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湘军共返回21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做官應學曾國藩立誓一生不發財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266期  作者:曉峯  出版时间:1991-12-20
    关键字: 曾国藩 科举 湘军

    鸿嗷半天下,为大官者,更何忍廉俸之外,多取分文乎?是义田之愿,恐终不能偿,然予之定计,苟仕宦所入,每年除供奉堂上甘旨外,或稍赢余,予端不肯买一亩田,积一文钱,必皆留为义田之用。」曾国藩一生不爱钱,一生不怕死,都是事实,岳武穆言:「文官不爱钱,武官不怕死,则天下治矣。」曾国藩以书生带兵作战,既不爱钱,又不怕死,湘军得此领导人故能树立规模,克平太平天国洪杨钜乱,创造了历史上的奇蹟。

  • 文章湘军与太平军于武汉之战略史

    来源期刊:《湖北文献》 第147期  作者:何定棟 出版时间:2003-04-10
    关键字: 湖北武汉 湘军 太平军

    公元一八五三年,清咸丰三年五月,太平天国之太平军韦俊部继攻占南昌,击退湘军罗泽南团练之后,太平军水师莅横长江数千里,常以舟楫进攻沿江地方清军,清军仅能就营堡垒防御,无力对战。清咸丰三年九月,太平军韦俊部由江西进入湖北,打败清之湖广总督张亮基部,直下黄州府与汉阳府,威胁武昌安全,岌岌可危,引起清廷大惊。清帝文宗乃下令正在积极训练水师,及围剿湖南境内土匪之曾国藩率领其湘军增援湖北。旨曰:「曾国藩团练鄕勇,甚为得力,剿平土匪,业经著有成效;著酌带练勇驰赴湖北

  • 文章墓·門·高

    来源期刊:《湖南文獻》第14卷 第4期  作者:錢基博  出版时间:1986-10-15
    关键字: 散文诗联 湘军 反清

    劉揆一先生以所譔太公太母墓表屬周君恕齋索題,其文磊落而英多,其人鬱勃以節俠,皭然有以不欺其意,大丈夫不當如是耶。僕辟兵蟄戸,又苦衰病,摧頽不振舊矣。讀之氣王。為賦長謌,曰墓門高云。

  • 文章曾國藩何以不取滿淸天下

    来源期刊:《湘鄉文獻》第1卷 第1、2期  作者:方君  出版时间:1985-03-20
    关键字: 曾国藩 满清皇室 湘军 政海风波

    征集民船数百艘,顺风一夜渡洞庭、克岳州、围武汉。咸丰三年正月,沿江东下,得九江安庆,破求宁,建号太平天国。随即分兵两路征讨,一向河南河北,一向鎭江扬州,四海震动!这时候,曾国藩已奉淸廷命令,在籍编练鄕勇,初欲具疏请求终制,适郭嵩焘敦劝:「公本有澄淸天下之志,今不乘时而出,拘守古礼,又何益于君父!且墨绖从戎,乃古之制也。」国藩亦觉时机不再,遂投袂而起,毅然衞道讨贼,募农夫,倡勇敢,用书生为营官,湘军之名自此而始。但此时三湘土匪,却乘机蜂起,人心惶惑,一日数惊

  • 文章湘军南京雨花台之战

    来源期刊:《湖南文獻》第14卷 第2期  作者:李鳴 出版时间:1986-04-15
    关键字: 雨花台之战 湘军 太平天国 以少胜多

    全名声益振。咸丰元年(一八五一)秋,秀全破象州入永安州,定国号曰「太平天国」,称天王。二年夏四月又破全州,五月驱兵直窥湖南长沙,冬十月破岳州,十二月破汉阳、武昌,时太平军蔽江而东,所过披靡。淸廷为救燃眉,乃起丁忧在籍侍郞湖南湘鄕曾国藩,办团练,驻长沙,招募湖南子弟,编成勇营,训练既成,锐不可当,后遂成为攻取金陵平定太平天国之劲旅,是即所谓「湘军」,亦即所谓「无湘不成军」之佳话也。同治元年(一八六二)冬十月曾国荃击退援金陵之太平军,国荃乃国藩之弟,驻军金陵城外

