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海关共返回15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返鄕三個月的見聞點滴(上)

    来源期刊:《常熟鄉訊》 第1期  作者:直流  出版时间:1990-02-01
    关键字: 返乡 见闻点滴 海关 交通

    有启蒙儿童之感,因雾延搁起飞时间内,非但机场毫无招待之形式(备茶点或午餐)午前放出旅客进餐,返时仍须伫立进口候官老爷到齐受检,非但如此,机场内置放已检之行李,还要携出重检,折腾旅客莫此为甚,一二·三〇时起飞,大众进站迄起飞,共消耗六小时半,航政当局人员,难道不明重庆秋冬之晨雾,安排此一良辰吉时。在香港我购了一台二十寸遥控电视机,装运至渝,运费花了港币三八〇元,十月四日,凭进口海关申报单,向渝海关及航运机构提取这台电视机,侄辈运抵表姊家时,发现遥控器,天线,及

  • 文章廣州的報時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7卷 第3期  作者:陳平心 出版时间:1977-09-30
    关键字: 报时 大时钟 午炮 粤海关 观音山

    时间即生命」,这是告诉我们对时间应该和生命一样的珍惜。时间的脚步,我们固然没有法子把它留住,但是关于它的行程和讯息,我们都要时时刻刻的知得很淸楚,因为它对我们的影响实在太大了!在抗战以前,广州的人家要想知道时刻的话,除了看看家里的时钟和手表之外,还可以藉着两个报时的工具得到讯音。一、粤海关的大时钟粤海关位于西堤大马路,它的钟楼可有五、六层楼的高度,内面安装大时钟一个。大时钟有四个面,分别向着四个不同的方向;钟面的直径可有八、九尺长,上面数字刻画

  • 文章東北詩壇

    来源期刊:《東北文獻》第9卷 第2期  作者:許景春 出版时间:1978-11-01
    关键字: 《东北诗坛》 登山海关 臧启芳 黃恒浩

    登山海关臧启芳千里征车片刻游,雄关高压海山头,此间历劫知多少,惟见朝霞映庆邱。二群山对峙海回环,天下应称第一关,但愿海天风永定,从今不再起波澜。早起黄恒浩高树深埋烟雾里,风冷霜寒人未起,百万人家寂无声,大梦沉沉何时已?过坝桥黄恒浩云散日初宿雾消,太华囘首望岧峣,关山客路三千里,冷雨潇潇过坝桥。喜晴王汉倬久苦宜兰雨,今朝喜放晴,云开天远大,雾歛日高明。草木鲜如染,江山认更淸,宛同尘劫后,重见泰阶平。次云章喜雨韵傅荣生公路平如砥,闲游趁晚晴,疏星映浅水,远树

  • 文章長城關名由來探索

    来源期刊:《河北平津文獻》 第32期  作者:王希文  出版时间:2006-01-01
    关键字: 长城 长城关口 山海关 嘉峪关

    自从开放大陆探亲、观光旅游以后,笔者,于民国七十八年首次随团游览了长城之居庸关。随后探亲期间与家人去了山海关及我(蓟)县之黄崖关。尔后多次至大陆旅游,其中有二次丝路之旅,第二次行程中,有甘肃嘉峪关及敦煌县玉门关之行程。后段接续返鄕探亲期间,由舍弟陪同余夫妇游览秦皇岛、北戴河、山海关、黄崖关。去(九十三)年与老友们组团有京北之行,后段复有参观山海关及天津之「平津战役纪念馆」〔在该馆展示厅二楼赫然发现有当年(民国卅七年杪)平津战役中津沽作战初期,我八十七军工

  • 文章簡介長城在河北境内的七處關隘

    来源期刊:《河北平津文獻》 第37期  作者:若谷 出版时间:2011-01-01
    关键字: 长城 河北境内 居庸关 古北口 山海关

    很久不见回家,其父到处奔波,四处寻找仍然不见,正当焦急万分之际,却在山下相遇,父子喜极相抱,竟因兴奋过度,父子双双而亡,并葬在此地,后人便以此隘口称之为喜逢口了。明景泰三年(西元一四五二年)七月建关,关门上有楼高四丈,名曰「鎭远楼」。七、山海关河北省秦皇岛市的渤海之滨,燕山东麓,有一座险关要隘,被称为「两京鎭钥无双地,万里长城第一关」,它就是闻名中外的山海关,古称榆关,又叫「渝关」。后因关连山海,故称山海关。山海关是明代万里长城蓟鎭的东部起点,山海关城是明代

