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潮州文化共返回4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潮人南迁与潮州文化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卷 第7期  作者:陳述經 出版时间:1970-07-01
    关键字: 潮州人 潮州文化 语言 移民

    经进士献于皇廷。(韩文公请置州学牒文),州学虽然恢复,但因人口稀少,收效也必无多。故潮州文化的复兴,应归功于闽南汉人之移殖。闽省在西汉移民江淮之后,已无文化可言。后经永嘉之乱,晋人南移,带来中原文化;再经陈元光、许天正(翰墨世家)在闽潮边境之热心兴学;与王潮兄弟招来中原大帮文人,从事发扬,使闽省在天旋地转之后,成为天下的文化中心(朱熹语)。而在此等汉人移潮之前,潮州也因汉番战争之后,成为地旷人稀,与闽南一样没受土著同化,而使移来的汉人,得以保存其固有的文化

  • 文章由潮州韩文公庙碑谈到潮州文化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1卷 第4期  作者:陳述經  出版时间:1971-12-31
    关键字: 潮州文化 《潮州韩文公庙碑》 文化起源

    注:韩愈像)年来在台北,香港的刋物上,不时看见有些潮籍作者,乐用苏轼所撰的「潮州韩文公庙碑」里面所说:『始潮人未知学,公命赵德为之师,自是潮之士,皆笃于文行,延及齐人,至于今,号称易治。』而使致有些人误会潮州文化是韩公来后所开发,而引为荣幸。同时也有人提出不同的见解,以公来潮只有数月,在未来前,潮州已有赵德其人,何谓尙未知学?认为是苏氏立言之疏忽。但是仍再有人引证李士淳的书院记说:『自昌黎谪潮后以赵德为师,士始知学,山川之邑,亦遂灿然。』同时,并且指出

  • 文章潮人南迁与潮州文化的嬗进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1卷 第1期  作者:陳述經  出版时间:1971-01-01
    关键字: 潮汕先民南迁 潮州文化嬗递 方志资料 学术研究

    赵德佐韩昌黎恢复州学,名僧大顚,阐扬佛法……等等,为最出色。建瓦屋以替草屋,亦于唐时(宋环任广州都督之顷)传入潮州,此后桑、茶、瓷、糖等农工业亦日臻进步,商业也因之而发达,使人民生活步入新阶段。在韩文公未来潮前已有图经。(公将入粤,贻诗郡侯张端公索借图经予以便利)但因在初中唐间,地方受汉番战争影响,文化一度中落,故韩公刺潮,恢复州学制度时,已是百十年间没有明经进士献于王廷了。(见韩公置州学牒文)后州学虽然恢复,可是因人口稀少,收效也必不多,故潮州文化的复兴

  • 文章粵東潮客兩種文化特徵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39期  作者:楊達祥 出版时间:2002-12-01
    关键字: 粤东地区 潮州文化 客家文化 文化特征 文化表现

    俯瞰粵東大地,便可看到一幅壯麗的歷史景象:千百年洶湧的中原移民浪潮,沿這數條不同的路線,歷盡千辛萬苦,最後在粵東南部的濱海荒原和北部的山區定居下來建立家園,繁衍生息。數百年後,他們後代的一部分如前輩一樣,又以大無畏的英雄氣慨,翻山越嶺,長途跋涉,去「移湖廣,塡四川」;或不畏艱難風險跨洋過海到世界各地去發展開拓。這就是漢族中的兩個特殊群體:潮人和客家人。這些中原移民的後裔,把粵東大地作爲自己的根據地和依托,走向中國的西部荒涼之地,或奔向異國他鄉。他們既繼承...

共4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