  • 文章湘军逸趣拾遗

    来源期刊:《湘鄉文獻》第1卷 第4期  作者:馮宗毅  出版时间:1985-09-20
    关键字: 湘军 逸趣 挽联故事 对联故事 文稿故事

    一字之师也,一字之师也,左右为之肃然。鲍春霆「鲍超」,在湘军中,有猛将之称,遇战常奋勇当先,某次却被贼围攻甚急,僚属草檄求援,久未成稿,鲍呼中军,取纸笔,自书一鲍字,环画圈圈数重,掷笔快马封送大营,曾公拆阅,莞尔而笑曰,老鲍又被包围矣,立饬驰救,围遽解,知人御将,闻者莫不叹服。风雅的故事:湘中名士王闿运,誉满京华,文噪一时,个性放诞,不拘小节,游曾幕时,常有惊世骇俗的议论,左文襄时亦适在大营,神采飘逸,对王素行,颇多鄙视,某晩羣坐品茶,有人正在濯足,李元度假左公

  • 文章百年前三千湘勇埋骨的苗栗卓蘭古戰場——轉載時報周刋第二五一期專文——

    来源期刊:《湖南文獻》第11卷 第1期  作者:鄭愁予 出版时间:1983-01-15
    关键字: 苗栗县 湘军战场 重建军民庙

    百年前湘军在苗栗卓兰系马,为保衞当地居民而葬身山林,如今此地的军民庙中忠骨荒弃,情何以堪,如何瘗安慰灵?当地政府及社会人士固属责有攸归,我们湖南旅台同鄕,当亦义不容辞。 编者

  • 文章曾國藩家書幕後

    来源期刊:《湖南文獻》第7卷 第3期  作者:陸家驥  出版时间:1979-07-15
    关键字: 曾国藩家书 史料研读 湘军 背后故事

    在一般人的想像中,「曾国藩家书」应当是为了留给后世子孙的吿诫而设,其实乃是皮相之言,望文生义的字面解释。衡诸当时「曾」的处境,恰似唐代的中兴名臣郭子仪一样。郭晚年声色自娱,府中的奇花异木,不禁游人入内观赏,用「府门大开」表明「无所隐讳」,借此远祸。曾国藩是道学先生,计不出此,只好刋行家书,来表明心迹,剖白于慈禧太后及朝中大臣之前,以示无隐,求取谅解,不但有韬光养晦,洁身自保的意思,也可以澄淸朝臣的猜忌,确实是煞费苦心的。据说当湘军克复武汉时,咸丰皇帝曾

  • 文章先君、慈百齡誕辰書感

    来源期刊:《湖南文獻》第8卷 第4期  作者:黃杰 出版时间:1980-10-15
    关键字: 缅怀故亲 百龄诞辰 参加湘军 黄埔军校 归德空战

    生之志,禀之 先祖父,遂挈吾随湘军入粤。抵广州,获悉黄埔陆军官校即将招生,与 先君蛰居逆旅,潜心课业,以备应试。而资斧将尽,吿愬无门,渉人世难堪之境,囘思父子节食相依之情状,历历如在目前。同年三月,考试得中,自此擐甲行间,驰驱南北,父意子志,兼而得酬矣。不肖早入黄埔, 先君则仍囘湘军,驻屯东江,夏间,河源痢疾肆虐,湘军死者以万计, 先君抱重病至广州就医。不肖方以新生入伍,必俟月仅一次之例假始得外出趋侍,然汤药之资颇费张罗。同学如袁守谦、李树森、潘德立、成啸

  • 文章湖南少年歌

    来源期刊:《湖南文獻》 第1期  作者:楊度  出版时间:1970-04-15
    关键字: 湖南少年歌 杨度 湘军 文学作品

    湖南少年歌曾在滿淸末年傳遍全省,幾於無校不讀、余幼時早己讀熟,至今猶能記憶。自楊氏附袁勸進,湘人均不値所爲,竟以人而廢言,此歌遂爲人棄置不問久矣。近以國難,避匪來台,與安徽孫雨航先生、過從甚密,雨航年逾八十,屢以湖南少年歌見稱,謂其爲湖南人之精神興奮劑,且承在中華書局購得梁任公所著飮冰室詩話持以相贈。內載楊氏之湖南少年歌,並有梁任公跋語於下:「湘潭楊晳子度,王壬秋先生大弟子也。昔盧斯福演說,謂欲見純粹之亞美利加人,請視格蘭德,吾謂欲見純粹之湖南人,請視楊...

共21条记录 1/3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