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求学往事共返回5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黔遊紀夢

    来源期刊:《貴州文獻》 第14期  作者:程時敦 出版时间:1989-02-01
    关键字: 求学往事 贵阳 山川胜景

    程時敦(天任),南昌人。抗戰時曾負笈貴陽淸華中學。嗣以績優保送中央政治學校,在外交部服務時,部長葉公超、黃少谷曾倚爲左右手,曾任科長、秘書、駐泰國大使館一等秘書、駐西班牙大使館一等秘書並曾代辦館務、駐聯合國代表團專門委員等職。離部後,在紐約市立大學、布魯克林學院任敎授。嗣受聘爲美國聯邦儲備局(中央銀行)經濟專家。七十七年應邀參加臺北國建會,爲經濟組召集人。 ——編者

  • 文章懷鄕憶舊念恩師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2卷 第6期  作者:馮振義 出版时间:1980-06-25
    关键字: 怀念恩师 求学往事 同学

    恭讀本刋八卷十期,賈文斌先生的:「懷鄕憶舊念恩師。」曁趙同信先生,在十卷十期中說:北倉小學級任老師,十八般武藝件件精通,國英算三主科固爲能手,歷史地理也不外行……」使我興趣盎然。囘憶我在小學三年級時,級任岳蓉(女)老師,經常肩掛一架箱形照像機,對史地遊記,特別有興趣。曾經遊杭州、蘇州、無錫、鎭江及揚州等,江南風光名勝。在敎室中,講到與地理有關課文時,就拿出實地拍的,像片讓我們看,在講老殘遊記時,圖文並茂的向我們解釋一番。每逢學校遠足時,岳老師就兼攝影師。...

  • 文章寧波江北情緣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40卷 第4期  作者:王靜 出版时间:2008-04-10
    关键字: 人生感悟 求学往事 工作经历

    联动,增强港桥经济活力,这是江北人的睿智。从河姆渡到句章港,从句章港又到城山渡,从城山渡到青林渡,又从青林渡到老外滩,这一切的一切让我们走进了时间的隧道,这一切的一切又让我们感觉著时代的日新月异。虽然无论是渡口,还是港口;无论是海水,还是江水。它,永远是H2O;它,永远是一样的潮起潮落。但在这块博大而深厚的土地上,走进了时间隧道的我们还是有别样的感觉。这里总有什么在催促著,在指点着……催促著抑或指点着江北人不停地奋进、奋进、再奋进。而我,不时地被种种奋进所

  • 文章河南省戰區中學作育英才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2卷 第6期  作者:黄務成 出版时间:1980-06-25
    关键字: 河南省战区中学 求学往事 同学情

    光陰過得眞快,轉瞬將近四十箇寒暑了,在抗日戰爭期間,我們這群離鄕背井的游子,輾轉自淪陷區來到諸葛亮故居的南陽——河南省戰區中學求學,接受豫籍老敎育家,現任立法委員杜希夷字華谷校長的敎導,於漫天烽火中弦歌不輟,眞是難能可貴!「戰中」的誕生,已去世湘籍立法委員,時任職河南敎育廳廳長魯公蕩平功不可沒,「戰中」在多難興邦抗戰軍興中成長,首任校長乃魯氏兼任,魯公係留法的,專攻音樂,對音樂造詣精湛,由他作曲編製的有「早歌」、「晚歌」多隻,非常有意義,而又動聽,在戰時...

  • 文章悼念懷才不遇坎坷一生的李永信表哥

    来源期刊:《豐縣文獻》 第21期  作者:朱應容  出版时间:1997-01-01
    关键字: 李永信 悼念亲人 回忆表哥 求学往事 丰县一中

    「聰明好學人人讚,樣子像個小老頭。」這是我對永信表哥的朦朧印象,未識其面,先聞其名。我的四姑母嫁到城東北王大莊,姑父李逢漢與永信的尊翁逢堯公爲叔伯兄弟,四姑常常眉開眼笑的談起這位出色侄子,引起了我的敬意與好奇。我與永信同爲十五年出生,我在書院小學五年級時縣城淪陷,返鄕後失學年餘再入家塾;永信則一直在大程莊完全小學跟隨名師于啓后先生讀書,由於天資聰穎,兼之家學淵源,家敎有方,自幼勤敏好學,規規矩矩,遂爲親鄰艷稱的蘭桂子弟,我很盼望與城那邊的表哥相識,機會很...

共5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