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求学生涯共返回9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自述 一位媽媽碩士的奮闘經過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2卷 第6期  作者:李沛 出版时间:1980-06-25
    关键字: 自述 回忆 励志 求学生涯 绘画

    在上(五)月十六日晚九時至九時三十分,全國電視聯播節目「路」,介紹「成功畫家,夫婦碩士許海欽先生李沛女士」中的第一句話:「路是人走出來的!」而這一句話正是一生中無時無刻不鞭策自己奮發向上的圭臬。我生長於河南舞陽縣澧河北岸,先祖歷代耕讀傳家,故自小就養成苦幹純樸的精神。一生喜歡讀書,並擅長山水畫,也不時在報章雜誌上,發表些畫論畫評的文章。目前任中國文化學院美術系專任副敎授,並兼政戰學校藝術系美學課程。曾獲國內最高之藝術碩士學位,並有一兒二女,分別讀出於淡江...

  • 文章我自泉州渡海來

    来源期刊:《福建雜誌》 第38期  作者:王友釗 出版时间:1988-10-01
    关键字: 福建泉州 战乱中的同年 求学生涯

    因緣於時事及際遇,在戰亂中完成小學、初中、高中的敎育之後,求學的路便多以斷斷續續的方式進行,但是我隨時主動讀書的習慣老早就養成,不管在不在學校,知識對我的魅力都無限大。愛讀世界名著,打開眼光與識見我出生在一個相當單純、儉樸的家庭。早年在福建晉江,我們原是個大家庭,但是打從我懂事起,就只有祖母和媽媽帶著哥哥與我;父親據說在我兩、三歲時便去世了,我對他一點印象也沒有。祖母雖然不識字,但是久處大家庭,事事都看得開,胸懷寬廣,性情豪爽;母親則恰恰相反,她細心體貼...

  • 文章羅衡女士事略

    来源期刊:《雲南文獻》 第16期  作者:申慶璧 出版时间:1986-12-25
    关键字: 罗衡 生平介绍 求学生涯 忠诚爱国

    羅衡女士字俠齋,雲南省鹽豐縣人。先世籍隸江西吉安。宦遊至雲南,知鹽豐產鹽,遂移家於此。設廠製鹽,世以爲業。自是以後,羅氏遂成鹽豐大族。祖父諱其仁,祖母甘氏。至其父群第公,家道益盛,而疏財仗義,有「小孟嘗」之稱。母田氏,明達賢淑,亦爲鄕黨里鄰所尊重。群第公辭世,女士尙在冲齡,其四族叔,以孤兒寡母可欺,覬覦其財產。對生者下毒,縱火焚屋,訴訟糾纏,迄無寧日,其父遺體,初不准入歛,後不准下葬。其母無援,孤軍奮鬪,日夜以淚洗面。女士自幼有膽識,目覩其母之被族人欺侮...

  • 文章我所知道的李興才教授

    来源期刊:《雲南文獻》 第29期  作者:李道顯 出版时间:1999-12-25
    关键字: 李兴才 求学生涯 学术研究 印刷科学 人物生平

    人,审订人、发行人。咸认是宏扬中华文化的一件重大工程。但愿他在未来的岁月里,再创人生的第二高峰附李兴才敎授《仿古体自叙联》:李敎授仿孙髯翁昆明大观楼长联形式;不计平仄。以上下联各一百二十四字,叙述一生之经历与成就,正可与本文相辅相成,相得益彰,谨志。仿古体(注[1])自叙联李兴才上联:幼失怙恃[2],初中辍学,牧牛童、拒婚郎[3],孑身离家。力争上游,发愤笃学,机械[4]、印刷[5]、制图[6],日渐精进,专科、大学,相继卒业,从事印刷逾半世纪,游历五洲数十

  • 文章吾師田伯蒼先生行述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7卷 第5期  作者:劉延濤 出版时间:1975-05-25
    关键字: 田伯苍 人物生平 求学生涯 工作经历 悼念故人

    先生諱培林,字伯蒼,河南襄城縣人。祖荆璧公,父經畬公,皆爲邑中耆宿,扶危濟困,興水利,禦匪寇,鄕人至今德之,爲刻石記事。先生於民國九年畢業北京大學哲學系。任敎保定育德中學。翌年返豫,任敎省立第一第二中學、男女師範、法政專科等校。十七年,又至北平任國立女子師範大學、北平大學法商學院、俄文法政專門等校講席,二十一年任河北省立女子師範學院敎授。二十四年赴德國就讀柏林大學,獲哲學博士學位。歸國後任西南聯大師範學院敎育系敎授,國立同濟大學敎授,國立河南大學校長,西...

