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版本共返回13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古本琵琶記彙編》前言節要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23卷 第5期  作者:孫崇濤  出版时间:2007-10-01
    关键字: 版本 《琵琶记》 学术研讨会

    本刊节录高则诚《琵琶记》诞生以来,在数百年漫长的传钞、传刻过程中,由于钞刻年代、地域、样式不同,而产生各种各样的版本。按钞刻年代言,有所谓『元本』、『原本』、『古本』、『旧本』、『时本』、『近本』等之称;按钞刻地域言,有所谓『京本』、『吴本』、『浙本』、『徽本』、『闽本』、『昆本』等之别;按钞刻样式言,有『刻本』、『钞本』、『全本』、『选本』、『总本』、『角本』等之分。据研究者研究、《琵琶记》现存版本,有全本流传的约四十二种,选辑《琵》剧折子或曲目的选本

  • 文章唐詩質疑之我見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204期  作者:大樹後人 出版时间:1985-07-01
    关键字: 唐诗 版本 质疑 贺知章 《回乡偶书》

    皆可找到韵脚之连绵字『鬓毛衰』三字,而无『鬓毛摧』,亦无『鬓毛催』等字样。故本人私见:以为原诗应是『鬓毛衰』;而非『摧』,亦非『催』。但在淸雍正年间,有吴郡王尧衢先生,编注『古唐诗合解』一书之旧木刻本中,则列为『鬓毛摧』而非『鬓毛衰』。至在台湾出刊之各种各样之新式版本中,则有刊列为『鬓毛催』者。按『摧』字与『催』字,字义既异,字形亦明显不相同;一从手字旁,一则依人字旁也。查木刻本之『注释唐诗三百首』,其出刊时期较木刻本之『古唐诗合解』为后;至前上海

  • 文章河南省各縣志書發行目錄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9卷 第1期  作者:成文出版社 出版时间:1977-01-25
    关键字: 河南 县志 目录 版本

    豫北礦務交涉始末記不分卷 不著纂人姓氏 民國石印本 二二八·〇〇籌豫近言四卷 民·陳揚編輯 民國三年石印本 四三七·〇〇河南通志輿地志山脈水系四卷 不著纂修人姓氏 民國三十一年鉛印本 四九四·〇〇河南省區縣沿革簡表不分卷 不著纂修人姓氏 刋印年代不詳 二二八·〇〇儀封縣志十四卷 淸·紀黃中等纂修 民國二十四年鉛印本 二册 九一二·〇〇杞紀二十二卷 淸·張貞纂述 淸康熙抄本 六〇八·〇〇中牟縣志不分卷 民·蕭德馨等修熊紹龍等纂 民國二十五年石印本 二册 一 、二三五·〇〇新鄭出古器圖志全編...

  • 文章佳節集會所舊稱三山驛

    来源期刊:《闽聲》 第8期  出版时间:1967-02-01
    关键字: 酒宴 佳节 版本 龚海峰

    出名手:如:①「绿池照我又今日,红树笑人非茂树。」②「无所去且住住,临淸流倚茂树。既相逢莫匆匆,觞明月棹轻风」。厅旁有「大通楼」为龚家藏书之所,内藏图书达五万卷以上,为福州首届一指之藏书家也。内有不少绝版书及珍贵版本。楼西的「澹静斋」,是昔日龚海峰先生读书处。

  • 文章湖北蘄州大藥物學家明李時珍先生史事考證及年表(一)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72期  作者:陳存仁 出版时间:1984-07-10
    关键字: 李时珍 本草纲目 本草纲目版本

    公元一七三四年,近畿书肆竹田刋,根据不详,袖珍本。⒐第九度,新校本草纲目,宽政八年刋,公元一七九六年,根据不详,大字本。除了上面的九种翻刻本以外,我所不知道的版本,可能还有三、五种,想来数目不会很多的。三、本草纲目的日文译本1本草纲译说,天明三年,小野兰山著,二十册,东京早川植物硏究所藏。2头注国译本草纲目,昭和九年,铃木眞海和田利彦等,东京春阳堂刋,十五册,日本坊间有售。

  • 文章致姪孫益勝書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75期  作者:涂浩瀾 出版时间:1999-01-01
    关键字: 书信 《古文观止》 古文评述 版本说明

