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瑞安共返回60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紀念鄉賢胡綱先生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28卷 第2期  作者:胡培利  出版时间:2012-04-01
    关键字: 瑞安 乡贤 胡纲

    注:胡纲先生遗照)先生字则之,瑞安仙降坎头人(一八九六—一九四五)。一九二二年远游南洋,在印尼、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地任中华学校教师、校长达十二年。一九三三年回国时,适逢姚味辛先生兼任温州警备司令,聘他鸟高级参议,旋于侨胞中集资在上海创办华东渔业公司任总经理。「八.一三」之后.绕道回乡,从事战时教育、并倡导植树造林、兴修水利、联络各乡贤达、创建沙洲湾开港排洪工程、瑞安陶山、马屿、仙降三区沿江群众得免洪涝之灾。平素常以「不必做大官、务须做大事」教育子女群从

  • 文章遊子戀故鄉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9卷 第1期  作者:王杲 出版时间:1993-02-01
    关键字: 瑞安 乡音 乡情 思乡

    来看!这个老太婆是外地来的!穿花衣服呢!」一个十三、四岁模样的小姑娘正用手指着我,转脸对她的同伴高声叫着。我正在故乡瑞安市道院前街那幢原属我家,自今住着许多陌生人的祖屋前观望时,引起了人家的注意。看这小姑娘天眞的模样,不禁接口说:「你怎么知道我是外地来的呢?」「喂!还会说我们的瑞安话呢!」大概她以为我不是本地人,所以用不是尊称的「老太婆」来指我。眞是世事茫茫,四十四年的睽违,生长在故乡的少年,怎能认识我这生于是土,长于斯城,二十二岁才离开的人。四年

  • 文章瑞安春节民俗拾趣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21卷 第1期  作者:鄭育友  出版时间:2005-02-01
    关键字: 瑞安 春节 民俗

    瑞安民间岁时风俗,历史悠久,活动丰富多彩,如信仰、交际、服饰、娱乐、饮食等民俗,在各个节日能集中生动表现。而且大多数属于复合型的民俗事象。从历代流传下来的春节民俗,还可见到好多很风趣的民俗。诸如:圣井㸃多灯每年除夕,瑞安好多善男信女登上圣井山,待新年钟声「嗡嗡」一敲响后,他们便拿出事先备好的红烛、灯笼、空水壶、锡箔,红头绳,到许真君像前点燃红烛,放在灯笼内,再去圣井前跪地舀「圣水」装入水壶,带回家放在灶前,倒「圣水」家人分食或擦眼睛。据说,此俗能给人带来

  • 文章陈少文与瑞安孙氏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19卷 第4期  作者:陳群  出版时间:2003-08-01
    关键字: 陈少文 瑞安 孙氏 陶瓷业

    筑路等义举。少文一生乐善好施,为家邦办好事,受到家乡内外人士所崇敬。清光绪九年(一八八三),少文为发扬家乡文化,倡捐重建南雁会文书院,又为书院筹集膏火田百余亩,并购买征集图书万余册藏于其中,聘请名师为青年学子讲授经史。还开办初等教育班,供邻近少年学习文化基础知识。光绪十八年(一八九二)初春,初春,瑞安孙锵鸣偕同其兄云游到南雁时,受到少文殷勤的招待,他感到这个青年知书达礼,为人正直好施,赞不绝口,因而孙锵鸣接受陈少文拜他为谊父,同时撰写书院楹联:「两雁并灵区

  • 文章瑞安风灮印

    来源期刊:《温州會刊》第8卷 第4期  出版时间:1992-08-01
    关键字: 瑞安 书法 印章

  • 文章靑衿歲月

    来源期刊:《温州會刊》第8卷 第2期  作者:王杲 出版时间:1992-04-01
    关键字: 瑞安中学 初中 高中 学校

    铜锣当当地响起,吸引了四周邻居,纷纷围住门口,敲锣的一面高喊「报!贵弟子高中瑞安中学!」,另一个人高举红纸裱糊的报纸,原来我考上瑞安初级中学了,这是利用科举时代的遗风,乘机讨一点赏钱罢!我们家是第一次碰到这种事,父母亲乐在心中,祖母笑瞇了眼,嘴里轻声咕哝著:「女孩子也可与男孩子一样了。」心中的高兴完全表露了出来。我投考初中,是小学毕业以后才决定的,母亲观念的改变影响了父亲,于是积极替我购买升学指导,送我进补习班。这补习班的名称是「学社」,男女学生总共二十

