脚,春节过后又恢复了一年辛勤劳苦的耕种生活。离家二十多年了,每逢春节,常使我回思以往在故鄕的过年景象,反攻在望,囘家融融合合过年的日子,当不在远了。

  • 文章人心嚮善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43卷 第1期  作者:楊玉恒 出版时间:2011-01-01
    关键字: 生活随笔 从善而行 街头卖艾草者 女儿的善心

    端午節前一天中午,騎車去學校接上小學一年級的女兒回家。返回的路上,遠遠望見街心公園的空地上,一群人好像在圍觀看什麼,走近一看,原來是他們在爭前恐後地購買一個鄉下農婦攤位上的艾(艾,也叫艾蒿,多年生草本植物,中草藥的一種,有香氣,可入藥。在中原一帶,端午節這天有在門頭上插艾的習俗,據說一來可以避邪,二來可以驅除蚊蠅。——作者注),禁不住眼前情景的誘惑,在賣艾農婦的攤位旁邊停好車子,抱下後車座上的女兒,問過價錢後,從上衣口袋裡摸出一枚一元的硬幣遞與女兒。少頃...

共21条记录 1/3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