  • 文章理事韋啟忠的勤奮成就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92期  作者:本社 出版时间:2001-04-10
    关键字: 韦启忠 嘉义市广西同乡会 求学生涯 音乐造诣

    本會理事韋啓忠先生,祖籍宜山,民國四十六年八月出生於嘉義市,其父韋繼昻先生,爲嘉義市廣西同鄕會的創會元老,現爲本會名譽理事。韋理事在其父計劃培育下,受過完整的敎育,曾畢業於中國文化大學音樂系,並赴國外深造,榮獲美國佛羅里達國際大學藝術學院碩士,再到日本PAN音樂學院進修,硏究流行歌曲,歌唱敎學法,對音樂的造詣有卓越的成就。韋理事一生專硏音樂,對作曲、指揮演奏、敎學均有很多的貢獻,曾任世桂聯會文康組長,白雲管弦樂團指揮;民國七十年遊學歐洲,七十六年參加日本NHK...

  • 文章求學進修的回顧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92期  作者:易中天 出版时间:2001-04-10
    关键字: 求学生涯 往事回忆 文武双修 专注写作 广西文献社

    一、學海無涯、惟勤是岸記得在我小的時候,大槪是五歲,按照常例,就要拜師入學堂。先由校長要求家長自認捐獻,家境好的捐款多些,家境淸貧的捐款少些。這些捐款總額,用作聘請老師的年薪和維持私塾學堂的開辦。當時,家父捐獻三百斤白米,我就很順利的報名入學。開學的第一天,由村長兼校長主持拜師儀式,由家長帶著啓蒙的子弟參加,一律穿著新衣入學,行禮如儀後,放鞭炮,介紹長輩、老師,行拜師禮,盛況熱烈。新來的老師是從外地聘請的高如德先生,他穿著長袍,配帶眼鏡,斯斯文文,是位飽...

  • 文章海師憶往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9卷 第1期  作者:孫昭  出版时间:1987-03-01
    关键字: 东海师范学校 抗日战争 求学生涯 人物回忆

    東海師範學校,自民國廿九年在海州城內倉房巷復校,前後五年餘,歷經賈琴誼、趙慶堡、徐允中、孫天民、劉新生五位校長相繼經營,由高師一班,而至高、初中十餘班,對我海屬學子,提供就學機會何止千人,在那物質缺乏鐵蹄蹂躪之下,能夠秉持傳統,春風化雨,使人不無追憶之感。今天在台六十左右歲同鄕,凡在淪陷區進過東海師範就讀者都是同學。本人忝爲該校學生,追憶四十年前往事,對時間地點或有疏忽錯誤之處,尙祈同學們於寓目之餘不吝指正。一、鄕巴佬趕考卅一年夏,我與同村仇增堂君,前往...

  • 文章光大廣西傳統精神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92期  作者:龍志復 出版时间:2001-04-10
    关键字: 台北市广西同乡会2000年度奖学金 获奖感言 家族往事 求学生涯 传统精神

    首先讓我感謝台北市廣西同鄕會頒發給我的八十九年度奬學金,給了我無比的鼓勵和策進我更多的努力,使我永銘於心。我出生在台灣高雄市,但籍貫卻是以「山水甲天下」聞名於世的桂林,我的家庭也是一般的中層文化家庭,從小經由父親口傳得知:曾祖父中鄕舉而出仕淸末官吏,祖父則是民初時代的法官〔原稱推事〕,歷任梧州、平樂、桂林等縣市資深法官,老年退職改業律師,因祖父多年爲官公正廉明又兼學醫〔中醫學〕頗有心得,經常爲鄕里親友等人看病處方,從未收受金錢、禮品什物,純爲濟世爲善之舉...

共9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