  • 文章高則誠後裔的發現與研究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26卷 第5期  作者:俞海  出版时间:2010-10-01
    关键字: 瑞安 高则诚 后裔 高氏宗谱

    肯定。但也有一些问题必须作进一步的探讨。如:一、高可逊[1]是高氏后裔中一个值得研究的人物,但他是不是高则诚的嫡孙,尚有待于进一步证实;《上曹高氏宗谱》中的”诏书“是否出于建文皇帝之手,也有待于考证。二、林的《寿序》中提到的”兵燹“,究竟是指明燕王朱棣发动的”靖难之役“[2],还是指明嘉靖年间的东南倭寇作乱[3],高则诚后裔迁离柏树村,究竟是为了躲避”靖难之役“的牵连,还是为了逃离沿海倭寇的骚扰,还需作进一步研究。三、林的《寿序》中所指出的”高则诚嫡孙

  • 文章瑞安历史人物传略》序言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25卷 第4期  作者:余振棠  出版时间:2009-08-01
    关键字: 瑞安 历史人物 瑞安历史人物传略》

    罗阳故县,瑞安新市。城临东海之滨,位处温州南翼。经济热土,名列全国百强;文化名城,古称东南邹鲁。云山云水,毓秀钟灵;人脉人文,流长源远。高则诚撰《琵琶记》,尊曰南曲之祖;孙诒让治考据学,誉为朴学大师。陈傅良、叶适擎永嘉事功学派之大纛;伍献文、许璇是近代生物、农学之先驱。陈虬办「利济」,开祖国中医学堂之新风;毓蒙造棉机,为浙南机械工业之发韧。林去病、陈卓如投身工农革命,舍生取义;朱炎晖、洪彦湜洒血抗日沙场,视死如归。此其荦荦大者也。盖吾瑞历史悠久,人才辈出

  • 文章瑞安学计舘和天算学社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6卷 第2期  作者:洪林 出版时间:1990-05-01
    关键字: 瑞安 数学之乡 学计馆 天算学社

    温州被誉为「数学之乡」,当之无愧;但何以享誉至此,原因有多方面,其中,同一代宗师孙诒让(仲容)的倡导有密切的关系。瑞安县仲容先生(一八四八年——一九〇八年)晚年居家办学,短短几年间,在温州、丽水两区创建各级各类学校达三百余所。由于他认识到算学不仅是小学六艺之一端,而且是致用之本,对于步天测地,制器治兵,厥用不穷。所以,一开头就首先创办算学专门学校。光绪廿一年(一八九五年)古历十月,邀集耆绅多人,几经商议,推定孙诒让等九人为发起人,由在京供职翰林的黄绍箕

  • 文章我家門前有小河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4卷 第2期  作者:李峰 出版时间:1988-05-15
    关键字: 故乡风貌 瑞安 往事回忆

    是很难忘的记忆。在瑞安的东门外,还有一条较濶的河道,有小火轮可以直达温州,据曾囘鄕探亲的老鄕归来说:现在城里的小河都塡土变成地了,东门外成为新社区造了许多房子,城里那些老屋都已陈旧得好像为拍电影搭建的布景,有的更是垂垂将倾,因为城里的人口比从前增加了十倍,住成了最严重的问题,从前一家人住的现在都住了五、六家,从前的客厅都成了大厨房,五、六家的煤球炉,燻得客厅像包公案里的包黑炭,想当年我们初到台湾。就是烧这些煤球炉。没有小河,路应该变宽了。不,老鄕说的,因为不够

共60条记录 1/6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