  • 文章我讀—海水朝朝朝朝朝朝朝落 浮雲長長長長長長長消—這副對聯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26卷 第7期  作者:朱景榮 出版时间:1994-07-10
    关键字: 山海关 孟姜女 历史沿革 对联

    这副对联的出处这副对联是中国电视公司,制作大陆寻奇节目,由主播人熊旅扬女士,于今(八十三)年三月中旬,主播山海关附近贞女祠时,她旁白说明贞女祠是纪念万里寻夫送寒衣的孟姜女;也有人说该祠是纪念出塞和番的王昭君;亦有人说该祠是纪念拯救海难渔民的妈祖。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以上三位女子都有可歌可颂忠勇贞烈的故事。贞女祠很有可能是纪念他们,给人典范。惟该祠有观海楼,本来是观望勃海,欣赏海景最适当的地点。观海楼的正门两边有这副对联,下联署名是王十朋所作。熊女士并介绍

  • 文章盛宣懷與清末建設

    来源期刊:《江蘇文物》第2卷 第4期  作者:易君左 出版时间:1978-10-10
    关键字: 盛宣怀 商船 电报 海关 铁路

    并会订水线相接合同。迄光緖七年冬,津沪陆线工竣,鸿章即奏请派盛为电局总办。于是电报与招商,同为官督商办之两大局,而实以盛一人总其成。光緖十年五月,鸿章奏以盛署天津海关道,而是月闽粤陆线亦告竣工,南北既已贯通,全国亦次第敷设,时至今日,虽有线电之重要已远不如前,然荜路蓝缕,功不可没,盖盛总司两局,招商始同治十一年,电报始光緖七年,迄光緖二十八年始同时交卸,先后实历三十年之久也。内参戎幕 外管交渉光緖十二年,盛转任山东登莱靑兵备道,兼东海关监督,在任凡六年,除仍

  • 文章清代九龙海关硏究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19卷 第3期  作者:蕭國健 出版时间:1989-09-30
    关键字: 清代 九龙海关 发展历史 税厂介绍

    甲、前言淸初,香港及其邻近地域,原属粤海关监督管辖[1],下设常关关厂[2]、及厘金局站卡,征收税厘[3],并负边境巡逻,及防止鸦片走私等责。其时常关关厂凡四,分设汲水门、九龙城、佛头洲、及长洲四处[4]。惜当时淸廷腐败,致鸦片走私活动甚为猖獗。至淸中叶间更为严重。乙、九龙关之创设西元一八八五年,中英「烟台条约续增专条」同意,对运入中国之鸦片,每箱征收税厘一百一十两。翌年,中英「管理香港洋药事宜章程」规定总税务司海关可在九龙中国境内,另设海关,俗称洋关

  • 文章北京、山海关、承德之旅

    来源期刊:《台北市梅縣同鄕會會刊》 第24期  作者:翁榮昌 出版时间:2010-02-27
    关键字: 北京 山海关 承德 历史资料 旅游见闻

    四面八方同时往外走出体育场。保证观众安全,可以安心愉快欣赏场内精彩表演。据说整座鸟巢建筑费用约廿三亿人民币。参、山海关万里长城,是中华民族古代最为宏大的军事防御建筑工程,是世界古代最伟大的建筑奇迹之一,引起现代中外人士注意和研究。笔者这次到「山海关」(又称「天下第一关」)观光,感觉山海关与万里长城的关系、历史、地位的重要性,有需要进一步了解必要。一、长城修筑起源:据史料记载,最早是在春秋时期,地处长江中下游的楚国,楚文王十年(公元前六八八年)就开始修筑长城。至

  • 文章廡齋脞記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19卷 第2期  作者:廡翁 出版时间:1989-06-30
    关键字: 《庑斋胜记》 清代广东督抚 康有为 唐继尧 粤海关

    将他的「唐家花园」,改建为「东陆图书馆」,而在翠湖北岸另建宅邸;宅门前有横额「容膝易安」乙匾;大门门联云:「四座客谈东大陆,诸峰云拥北仓山。」充份显现他的自大作风。㈢谈粤海关清代康熙年间,清廷大开海禁;准许外人在广州、漳州、宁波及江苏之云台山等四个口岸贸易,幷定澳门为粤海关,漳州为闽海关,宁波为浙海关,云台山为江海关,至乾隆廿二年,清廷又以外商分赴各港贸易,难以管理,不若聚在一处,较易防范,乃封锁苏浙闽三省港口,祇留广州一港,作为中外贸易之惟一地点,英商以

共15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