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清廷共返回8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張季直與辛亥蘇州獨立

    来源期刊:《江蘇文物》第2卷 第4期  作者:沈雲龍 出版时间:1978-10-10
    关键字: 辛亥革命 苏州 张季直 清廷

    观人骏不主援救武昌,听瑞澂自了,事迫眉睫,犹存隔岸观火态度,亦属不识利害之流。至程德全则与季直先生投分较深,故能接受其意见,电请淸廷速布宪法,召开国会,并罢黜亲贵,以为挽救之计。其后,苏州之宣布独立,虽为时势所促成,实由此奏推演而来,此中机括,治史者宜予重视。三、程德全电清廷速颁立宪淸制:两江总督驻江宁、辖苏、皖、赣三省,下设江宁布政使(藩司),归其直接指挥。江苏巡抚驻苏州,下仍设布政使及按察便(臬司),与一般省制同。惟督抚不同城及一省而有两布政使,则为淸代

  • 文章歐陽棣香校長嘉言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235期  出版时间:2014-05-15
    关键字: 欧阳绍祁 清廷官衔 资料来源

    我意快时花亦笑天机妙处鸟能言注:一、清廷殿试进士及第并保荐留学日本法政大学。封赐台甫「欧阳绍祁」,一般庶民不得称唤。二、清廷官衔:工部主事、萍乡知事民国时代分宜中学校长。系旅台欧阳遂乡贤(农业银行罗东行经理)之尊翁。三、资料来源:分宜县志分中三届学生刘青藜蒐集敬录。

  • 文章沈葆楨功在台灣

    来源期刊:《福建雜誌》 第21期  出版时间:1985-11-01
    关键字: 沈葆桢 开发台湾 清廷 政策措施 民族英雄

    談到淸朝期間,對台灣開發貢獻最多的人,應該稱沈葆楨及劉銘傳二位先賢了。現在要介紹的是促使台灣受淸廷重視,並大力開發台灣的沈葆楨。沈葆楨,字幼丹,是福建省侯官人。淸道光二十七年,他中了進士,後來又做了監察御史的官,接着又出任九江知府。但當時九江早已被太平天國軍隊攻佔,後來他又被調到江西廣信當知府。在廣信當知府期間。有一天,沈葆楨正在河口的地方籌備糧食武器,太平天國洪秀全的軍隊突然偸襲廣信附近貴溪,弋陽等縣,緊接着向廣信進攻。當時沈葆楨的夫人林普晴,充分表現...

  • 文章一代紅顏陳圓圓(三)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91期  出版时间:1976-04-15
    关键字: 陈圆圆 吴梅村 遗嘱 清廷

    甲申年三月,李自成破北京,四月福王正帝位於南京,徵召梅村爲少詹事,那時他纔三十六歲,正當强壯有爲之年,很想做一番事業,復興明室二百七十餘年的基業。大學士史可法正在揚州督師討賊。左良玉也帶幾十萬大軍勤王,中興未嘗無望。無奈奸臣馬士英、阮大鋮把持朝政,排斥復社有關的人士,梅村認爲不能與小人合作,僅僅一個月,便掛冠而去,囘家去事奉雙親。曾經仿效陶彭澤歸去來兮,躬耕隴畝,準備以明遺民詩人終老了。直至順治十年,他四十五歲時,由於名氣太大,推薦他的函件很多,淸廷乃徵...

  • 文章孫逸仙傳記——中國的偉大鬥士(四)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10卷 第3期  作者:Arnulf&Sterer 汪錫鐸 出版时间:1980-09-30
    关键字: 孙中山 从医经理 上书清廷 秘密结社 兴中会

    四、未來的情勢一八九二年,帝象二十七歲,他離開了香港,到澳門掛牌當醫生。這也是他從事新生活的開始,同時他使用了孫逸仙的名字,朝向他預定的目標前進。在當時的澳門,有一所規模宏大,而且設備完善的醫院。可是住在這所醫院的中國人病患,仍然是依照中國古老的方法治病。因此,帝象進見了這所醫院的院長,向他提出建議,所有中國人的病患,也都應該以現代最新的醫療方法治病,使他們都能獲得良好的診治,早日康復。這位寬大爲懷而無偏見的中國籍院長,立卽採納了帝象的建議,並且答應照帝...

  • 文章鄉哲劉國軒在臺事蹟

    来源期刊:《長汀會訊》 第5期  作者:鍾國珍 出版时间:1985-01-01
    关键字: 早年经历 投身军旅 大将之风 诛小人 归顺清廷 时不假人

    劉國軒字觀光,長汀縣靑泰里劉源鄕人。資質歧嶷,狀貌奇偉。七歲嚴親見背,惟慈母是依。年十一,歲饑饉,國軒走數十里,負米歸以供母,孝行著於鄕里。稍長,遇挾仇修怨者,糾衆洶洶,勢不可支,國軒以孤拳掊,衆辟易披靡。時值明季,流寇蠭起,國軒集里中靑壯,結寨自保。一日寇千餘欲假道,父老將許之,國軒不應,伏兵於途,乘機截擊,殲其魁,盡奪所掠牛畜財物,時年方弱冠也。明隆武二年(淸順治三年,公元一六四六年),淸師入閩。國軒遭家難,毅然投身軍旅,歷數載,升任把總,駐漳州,思...

  • 文章卞賡與武德試析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5卷 第1期  作者:張國民  出版时间:2003-03-01
    关键字: 卞赓 武举制度 武术造诣 武德高尚 比武趣闻 效忠清廷 支持革命

    舊時,百姓人家常常企及的是「狀元及第」、「金榜題名」。「狀元」,科舉時代的一種稱號。文科第一名稱「文狀元」;武科第一名稱「武狀元」。《中國狀元譜》(三八七頁)載:「光緒十八年(公元一八九二年)壬辰科狀元卞賡,江蘇海州人。」卞賡自幼拜師習武直至二十四歲破例御筆點元。準確地說:無不與武德有關。現就「卞賡與武德」作一試析。一一位西方史學家曾指出:「科舉制度中的驕子——狀元,又是一個酸甜苦辣的集合體,他同東方社會構成五光十色的連環關係,要了解中國的過去,就得了解...

  • 文章國民革命的發起與行動

    来源期刊:《甘肅文獻》 第82、83期  作者:楊耕耘 出版时间:2014-01-01
    关键字: 孙中山 国民革命 广州惠州起义 辛亥革命 武昌起义 清廷灭亡 袁世凯复辟

    人民生活陷入穷困。中山先生借机鼓吹革命思想,因此结识了陈少白,尤少纨、杨鹤凌、陆浩东为莫逆之交,平日研讨革命工作进行的策略办法,在当时被一般亲朋友社会人士,都认为革命造反,是罪大恶极,不敢和他们接近,以免受到连累,他们四人被人认为是「中风病狂」的四大寇。光绪十一年,他从香港医学毕业,清政府却不知情况,反而无条件的把中国藩属安南割给法国,中山先生极为愤慨,认为清政府无知无能,因此更坚定了倾覆清廷,创建民国的决心,从此他藉行医的行动之便,祕密的宣传革命,争取精英志士

共8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