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王赞斌共返回5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王赞斌隶书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2期  出版时间:1978-09-20
    关键字: 王贊斌 书法作品

    王赞斌隶书

  • 文章鄉賢瑣記(二)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19期  作者:黃顯圖 出版时间:1983-01-10
    关键字: 苏无涯 王贊斌 人物生平 人物评价

    逃跑,倏然震止,众人在街上翘首仰望,见先生往来慢步骑楼间,若无奇事,争问先生知否顷间地震?为何不走?先生点头微笑不答。坐禅王赞斌,号佐才,凭祥县籍,奇人也。秉性豪爽、粗犷,有侠客风。视金钱若粪土,一挥千金,毫不吝惜。义之所在,挺身而出,绝不犹豫。同时又慕明四君子之言行,喜弄笔墨。干儿、干女,来者不拒,所到之处,呼干爹契爷之声,时有所闻。将军毕业于桂林陆军速成学校后,即入伍,从事军旅。不知何时何地又开始信佛敎。佛敎原分显密二敎,将军信密敎,宗密宗,又叫眞言宗,以大日

  • 文章王赞斌先生轶事琐忆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65期  作者:潘宗武 出版时间:1994-07-10
    关键字: 王赞斌 人物事迹 人物生平

    吾家十口九无声 念感相思骨肉情是否存亡天命定 复仇雪耻愧余生以上七绝诗系佐公王赞斌先生于民国五十七年戊申八十岁有感而作,书赠杨剑生先生(原诗为杨兄提供,附刊于后封底里)。从这一首诗中可以体谅出佐公对家属生死存亡之悬念,和八十老人之孤寂,及听天由命之无奈。在此之前(已忘年代),我们好几位同鄕曾往新北投监察院宿舍探访佐公,承他在宿舍以午餐招待,饭后曾到附近散步到一凉亭内休息,从上下古今天南地北的闲话一番。远看台北平原,心胸舒畅。此时不知是谁提起问佐公家

  • 文章悼念王赞斌先生——曁昔年入越国军难友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8期  作者:覃惠波 出版时间:1980-04-30
    关键字: 王赞斌 入越过程 诗歌作品

    三时许,法方分由陆空两方面,将米粮蔬菜猪肉油盐之类,源源运来,分发各部官兵具领。已经饿了好几天的官兵,看到了大批的食物,莫不喜形于色。古人说:「无粮不聚兵」,又说:「大军未动,粮草先行」。可见后勤补给的重要。当晩法方把我们送到二十里外名叫船头的地方住宿。除了黄南雄先生,已由那岑搭车先行前往谅山,预备和谅山省长及保大皇连络外,其余到达船头招待所的,计有:监察委员王赞斌,张湘泽先生,萧兆鹏先生,邓师长善宏和他的夫人,黄循富先生,区震汉先生,邓秘书紫枫和我。此外尙

  • 文章靈渠的舊事和新貌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126期  作者:蒙天祥 出版时间:2009-10-10
    关键字: 灵渠 故地重游 王赞斌 历史资料 书画作品

    的观光设施又向前迈了一大步。原来,抗战期间,蒋委员长夫妇都慕名造访过灵渠,所以现在在宋美龄留过足迹的地方,都重现了一些纪念性的筑物。像灵渠的秦皇岛上有一座「美龄亭」;景区里还有一座小小的「美龄桥」。这些对它的观光卖点应该是有帮助的。更厉害的是,不知从哪里找出很多块清代和民国时期留下的石碑,把它们与今人的书法排在一起,就成了一列小小的「碑林」。我慢慢巡礼,其中一块碑引我驻足细观。那是以隶书写的两行:「秦汉雄图留胜蹟,两岸景物尽阳春」。题字人是王赞斌,时间是民国

共5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