    宋等朝先圣先贤文集硏读。」我给汝回信说:「购『古文观止』一部即可获有上述散文。」据汝就读九江职业大学之弟文生来信说:「已代汝在九江买到『古文观止』一部」,但未说明所购者为那种版本。『古文观止』现有两种版本。一种是清朝康熙年间吴楚材先生所选辑,自东周战国时代到明末各朝先贤文章凡二百二十篇。一种是现代钱伯城先生主篇的『古文观止新编』。他在新编前言虽说以吴先生所编的『古文观止』为基础,但以他认为不当者则予以删除,加入其认为需要加入者,故吴先生原编之『古文观止

  • 文章宋代版本学的文化贡献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1卷 第4期  作者:史梅岑 出版时间:1989-10-01
    关键字: 版本学 宋版书 官刻本 私刻本 文化贡献

    一、前言中华文化,源远流长,范围广阔,而为其中心之主要支柱者,厥惟国学中之「经」与「传」。自孔子删诗定礼作乐治春秋以后,经传宝典,于焉大定。孟子以降,历经汉唐以迄五代初宋,由各代名师大儒,阐发整理,自石经碑帖,以至雕刻印刷出版,到宋代形成有规范之函装版本,既利翻阅,又便保存。故宋代版本之多且精,迄今虽逾千年之久,均仍视之为极珍贵之文化瑰宝。亦为千年以来之最重要文献,申述如次:二、宋代书版精雕精印河南汴梁(今开封)是北宋都城。浙江杭洲是南宋都城。福建建阳

  • 文章顏氏家訓新譯引介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9卷 第3期  作者:高安澤 出版时间:1997-07-01
    关键字: 《颜氏家训新译》 书籍简介 版本介绍

    壹 顏氏家訓譯小引明萬曆顏嗣慎重刊本顏氏家訓序云:「三代而上,教詳於國;三代而下,教詳於家。非教有殊科,而家與國所由異道也。」顏氏家訓二十篇,雖爲北齊黃門侍郎顏之推,撰來作爲自己家教,自從公開於世後,學者均認爲此書義理頗多,於是日見重於士林,正適合各個家庭,用來推廣教化,作爲每戶日常傳家典範。清雍正二年黃叔琳節鈔本顏氏家訓序云:「人家憂其子孫也,何所不至哉!憂之深,故慮之焉周;盧之周,故語焉而詳;詳於口者,聽過而忘,又不如詳於書者,是以垂而行遠,此家訓所...

  • 文章景印重修塩城縣志後記

    来源期刊:《江蘇文物》第1卷 第9期  作者:李鴻儒  出版时间:1978-03-10
    关键字: 盐城县志 县志版本 陈志影印

    鹽城立縣,迄今已有二千餘年。秦置射陵,漢稱鹽瀆,晉更今名。而縣之有志,則肇自有明。截至民國二十四年止,計共七種,而版存者五。茲謹簡介如次:一、楊志:民前三二九年—明萬曆十一年,爲知縣楊瑞雲所創修。總目十卷,木刻版,分裝四册,書蔵國立中央圖書館。二、楊志續補:民前二九八年—萬曆四十二年,邑人王汝右就楊志加以續補。因屬私人著述,世稱「野志」。書與序皆失傳。然其要旨,已多爲後之修志者採擇。三、楊志重刊:民前二六〇年—淸順治九年,知縣賈國泰就楊志各卷逐一增補而重...

  • 文章長沙出土的漢本「老子」

    来源期刊:《湖南文獻》第3卷 第3期  作者:劉令輿 出版时间:1975-07-15
    关键字: 长沙市 马王堆遗址 汉本《老子》 版本介绍

    湖南長沙城外有個馬王堆(附圖一),在「太平寰宇記」中,稱之謂雙女壇,但現在業經確實證明,是西漢軑侯及其夫人兒子之墓,並在出土品中,有所謂遺策,卽隨葬物品淸單,共計四百一十七件,其中除七支木牘外,其餘全是竹簡。竹簡除記載隨葬物名稱和數量,其中有關車騎、樂舞、僮僕侍從,以及持兵器、儀仗、樂器等物外,竹簡有一百九十支,木簡十支,共有上下兩卷,爲上古之黃帝內經、文體作問答式,人物有黃帝、左神、彭祖等。該竹簡之具體內容,對於人身健康保持,應注意到「八益」、「七損」...

共13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